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譯製片雖然是外國影片,但沒有觀賞困難,而看現在的外國影片,總感覺對話莫名其妙?

小行星童星交流會


除了這種瞎譯,中文配音還給人“不是這個人說的話”的感覺。聲音也是表演創作的一部分,如果配音者未能精準領悟角色的情緒,用模式化、標籤化的手段來演繹,難免離題萬丈。

這個問題可不好解決。現在很多觀眾聽不懂外語,也樂意看帶中文字幕的原聲片,譯製片的觀眾群體越來越小了。市場不夠大,自然吸引不到人才。更多優秀的配音演員,都去給國產劇配音了。

說來好笑,國內的演員拍純國產劇,竟然還要請人來配音。如果是成本問題(明星檔期貴)也罷了,但某些大演員的原聲是真的不能聽,光靠一張臉吃粉絲經濟的蛋糕。

回到正題。現在翻譯界普遍不用“翻譯腔”,新的譯製片也難得聽到一句“噢,我的上帝,我向聖母瑪利亞發誓”之類的臺詞。總的來說,現在的配音更符合日常說話習慣,算是個進步。

但對於聽了幾十年翻譯腔的老觀眾來說,可能反而會不習慣了。事實上,翻譯腔誇張的表現方式,在那個年代是最符合大眾審美的。

綜上,感覺對話莫名其妙有兩個原因:譯製片行業很難吸引到人才;翻譯腔的沒落。


虎皮青貓的小窩


過去由於進口片源少,譯製時間充裕,配音演員可以對影片進行二次創作,使之出來的效果更加符合中國人的語言和情感習慣!現的的外國片進口量大,而且由於信息高度發達的原因,對時效性要求特別高,所以留給片方找合適配音演員的時間少了,配音演員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劇情和影片的文化特點了,出來的東西就有些怪怪的感覺。總結為一句話,“精品都是反覆打磨出來的。”


臨淵逐影


那是老一輩譯製工作者的藝術性創作。是充分消化國外電影文化後形成的藝術創作。比如有童自榮、喬臻這些配音藝術家。現代的譯製片再也沒有經典作品可供欣賞,改革開放後,一切向錢看,沒有人在乎培養譯製人才。


牛眼cj


過去中國電影處於起步階段,譯製的時候總要反覆研究探討,做到精益求精。現在好多東西都有些程序化了,追求效率,少了一些感情。所以譯製出來效果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