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火燒圓明園

1860年的中國,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對內,清廷與天平天國的內戰持續多年,仍然未分勝負;對外,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火燒圓明園,逼得咸豐帝倉皇出逃。

第二次鴉片戰爭,雖然與二十年前的那次一樣,是中國積貧積弱的必然結果,但同時也與清政府、特別是咸豐帝愚蠢的外交策略有極大關係。如果不是這種愚蠢,戰爭雖難以避免,但後果可能不會如此嚴重。

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滿清官員議事圖

第一次鴉片戰爭並沒有驚醒 “天朝上國”的迷夢。儘管見識了堅船利炮的威力,但在清廷的眼中,洋人仍然和中國歷史上的匈奴、鮮卑一樣,是沒有開化的“蠻夷”,對他們不必講什麼信義,而要以“羈縻”為主。

“羈”,是馬絡頭;“縻”,是牛韁繩。“羈縻”就是對付牲口的工具。用“羈縻之道”對付洋人,說白了就是以權宜之計來籠絡糊弄,能哄則哄,能拖則拖。

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然而道光帝並沒把這個條約太當回事,他的算盤是以此條約“暫事羈縻”,以後時勢有變,隨時可以不作數。不光皇帝這樣想,滿朝大臣也多是這樣想。

問題是,洋人畢竟不是“蠻夷”。跟這樣強大的對手玩“羈縻”,無異於作死。

鴉片戰爭之前,中英間的貿易已開展多年,但英國人在中國的活動受到嚴格限制,他們只到過中國的一個城市,就是廣州。而且來到廣州後,他們不能住在城內,只能呆在朝廷特許對外貿易的“十三行”,沒事還不許外出,不許與普通中國人交往。原因就是外國人乃“蠻夷”,商人又是四民之末,所以外國商人低人一等,不配同中國人那樣住在城裡。

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廣東“十三行”舊景

洋人當然對此不爽。因此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南京條約》,專門有一條是規定外國人從此可以進城居住。然而,條約中的割地賠款,清廷都履行得很痛快,偏偏要在外國人進城這個無關大局的問題上玩心眼,耍手段。就是不讓你進城,就是不承認你和我們平等,似乎這樣才能發洩國人心中積累的鬱悶。

為了此事,英國人交涉了十年,都被清政府以各種理由糊弄了過去。後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成為英國人的藉口之一。

這就是當時清政府對待西方的態度:寧願失了“裡子”,也絕不能丟了“面子”。哪怕為了面子賠上裡子,也在所不惜。

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天津條約》簽約場景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籤訂的《天津條約》,最令大清君臣感到恥辱的,也不是割地賠款的具體損失,而是其中關於“外國可以派公使進駐北京”的條款。別的都好商量,唯獨這條死活不答應。

按照今天的理解,國家之間互派公使,象徵著關係平等,也是國際慣例。但在大清君臣看來,堂堂天朝上國,怎麼可能與“蠻夷”平等交往?而最令咸豐恐懼的是,這些外國公使見了他,肯定不會三跪九叩,甚至根本不會下跪。一想到一群怪模怪樣的洋鬼子腰板挺直地站在自己面前,咸豐就緊張得渾身冒汗。

這裡需要說明,《天津條約》的簽訂時間是1858年,而火燒圓明園是在1860年。如果咸豐當時接受了條約,戰爭可能會提前結束,圓明園也將免於浩劫,他本人也不至於倉皇出逃。

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咸豐帝

然而,出於對“外國公使進京”的恐懼,咸豐選擇撕毀條約,繼續開戰。只是在此之前,他曾腦洞大開,想出了一條“妙計”——用錢收買洋人不進京。

他的邏輯是,洋人不是好利嗎?不是還要商談“降低關稅”嗎?乾脆,我大清所有關稅都不要了,條件是你們都別到北京來,這總可以了吧?

如果這個計劃實行,中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不設關稅的國家,而中國的經濟也將徹底崩潰。由於鎮壓天平天國,國家財政極度緊張,而當時的中國海關年收入已達數百萬兩,是清政府主要的收入之一。另一方面,此舉將使中國再無貿易利益可言,中國將成為洋貨的天堂,經濟命脈也將把握在外國手中……

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早期中外貿易場景

可以想見,外國人一定會同意這個條件,因為利益實在太大了。所以,連那些最保守的大臣都群起反對,說這樣一來,國將不國,“胥天下之利柄歸於該夷,而我民窮財盡矣”,保住關稅的利益遠高於公使駐京帶來的面子受損。

大臣們的反對令咸豐十分惱怒,但在反覆的勸說下,他似乎也明白了全免關稅的後果,最終只能取消了這一想法。

然而,不敢“見洋人”的恐懼,最終還是使皇帝失去了理智。

既然“收買”不成,又無法接受公使進京,清廷只好和英法聯軍繼續交戰,結果是英法從天津沿著運河一路打到北京城外。咸豐見大事不妙,只好派大臣再去談判,被迫答應了英法的全部要求。眼看戰爭結束了,清政府居然又抽風似的腦洞大開,扣留了英法談判代表及隨行人員39人,企圖以此要挾英法聯軍放棄進京,從而避免皇帝“與西方人直面相對”。

火燒圓明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圓明園遺址

事態因此急劇擴大。英法聯軍不久就佔領北京城,闖入圓明園,咸豐見無力迴天,倉皇出逃熱河。在逃亡之際,咸豐忘記了被關押的英法人質。這些人質遭受了非人的待遇,有20人被虐殺。惱怒至極的英法聯軍以此為藉口,決定焚燬圓明園,作為對咸豐出爾反爾的報復。

京城被佔,皇帝出逃,“萬園之園”毀於一旦,清廷又簽了一大串屈辱條約,還被沙俄趁火打劫佔去大片領土……這一系列悲劇,當然有歷史的必然,但也與咸豐的個人因素密切相關。不是他的愚昧狹隘、自作聰明,以及對“洋人”深入骨髓的恐懼,歷史很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樣。

對於咸豐而言,唯一的“幸運”是他不久就在熱河行宮駕崩了,終究沒看到那些可怕的洋人站在自己的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