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是淨利5倍,多家子公司離奇虧損,中科軟離上市還有多遠

作者@白夜

3月13日,中科軟(430002.OC)披露2018年權益分派方案,擬每10股派4元現金,以2018年總股本3.81億股計算,本次公司擬分紅1.52億元。作為老牌新三板企業,公司營收、淨利持續增長,可謂“品學兼優”,自2013年以來共實施七次現金分紅。

然而,光鮮之下“硬傷”頗多,公司應收賬款計提寬鬆、子公司多數虧損、涉嫌工程賄賂等一系列風險待解。此外,時隔近一年,中科軟仍未對2018年6月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做出書面回覆,遲遲不更新招股書。未來,中科軟能否成功上市仍是一個未知數。

大額應收賬款,資產負債率過高

中科軟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根正苗紅的國有控股企業,其實控人為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行業應用軟件的開發服務,屬於典型的行業應用軟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為保險、醫療衛生、政務等多個行業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中科軟的主要客戶也是大咖雲集,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國家開發銀行等均位列其中。

早在2006年,中科軟便掛牌新三板。由於主要客戶優質、穩定,中科軟的業績表現與眾多新三板掛牌企業相比,美好的不太真實。2006年至今,公司的營收與淨利潤始終保持穩定的增長。

應收賬款是淨利5倍,多家子公司離奇虧損,中科軟離上市還有多遠

然而,長期與國有企業合作除了給中科軟帶來穩定的業績增長之外,公司的應收賬款也逐年攀升,面臨回款期較長的風險。

2016-2018年,中科軟的應收賬款分別為8.95億元、11.85億元、10.15億元,佔同期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4.63%、30.52%、24.15%,佔同期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466.14%、504.25%、316.19%。

儘管中科軟宣稱,目前公司客戶以保險公司、大中型企業為主,履約能力較強。不過,財經網注意到,2018年,應收賬款賬期在5年以上的應收賬款為2924.65萬元,較2017年賬齡在5年以上的應收賬款1762.74萬元增加1161.91萬元。

應收賬款是淨利5倍,多家子公司離奇虧損,中科軟離上市還有多遠

來自:公司年報

也就是說,2017年,在4-5年賬齡的應收賬款中有1161.91萬元未收回,佔2017年4-5年賬齡應收賬款1655.82萬元的70.17%,即約7成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

然而,中科軟在計提比例上則相當寬鬆。

公司對3-4年賬齡的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比例僅為40%、4-5年的應收賬款計提比例為60%。業內人士表示,三年以上賬齡的應收賬款已具備較大的回款風險。

除大額應收賬款掛賬外,中科軟的資產負債率也遠高於同行。

據悉,軟件企業屬於輕資產行業,同行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大多在40%-50%之間。然而,2015-2018年,中科軟的資產負債率則高達79.22%、76.90%、74.16%、71.66%。

存貨跌價準備前後矛盾

招股書披露,2014-2016年,中科軟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5.20億元、5.91億元、4.44億元,分別佔公司當期總資產的17.87%、16.98%、12.22%。通常而言,存貨賬面價值佔公司資產比例較高,存在存貨跌價風險等問題。

然而,報告期內,中科軟並未進行存貨跌價準備。

招股書顯示,公司存貨為發出商品,主要為系統集成業務和外購的軟、硬件產品及外購勞務。同時,公司表示,報告期各期末存貨的可變現淨值均高於存貨的賬面餘額,上述存貨不存在減值,無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據悉,同行上市公司恆生電子(600570.SH)的存貨包括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而中科軟將存貨科目僅定為發出商品又是否合理呢?

