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農民靠燃燒什麼做飯的?

李歌162501755


我生於1969年,上世紀70.80年代,家家都有地鍋。農村一般以棉花稈,玉米稈,玉米根,樹枝等為燒火做飯。小時候下學後,星期天,暑假寒假時都去拾柴禾也就是秸稈樹枝,曬乾垛好。廚房裡時常有火柴,賣秸以備點火引火。春秋天有的還燒乏煤,也就是煤灰,乏煤參的煤土少,不耐燒,自己去拉,省錢,比秸稈好點!只有過年時買些好煤,也就是現在說的散煤做飯,取暖。好煤煙少,不嗆人,耐燒!到了上世紀90年代,農村燒煤球的多了。燒秸稈的少了。沒人也沒時間去拾秸稈了。煤球有的自己加工,有的買現成的。做飯也快,也比較衛生,但冬天容易誘發煤殉!進入新世紀,液化氣,電磁爐,天然氣,電飯鍋等安全衛生清潔的新能源,新廚具進入尋常百姓家!過年時或老年人還偶爾燒柴火地鍋蒸饃,很好吃,有面味!現在儘管懷念感慨當年的生活,但不願也沒時間去撿柴火秸稈做飯了……


心想事成261524611


對於一個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最有權利回答這個問題了!

看了前面網友們回答的問題,都對!有燒柴的,樹葉的,燒煤的,等等。

但是你們不要忘了,那可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計劃經濟時期,柴米油鹽醬醋茶,什麼都得安計劃分配!當然稻草和麥桔杆也不例外!有一點經驗的農民都知道,一畝地所產的稻穀和稻草的份量是同等的。也就是說,生產隊時期,每畝地最高產量約600斤,那麼一畝地的稻草同樣也是600斤左右。

而那時為了耕田,每個生產隊都飼養著4到6頭大水牛,稻草可是冬天喂牛的主要飼料!所以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每年分口糧的同時,也按口糧同時分稻草。那時絕對沒有電器化,一天三頓全靠柴來燒煮,分的那一點稻草麥桔杆跟本不夠燒一年的!農民們就想盡一切辦法,拾樹枝,樹葉,割白茅草,甚至用牛糞巴在土牆上曬乾來當柴燒的!

本人前面有兩個哥哥,那時候他們正值青壯年,有最好的玩伴家不夠燒的,說好了晚上帶上肩擔和繩子,到別的村莊的生產隊去偷,幾個人每人都挑上一擔,回來後主人家早已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米飯在等候了。就這樣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在大家互幫互助之中,慢慢地熬到了生產隊解體,隨著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柴火也逐漸地被電器和液化氣所代替!人們再也不用為燒材做飯而煩惱了!

本人觀點!








三農問題探討者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民靠燒什麼做飯?

凡是隻要會著火燃燒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做飯。

首先是所有農作物的秸稈,這些秸稈由生產隊到了秋收以後,大致在每年的11月份統一分配。這些柴火也僅僅夠燒到第二年開春。

其次,各種農作物的根徑。比如玉米、高粱、芝麻等等。這些東西生產隊不要了,由任何人自己利用收工以後的時間去挖掘。

第三、到了夏季以後,用鏟子鏟青草,經過太陽曬乾後用作燃料。

第四、通過以上四種途徑所取得的柴草還夠用,只有用有限的金錢購買燃煤。

第五、到了冬季,人們用竹條做的一種摟笆,到荒崗上去摟被凍死的茅草等植物的幹葉。

本博是過來之人,從記事開始就從事以上幾種拾柴的經歷。總之一句話,只要會著火的,統統可以用來燒鍋煮飯。(2019/04/09)


