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怎麼治療膽囊炎的?

西瓜藤結南瓜


膽囊炎是消化系統常見病,西醫裡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判斷急性膽囊炎的指徵是墨菲徵陽性,症狀可表現為右上腹部脹痛、劇痛或絞痛(合併膽石症),右肩部放射痛等。而膽囊炎在中醫裡屬於“脅痛”的範疇,是由於肝絡失和導致的一側或雙側脅肋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部分患者可伴有腹脹、胸悶、噯氣、口苦、急躁、惡嘔厭食等症狀。

中醫講:脅痛多由情志不暢、跌打損傷、飲食所傷、外感溼熱、勞欲久病等導致的肝絡不通或不榮則痛。瞭解了脅痛的病因,咱在談談脅痛的治療。

治療方面當然首先需要辯證了,脅痛分氣血虛實。在氣者以脹痛為主,遊走不定,隨情緒波動,這就是脅痛之肝鬱氣滯證(實);在血者以刺痛為主,痛點固定,痛處拒按,夜間較重,可辨為瘀血阻絡證(實);若是脅肋脹痛、口苦口黏、胸悶惡嘔、苔黃膩,就是肝膽溼熱證無疑了(實);若是脅肋隱痛、遇勞加重可初步辯證為肝絡失養證(虛)。

辨完證就該用藥了

肝鬱氣滯得患者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常用藥為柴胡、白芍、川芎、陳皮、枳殼、甘草等;瘀血阻絡者需要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比如當歸、生地、桃仁、柴胡、川芎、紅花、赤芍、枳殼、甘草等藥以活血行氣止痛;肝膽溼熱者用龍膽瀉肝丸加減治療;肝絡失和用一貫煎加減治療,常用生地、沙參、麥冬、當歸身、川楝子、枸杞、白芍等養陰柔肝止痛。其中柴胡疏肝散和龍膽瀉肝丸在市面上都有中成藥。

中醫治療膽囊炎你瞭解了嗎?這只是冰山一角,況且有些膽囊炎在臨床上不會像課本上那麼典型,有很多患者的合併症很複雜,不僅單靠中醫辯證特色治療,還需要西醫診斷治療,不可耽誤患者病情。還是那句話,疾病重在預防,所以平時我們要暢情志、節飲食、慎起居。


男科王傳航教授



杏林回春21


在中醫只講病因病機沒有這炎那炎。即然是炎那消炎結果又怎樣。膽襄炎乃西學病名,中醫歸為腹痛脅痛範籌,發病有急有慢,急易治而慢纏綿。病因多由飲食失節情緒失調而致,氣機鬱滯積熱內蘊。活以疏肝理氣,行滯化瘀,經方大小柴胡隨症加減一劑輕而三劑愈,大柴胡為首選。對於慢性來說,必須遵循久病必虛必瘀,適當加味扶正行血活血之味,可併為歸芍藥散,膈下逐瘀湯效果倍增。對肝膿腫合仙方活命飲其效如神。這就是中醫審證求因,辨證論治,隨機施方,靈活機動之精髓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