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拉多納歐冠成績很差?

起風的胖子


跟“考研”級別的世界盃相比,跟“高考”級別的意甲相比,那個年代的歐冠,頂多只能算是中學的期末考試,與世界盃還有高考之間的“含金量”差距很大,如果你都考研成功了,還會糾結於中小學時候某次期末考的成績嗎?

足球是動態發展的,不同時期的歐冠,比賽性質和含金量都不一樣,馬拉多納的歐冠戰績不行,並不等於說馬拉多納就不是“球王”。

咱們看看之前幾年,梅西和C羅“雙驕爭霸”,經常是“誰拿歐冠冠軍,誰就能拿金球獎“的局面,讓誤以為人覺得歐冠好像是決定球員高度的重要舞臺,實際上在馬拉多納時代,還處於“歐洲冠軍聯賽”的前身——“歐洲俱樂部冠軍盃”時期,那個時候,意甲聯賽還是“小世界盃”時代,大部分足球隊都更重視聯賽,而並非歐冠。

想想也知道,那時候所謂的“歐洲冠軍盃”,基本上只有聯賽冠軍才有資格參賽,這就導致了算是“小世界盃”時代的意甲聯賽,也只有一個名額參加歐冠。也就是說,當時的歐冠,並沒有包攬所有最強的球星和最強的球隊。當馬拉多納、巴喬和羅納爾多等足球巨星創造世界足壇轉會紀錄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選擇具備歐冠資格的球隊——球隊能否打歐冠,對那時期球員的職業規劃,來說並不重要。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2007年卡卡拿金球獎之前,大部分金球獎都不是出自歐冠冠軍球隊,獲得歐冠對球員的足壇地位影響,也沒有世界盃那麼大,甚至沒有意甲聯賽的影響力那麼大——如果按照當時聯賽冠軍才能參加歐冠的賽制,那麼像前幾年的C羅,放在時代也經常無法參加歐冠,那樣的話,強如梅西C羅,歐冠冠軍的數量也會減少。

再回到馬拉多納話題,馬拉多納在那不勒斯效力了7個賽季,那不勒斯獲得2個意甲聯賽冠軍,而其中那不勒斯有6個賽季都入圍意甲聯賽前三,但這並不能保證那不勒斯經常打歐冠啊。那年代的歐冠規模不大,場次不多,以淘汰賽賽制為主,偶然性太大。實際上,馬拉多納也就是打了那麼兩三屆歐冠比賽,沒有獲得歐冠冠軍,有啥奇怪的?

還是那句話,馬拉多納和貝利是“世界球王”,既有世界盃的表現,也有俱樂部的表現,就算馬拉多納很少參加歐冠,就算貝利從未參加歐冠,也不能說明他們俱樂部榮譽不行,這對他們的足壇地位來說毫無影響,畢竟那個年代的歐冠並沒有囊括大部分頂級強隊和頂級球星,因為“小世界盃”時代,意甲聯賽的中游球隊實力比歐冠四強八強的球隊更強,而這些球隊和球星根本就沒參加歐冠。

所以,咱們不能一現在的歐冠去定義當時的歐冠,畢竟足球是不斷髮展的。馬拉多納沒有獲得過歐冠冠軍,有沒有影響到馬拉多納的足球史地位呢?歡迎一起討論。


綠茵守望者


老馬總共在那不勒斯只參加了2次歐冠,得不到歐冠有啥奇怪的?如果他在這種級別的球隊,什麼冠軍都能得到,那他真的不是人了


malakana


不是很差,是沒有成績


愛在深秋1998


那個時代的歐冠和現在的歐冠不一樣,一是賽制不同,二是環境不同,三是重要性不同,所以,其實沒多少人在意老馬奪沒奪得過歐冠,除了現在的孩子


墨飛寒


這個問題正如說中國男足世界盃成績如何一樣的邏輯思維


超級保姆傑哥


無關緊要,俱樂部比賽加強身體健體,是延遲衰老的段煉方法,國家的榮譽感是第一位,八六年冠軍阿根廷隊英雄是馬拉多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