吉祥如意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小城鎮居民,還有部分大城市的居民,都是用柴燒火做飯,那時城市居民開始燒煤做飯,但是煤要煤票,煤指標不夠,都是靠燒柴做飯。農村燒的柴,大都是砍的茅草扒的枯樹葉,還有麥秸杆棉杆,甚至穀殼粗糠,這些柴,不耐燃,要一個人專門往灶堂添加柴,燒這些東西煙多灰多,要灶堂大才能燒,所以,只適合農村大鍋大灶燒。而城裡都是小鍋小灶,只能燒硬柴,就是把大樹棒劈開,這些柴,耐燃,放幾塊了可以燃燒很久,適合用小鍋小灶做飯的城鎮居民燒。農村的大鍋大灶,鍋大灶堂大,燒柴多,灶大火大熱量大,煮飯鍋粑多,煮出來的飯透著濃濃的香味,炒菜時間短,炒出來的菜的色澤好,營養成分保持良好。到現在,許多人都喜歡吃農村的大鍋大灶煮的飯炒的菜。那時候的稻草是不燒的,稻草作大用,可以蓋房子,可以做草繩,還可以編草鞋,更是耕牛過冬的食料,其他農作物的秸稈都是農民做飯的燃料,在田野燒農作物秸稈現象是沒有的。只是近些年,農村也燒煤燒天燃氣了,耕地用機器不用牛了,這些農作物秸稈再沒其他用途了,就只有就地焚燒了。有專家稱,農作物秸稈焚燒汙染空氣,應全國禁止焚燒農作物秸稈,那農作物大量的秸稈怎麼處理呢?專家應該指條路!也有專家指出,農村燒柴做飯也汙染空氣,要全面禁止農村燒柴做飯,老夫感覺,提全面禁止農村燒柴做飯和農村不能吃飯一樣不切實際!


用戶l4219045136


對不起!邀請的幾十個題目沒有回答,而此題目是主動回答的!

我是55年生,記的上小學到初中畢業,我在秋末冬初的時節裡都要早起去掃樹葉,解決家中的作飯燃用問題,每年都凍壞雙手,我也不知在什麼情況下堅定了我將來要解決農民的燃用問題!

我73年高中畢業後76年參軍入伍,服役7年82年退伍。在部隊期間,每年冬季和少年時期一樣雙手都會凍傷,嚴重時流水。記的當年有一位71年四川的蘇福祥老兵,看到後急的自己掏錢去買凍瘡膏給我用。入伍第=年當班付,後自薦任連隊專職文化教員近五年,多名戰友考入了部隊院校,喜聞已有升為將軍,是戰友努力的結果。

我在78年以後讓將退役老兵學會l一2門實用技木,頂住壓力讓老兵們學習電焊,拖拉抗駕駛等受到老兵們的歡迎。由於在京的便利,我及時向中國太陽能學會投搞並利用假日去海淀太陽能實驗廠學習,在關於太陽灶鍋架自調水平的一點見解受到了學會表揚並做為編外會員定期寄送資料給我。

常言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82年退出現役,83年被縣政府召去(因本縣承擔國家試點項目)做技術員,(因縣領導承諾長期任用……)。從此保持一個戰士的忠誠出色的完成了承擔的各項工作,獲省退典,上報紙,上中央電視新聞,職稱等。

九十年代發現,自已奮鬥努力的結果一一在華北平原普及較高的新型暖炕(由於電磁爐,煤氣灶的普及),基夲止都改為熰炕方法取暖,而直接結果是煙氣排放嚴重(單項熰炕煙排增加近3O倍)。地暖,土暖氣燃煤的普及,我京津冀地區採暖季霧霾很嚴重!

功名無敢樂,罪過已眼前!如何讓農民又省錢又採暖呢?新式帶散熱板的暖炕只要農民不熰炕,用桔杆(樹枝)加工後的一次加料能燃2一3小時也可(正常燃燒煙氣排放沒問題),如果製作一器械,一次裝料能用3個月左右,省工,省力,衛生!用十幾年的時間,“炕箱式秸杆(樹枝)汽化器"獲國家專利。如何全面解決華北廣大一般農村面臨的重大治汙問題,至2014年左右,一項利用生物質能十太陽能的"新能源綜合體改造治理方案"開始向國家有關單位投送!


李俊業2


這個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正是從那時候過來的,那時候取暖做飯就是柴火和煤,不過呢,煤不多,就是到冬季了生產隊裡每戶分三五百斤煤,所以,再怎麼節省也不夠啊,農做作物秸稈也不多,都是生產隊用車拉著按家送,按人口分,那還要缺很多柴火了,沒別的辦法,放學後,揹著簍子去拾柴火,不論刮多大風都得要去拾啊,不然沒燒的了,不怕大家笑話,就是人家廁所裡扔掉的搽屁股的秸稈都拾來燒,不然沒燒的,說起來心裡好難受,稍富裕點的人家,放學後孩子們都去玩了,而我只能是拾滿一簍柴後才去玩兒。

後來實行了責任田承包到戶,這樣,生活才有了好轉,吃穿不愁了,家家都過上了小康的日子。唉,,,,,,往事真的不堪回首啊。


秦寶海9


有時候燒火做飯,趕上風向不對,或煙同不順時候,唉!弄得滿屋都是煙。試想一下,堂屋的房頂,長期的受到煙燻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候哪一個農村的孩子沒有拾過柴,哪個沒有燒過火!其實挺懷念小時候的,幾乎冬天的下午,放學回家的孩子,都成幫結夥的去拾柴。在地裡嬉笑打鬧的場景,彷彿就在眼前!

