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上老起疙瘩是怎麼回事?

用戶96633815402


平時如果有牙周病而沒有治療,加上假期中如果生活不規律,抵抗力下降,急性牙周膿腫就會出來作祟。

膿腫是在受感染牙齒根部周圍形成的一個膿包。嚼東西就疼,飯也吃不下了,還有可能發燒。

那具體是要怎麼治療呢?這還是要看原因的啦,最好是先去找口腔醫生面診檢查一下,如果是無法治療的牙齒引起膿腫,這樣其實拔掉就好,但是注意後期還要進行缺牙修復,缺牙不僅會影響消化吸收,長期不進行缺牙修復,還會還會造成鄰近的牙齒傾倒甚至缺失。

如果是可以治療的牙齒就根管治療,根管治療後的牙齒,由於少了牙髓供給營養,牙齒的色澤以及硬度都遠遠不及健康的牙齒,所以還需要做個牙冠將他它保護起來。

還有一些牙周膿腫的患者手術來排出膿腫,總之還是一句話,儘快找醫生~有病別拖著!


薄荷牙醫


牙齦上的疙瘩實際上就是膿包,根尖瘻管後周圍組織受細菌感染形成膿液,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有點像顆乒乓球堵在根尖下,牙齒有種膨脹感,像這種現象就是根尖周炎,老是復發的原因是你還沒徹底根除病灶,少了哪個環節下面會告訴你。

膿包紮破了為啥還會再長?

1、因為一段時間後瘻管口還會有膿液排出,又在牙齦重新長起膿包,一般治療第一步做根管治療,開髓抽出病髓後,在根管口插入引流條,緩解根部壓力和疼痛,第二步先從膿腫處切開引流排膿,簡單來說就是切開引流術,可以和根管引流同時進行。

2、現在知道治療不只是扎破這麼簡單,瘻管口有沒有閉合才是關鍵,膿液清除後牙齦 可能會紅腫,再配合吃牛黃解毒片或者頭孢類藥片,還有VC片,用氯己定的漱口水漱口,比如KIN吉蘭漱口水,幫助牙齦炎症逐漸好轉,瘻管自然慢慢閉合。

1、患牙上漲會出現牙齒鬆動,會從1~2度鬆動到3度鬆動進行演變,直到牙齒脫落。

2、同時牙槽骨吸收也會越來越嚴重,沒及時治療囊腫會變得更大,牙齒得面臨拔掉。

3、炎症可能還會影響鄰牙,膿液刺激牙齦,牙槽骨高度降低,從牙周炎發展到牙周病。

一旦根尖周炎發作是不能自愈的,只吃消炎藥治標不治本,早點治療是關鍵,牙齒能保留儘量保留,沒有保留價值的就得及時拔掉。

歡迎關注【燒哥口腔社】,燒哥醫生來回答你的根尖周炎問題!


燒哥口腔社




如圖,臨床上很多患者出現牙齦鼓包來就診

可以考慮兩種原因,原因1.根尖周膿腫,這是慢性根尖周炎的表現。

口內檢查:可以見到牙齒有齲病或其他牙體缺損,或者牙齒有隱裂等牙體病變。牙齒輕度鬆動或不松。膿腫位置靠近根尖處。

原因2.晚期牙周病

口內檢查:牙齒鬆動明顯,牙體可能有病變也可能沒有,膿腫位置靠近齦緣。

治療方案:牙周治療,一般包括牙周刮治+牙周手術等治療,必要時拔除牙齒。

當然作為口腔醫生,不是危言聳聽,臨床上牙齦上疙瘩,有時是牙齦癌的表現。需要有經驗的醫生鑑別 有時需要切除後病理檢查。



小邱牙醫也有大情懷


  牙齦上老起疙瘩可能是患有牙齦炎的表現。牙齦是牙周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之一,直接暴露於口腔中,肉眼可見,它是由角化上皮和結締組織組成,覆蓋著牙槽骨和牙根。牙齦病是侷限於牙齦組織的病變,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慢性齦緣炎,又稱邊緣性齦炎、單純性齦炎,屬於“僅與牙菌斑有關的牙齦炎”,是菌斑性牙齦炎中最常見的疾病。牙齦的炎症主要位於遊離齦和齦乳頭。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牙齦炎。

  齦牙結合部堆積的牙菌斑及其中的有害物質長期作用於牙齦,引起炎症,加上牙石、不良修復體、食物嵌塞、牙錯位擁擠及口呼吸等的存在,加重了菌斑堆積及牙齦的炎症。

  患有牙齦炎應除去病因,用潔治術清除牙石,控制菌斑,並避免一切造成菌斑滯留和刺激牙齦的因素,牙齦的炎症即可在數天至1周內消失,結締組織中膠原纖維新生,牙齦的色、形、質恢復正常。

  牙齦內炎症較重時可配合局部用藥治療,例如1%的過氧化氫溶液和0.12%~0.2%氯己定(洗必泰)以及碘製劑。由於引起牙齦炎的直接原因是牙菌斑的形成,所以注意口腔衛生是關鍵,一定要注意正確的刷牙方法,還可吃些清熱瀉火的中藥,如牛黃上清丸或清火梔麥片,配合抗厭氧菌的甲硝唑片治療則效果更好。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美德醫問您解答】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因為牙齦膿腫的原因多是由於牙齒齲壞未及時治療造成根尖炎症引起的

膿腫的排膿途徑一般有三種,像您描述的(牙齦總起疙瘩)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排膿途徑(穿通骨壁突破粘膜),長期反覆發作會形成瘻管,並且牙根根尖處炎症長期存在,會造成根尖、牙槽骨的吸收。嚴重者會發展為囊腫(必要時需進行手術治療)

建議治療:拍片檢查牙齒是否還能保留,如可保留可進行根管治療+冠修復。無法保留建議儘早拔除。

另外造成牙齦膿腫還有一種原因——牙周膿腫:口腔衛生差,牙結石不斷堆積,形成牙周炎,大多數是由於未及時治療發展到牙周炎晚期,造成牙周組織深部感染,深牙周袋形成化膿性炎症,若不及時治療,也會反覆發作,造成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等。

建議治療:先消炎止痛、防止感染擴散,有膿液者及時引流,並進行系統性牙周治療,沖洗牙周袋+配合藥物治療,嚴重者需要進行牙周手術治療。


美德醫PBM及齒科平臺


作為一名口腔執業醫生,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遇見牙齦上起小疙瘩的患者,患者往往抱怨著說,牙齦上的小疙瘩起了又消,消了之後過段時間又起,反反覆覆。



實際上牙齦上的小疙瘩就是我們說的小膿包,說的專業一點根尖炎引起的根尖膿腫,那麼牙齦上的小疙瘩是什麼原因引起來的呢?



一、感染因素,牙齒齲壞造成牙髓細菌感染,通過感染的牙髓引起根尖周組織炎症,炎症無法得到引流緩解,炎症從患牙牙齦周圍鼓出膿包。

二、創傷因素,牙齒的急性外傷或咬合創傷引起的根尖周組織的炎症

三、化學刺激因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醫源性因素,在根管治療過程中,用藥不當造成根尖周組織化學刺激,引起根尖周炎症

牙齦上起小疙瘩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到正規的口腔機構,及時治療,例如根管治療等等,小疙瘩就會慢慢消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