對此,發審委在反饋意見中也提出同樣的質疑,要求公司說明存貨科目僅包含發出商品一類的原因,有關會計核算是否符合規定。同時,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存貨明細類別及庫齡情況,披露各期末存貨餘額對應的主要在建項目情況,明確所有存貨餘額均對應具體合同。

在最新的年報中,財經網發現,中科軟的存貨科目出現了變化。審計機構表示,存貨核算內容為系統集成項目的硬件設備,這與之前公司披露的存貨為系統集成業務和外購的軟、硬件產品及外購勞務出現分歧。

與此同時,公司也進行了存貨跌價準備。2018年,公司存貨賬面餘額為4.24億元,跌價準備為324.16萬元,佔比為0.8%。

儘管2018年中科軟進行了存貨跌價準備,但與恆生電子相比,公司除存貨數額較多之外,計提比例仍甚微。2018年,恆生電子存貨賬面餘額僅1967.65萬元,計提跌價準備394.03萬元,佔比為20.02%。

應收賬款是淨利5倍,多家子公司離奇虧損,中科軟離上市還有多遠

來自:恆生電子年報

多個空殼子公司離奇虧損

中科軟盈利情況搶眼,然而,旗下公司多數卻處於虧損狀態。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擁有23家控股子公司與9家參股公司。財經網注意到,2017年上半年,盈利超過100萬元的子公司僅有3家,其餘20家全資公司均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

應收賬款是淨利5倍,多家子公司離奇虧損,中科軟離上市還有多遠

其中,不乏一些空殼子公司。例如,寧夏中科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00萬元,而實收資本為0萬元。2016-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總資產均為0萬元。同樣,成立於2016年的河南中科軟科技有限公司同期總資產也為0萬元。

除此之外,中科軟旗下多家子公司淨資產為負,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況。

例如,武漢中科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註冊資本為4000萬元。但該公司2016-2017年上半年,分別虧損138.56萬元、134.69萬元,同期總資產分別為160.45萬元、220.28萬元,淨資產分別為110.62萬元、-24.06萬元。

更為奇怪的是,中科軟旗下還有一些頗為神奇的企業,未展開經營便已有高額負債。

其中,庫車中科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庫車中科”)成立於2016年12月13日。2016-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0萬元、-2.51萬元,總資產分別為8000萬元、9951.81萬元,淨資產分別為0萬元、47.49萬元。

也就是說,2016年,該公司在業績可忽略不計的情況下,已負債8000萬元。2017年,庫車中科的負債則擴大到9904.32萬元。

應收賬款是淨利5倍,多家子公司離奇虧損,中科軟離上市還有多遠

來自:招股書

應收賬款是淨利5倍,多家子公司離奇虧損,中科軟離上市還有多遠

來自:招股書

發審委也關注到了中科軟子公司的相關問題,在證監會披露的反饋意見中,要求公司補充說明報告期內發行人與參股子公司的交易情況;說明公司說明各子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產品、在發行人業務體系中發揮的作用、多數處於虧損狀態的原因、是否存在稅收調節。

涉嫌工程賄賂

目前軟件行業主要包括三種經營模式:產品化軟件銷售模式、定製化項目開發模式、雲計算模式。其中,定製化軟件項目開發模式指根據不同的客戶量身定製開發行業應用軟件,存在複雜特殊需求的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更傾向於選擇該種模式。

中科軟的客戶多為政府、保險公司等大型企業,主要採用定製化項目開發模式。2016-2018年,軟件開發及服務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2.9%、59.79%、64.89%,逐年增加。

對於市政、環保等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公司主要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招標的方式看似公平,但其中也不乏存在暗箱操作。財經網注意到,中科軟曾因工程賄賂捲入一起訴訟。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6年,益陽市公路局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中,時任益陽市公路路政執法支隊支隊長的龔凱超全稱具體負責該項目並擔任該項目的主業方評委。

龔開超打探到中科軟開發這套軟件的最低報價為280萬元後,要求中科軟在中標後將中標價與其低價280萬元之間的差額予以返還。

為順利中標,公司同意將351.8萬元與底價280萬元的差額部分扣除10%稅費後按工程付款進度分批次返款並提出公對公帳戶返款,但龔凱超要求將款轉至私人賬戶。中科軟安排姚某瑤辦理了返款事宜,姚某瑤通過其朋、本人的銀行賬戶先後共轉帳48.4萬元至龔凱超指定的銀行賬戶。

在上述投標過程中,公司相關審批是否存在灰色漏洞?其他中標工程是否也存在上述行為呢?財經網就上述事項向中科軟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公司尚未回覆。

(編輯:汪佳蕊,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