有過類似經歷的朋友,說說你們小時候什麼樣子,讓我們共同回憶美好的童年!





農民身邊事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六、七十年代南方廣東農民是靠柴火,木頭做飯的。那個年代是集體吃大鍋飯的。就是所謂的生產對吧。他們集體做事好像也是領什麼公分,就是工分記。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負責的項目。包括小孩子,小孩子一般是放牛、割草之類的輕活。成年人就到地裡幹各種農活。


然後回來是吃飯公社集體做飯,有飯堂的,只是伙食是非常差的。都是糠咽菜,香芋,番薯等五穀雜糧,還有稀飯,真的是非常稀,聽奶奶說。一盆稀飯都拉不出幾粒米。所以要靠一些粗糧填飽肚子。食堂做飯,採用的是木頭柴火,土灶燒飯的。我還聽說負責飯堂做飯的那些幾個人是肥肥胖胖的,就數他們最胖了。其他的都是皮包骨,一陣風都能吹倒的那種。飯堂的人為什麼會這麼胖?在這裡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明白。

很抱歉我沒有經歷過那樣的年代。我是出生在八五後的農村人。有些東西我是無法體會的。以前的事情經常聽奶奶、父母說的,所有模糊中有點了解,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大家不要見怪。歡迎留言評論,關注黃皮妹妹,希望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喜歡我的請點贊,轉發。


黃皮妹妹


那個年代,農民主要是靠玉米秸稈和玉米芯做燒柴,是大隊分的,但肯定不夠燒,北方冬天寒冷,需要很多燒柴,靠分的那點秸稈是不夠的,我家比較勤快,春天大風吹落的樹枝,夏天的荒柴,秋天的樹葉,田野裡的玉米根,棉花根,蘆葦茬,家裡從不缺柴燒,一垛又一垛,村裡有人誇獎我們姐妹勤快的,也有當面說嫉妒話的,說我們家幾個逼崽子能摟,其實就是嫉妒,我們姐弟幾個從小就學習好,還勤快,打柴放羊,幹農活都是好好幹,後來還都考上大學有了工作,沒次走在路上,我都感慨,這麼多樹杈到處都是沒人要,我老公就很奇怪,他沒經歷過我的童年,邊學習,邊努力生活,是累,但也是財富。


薇笑的奶奶


六、七十年代農民做飯是用黃金做燃料!所以很環保!那時候農村說用電、用氣簡直是天方夜譚!聞所未聞的名詞:只有在七十年代後期農村才續漸用上了電!當時只不過是照明而已,農村根本沒有人用上大電器!到了八十年代後農村才續漸用上了大電器!七十年代以前我敢肯定地說農村百分百做飯是用柴草!那時候就沒有什麼汙染環境之說!至於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各地經濟齊發展工廠林立才感到汙染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難道真的要農民燒柴火買單嗎???奉獻磚家們你們居住在城市,農村對你們毫無利益,留點後路給農民吧!當然現在農村燒柴的人很少很少,但也不敢絕對說沒有!還有那些貧困戶或那些邊遠山區而沒有勞力又不會騎車的老年人會燒些柴草其他人一般都用電用氣的。何因?因為在農村一般都很少人口,只是那些老人及留守兒童!所煮的飯菜少之又少等你把柴火搞燃了,飯菜早已熟了,所以就沒燒柴的原因!專家們請你們認真查找汙染的原因好嗎?所謂汙染空氣有很多原因;當然車輛有其汙染的根據,但不是主因,而農村燒柴火可以忽略不算!試想農村分散在全國各地而且現在農村基本變成了空心村了,又有多少人做飯?以前的遍地英雄下夕煙年代一去不復返了!談何汙染?只要汙染與天氣有關!為何滿天灰霾一遇上強勁的北風就萬里晴空了!難道遇上北風所有的爐灶、車輛就完全癱瘓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