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反彈中掉隊的基金公司 金鷹和中銀為何如此悽慘


超級反彈中掉隊的基金公司 金鷹和中銀為何如此悽慘


大盤迭創新高,股民揚眉吐氣。

但是,一些基民卻蔫頭耷腦,只因自己捏了好久的基金,過去不得不陪著它走過熊途漫漫,眼看大盤強勁反彈,它卻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會這樣?很多基金網站的留言板中,投資人氣不打一處來。為了一探究竟,《全球財說》把目光聚在焦倉位變化最為寬泛的靈活配置基金,把它們拉出來遛遛,用年度規模加權,比較基金公司旗下整體淨值增長率,看看各家公司管理這類基金的能力。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從年初到4月4日(以下稱統計區間),上證綜指反彈30%,可謂久旱逢甘霖,但在這次超級反彈中,卻有6家公司旗下靈活配置基金整體增長率不及15%,連大盤漲幅一半都不到。

從最差的說起,金鷹基金公司位列倒數第一,旗下19只靈活配置基金淨值增長率平均只有7.75%;中銀基金公司排倒數第二,旗下47只靈活配置基金淨值增長率平均只有10.30%;招商基金公司位列倒數第三,旗下49只靈活配置基金淨值增長率平均只有12.31%。

超級反彈中掉隊的基金公司 金鷹和中銀為何如此悽慘

樣本選擇:靈活配置總規模高於行業平均值45億元公司

統計區間:2019.1.1-4.4,以2018.12.31各基金規模加權

金鷹九成基金跑輸業績基準

投委會形同虛設

金鷹旗下有19只靈活配置基金,統計區間內有15只跑輸大盤,直接導致整體淨值增長率墊底。進一步細化,用各基金自己制定的業績比較基準做標杆,看看統計區間內輸贏成績。結果顯示,金鷹旗下仍有12只、佔比過6成的基金跑輸自己的業績比較基準。而且,跑輸業績基準基金規模合計,佔到了此類基金規模的90%。這就說明,金鷹旗下此類基金走熊,不是個例和某些小基金,而是普遍不靈,是份額較大的基金拖累了基金公司的後腿。

超級反彈中掉隊的基金公司 金鷹和中銀為何如此悽慘

數據源自:wind

統計區間:2019.1.1-4.4,以2018.12.31各基金規模為準

金鷹採取集體投資決策制度,由公司總經理任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委員由固定收益部總監、權益投資部總監和副總監、絕對收益投資部總監組成,更設立了權益投資決策委員會、固定收益投資決策委員會等集體投資決策機構。

不知為何,這樣一個看上去規範的機制,卻使得旗下基金大面積跑輸大盤,跑輸業績基準。

其實,道理並不複雜。淨值增長跑輸大盤的基金,原因無外乎是踏空,或是沒選對牛股。可嘆的是,金鷹旗下基金兩者兼備。

2018年年底時,金鷹旗下基金股票倉位低於50%的有8只,有5只在4季度內減倉。很顯然,這樣的操作,勢必會使得這些基金今年初在大反彈中踏空。

金鷹鑫瑞A是公司旗下此類基金最大規模品種,2018年年底規模31億元,業績比較基準在統計區間內上漲13.66%,此基金淨值只上漲1.06%,不及業績比較基準的零頭。此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是“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6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40%”。但此基金長時間空倉股票,靠什麼去實現滬深300指數40%權重的收益率?這樣的基金,跑輸業績基準“很正常”。

也有基金表現很差源於錯誤減倉,金鷹紅利價值、 金鷹週期優選和金鷹轉型動力是這方面的代表。經查這些基金的操作路徑,它們都在2018年4季度減倉。例如,金鷹轉型動力在這個季度內將股票倉位從82%降低到53%,基金經理認為:“預計2019 年上市公司盈利回落,導致市場難有大的系統性機會。”

倉位下降已經使得基金輸在了起跑線上,後續如再有錯誤的操作,一定會加劇跑輸的程度。金鷹轉型動力2018年4季度末持有天山股份、西部建設和北新路橋,這些股票在統計區間內反彈幅度均超過80%,但基金淨值只反彈了19%。如果不是過早減倉,或中途下車,基金淨值何以趕不上指數?

就金鷹旗下相關基金淨值的反常表現,《全球財說》向金鷹基金髮函探求答案,但未收到任何合理解釋。

中銀7成基金倉位超低

跑輸業績基準基金規模高達116億

比金鷹更讓市場大跌眼鏡的是,中銀旗下有43只此類基金跑輸同期大盤,這些基金總規模高達125億元;比不過大盤,也比不多自己——中銀旗下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的基金有37只,總規模也高達116億元。想一想這些基金的投資人,是什麼感受?眼看著大盤日新月異,自己的基金卻如蝸牛般爬行,怎能不懊惱。


超級反彈中掉隊的基金公司 金鷹和中銀為何如此悽慘


數據源自:wind

統計區間:2019.1.1-4.4 以2018.12.31各基金規模為準

樣本選擇:中銀旗下跑輸業績基準且規模大於2億元的靈活配置基金

不難發現,中銀旗下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的基金,與股票倉位過低也有直接關係。

例如,中銀廣利A跑輸業績比較基準16.97個百分點。此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是“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中國債券總指數收益率*40%”,在2018年第3、第4季度時,此基金股票倉位14.66 %、7.25%,靠什麼去贏得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的收益率?

在中銀旗下,和中銀廣利A類似的基金有32只,佔到了此類基金近7成,不跑輸業績比較基準,還能有什麼出路?

根據中銀官網的介紹,中銀旗下基金的投資流程,是在投資決策委員會制定的投資原則和資產配置原則下,基金經理根據研究人員和數量小組的投資建議,結合自身對證券市場的分析判斷,制定大類資產配置、行業配置及個股投資策略。

但是,看上去也說的頭頭是道的流程,為何旗下基金大面積跑輸大盤,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是哪個環節出了重大紕漏?《全球財說》向中銀基金探求答案,公司也無言以對。

比上述兩家基金公司稍強的是,雖然招商基金表現也不怎麼樣,但公司卻對《全球財說》的提問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投資時,投資者要查看產品合同里約定的投資策略、投資目標、業績比較基準、風險收益特徵。”公司同時強調:招商基金旗下的“安”系列、“穩”系列、“豐”系列等基本都是風險偏好相比偏股型基金更低的產品,有些則是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產品。

言外之意,這些基金在反彈中表現一般,是情有可原的。不知投資人是否看懂了,理解了?

天弘基金公司緊隨招商基金之後,排在靈活配置基金反彈掉隊公司的第四位。天弘基金公司也給予了某種程度的答覆:“公司旗下的天弘通利、天弘新活力和天弘惠利以‘固收+打新’策略為主,天弘裕利定位為貨幣增強策略(對標貨幣基金或類似較低風險收益特徵的產品), 滿足穩健類投資偏好的客戶需求。”

說一千道一萬,雖然有些基金品種可能有這樣那樣的理由,在反彈中表現弱一些。但旗下靈活配置基金大範圍掉隊,肯定是基金公司在對大勢的整體判斷上出現了問題。俗話說,真正的投資高手,應該在恐懼中貪婪,可是,有些所謂專業投資人才濟濟的基金公司,卻在恐懼中嚇破了膽,這是為哪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