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2017年是定制家具市场蓬勃发展的一年,在资本、市场等表现都很突出。但2018年开始,受地产销售下降以及同行竞争加剧影响,定制行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传统观念中的“淡季”与“旺季”界限越来越模糊,市场销售逐渐进入瓶颈期。定制行业已经处于大调整、大整合的关键时期,要想在这场混战中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则必须在这场大浪淘沙中进行洗牌升级。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在走访线下家居卖场时观察到,家具类经销商生意冷清,其中作为早几年风光无限的定制家具类门店生意也越来越差,不少地处市中心的家居卖场,打折促销生意仍然冷清,卖场内不少店里仅一个销售人员,没有顾客时坐着玩手机或提前下班。

据了解,有店铺最高每月亏损十几万,还有的直接关店撤柜。“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一天能成交一单就不错了。”不少定制家具经销商表示十分无奈。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门店生意不好做,家具定制企业的业绩自然也受到干扰。


据统计,2017年国内定制市场规模约2000亿,2018年八家上市定制企业年中报告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57%,整体增速下降10%左右。


未来定制行业能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充满不确定性,2019年预计也不会太乐观。有部分定制家具经销商还没意识到行业面临重大拐点,仍然没有意识到整体环境的低迷和竞争态势的加剧,甚至认为定制行业未来依然会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虽然目前定制行业总体来讲还是市场潜力依然存在,对于定制家具经销商来讲,经营虽然有一些吃力但不至于过得很差,生意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但市场瞬息万变,从种种端倪可以看出,盲目乐观最终定会引火自焚,如果还没有转型意识,无别于“慢性自杀”

定制行业面临的几大问题

政策趋严

随着各地房地产调控趋严,房地产整体销售增速大幅减缓,家具行业发展承压,作为细分行业的定制家具来讲,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同时精装房政策的推进,“毛坯房”交付的时代将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而作为房地产下游行业,定制家具必然深受影响。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渠道洗牌

家居行业已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随着整装、电商以及购物中心等新零售渠道的崛起,致使定制家居的客流严重分化,特别是依赖于大卖场销售渠道的定制家具经销商,营销成本、租金成本的增加,无一不昭示着定制家居行业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消费升级

马云说过:中国3~5亿中产阶级消费升级崛起。对于家居行业来讲,从定制单品,到定制家居,再到现在的全屋定制,无一不是为了以解决消费者痛点为目的而进行的产业升级。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的不再只是产品本身,看重的是整体空间的解决方案,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站式解决的家居服务,而定制家具只是在整个装修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对于消费者来讲,要装好一个“家”,除了基础施工外,主材、成品家具、定制家具和软装配饰要面向不同商家采购、对接,同时这其中涉及的质量判定、讨价还价、送货时间以及安装售后等问题,时常令人头疼,定制家具服务无疑解决不了消费者最根本的痛点问题。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行业竞争

据了解,2018年入场定制行业的企业仅四川就有几百家公司,同质化竞争上演。加上龙头企业与上市的家具公司加速扩张,将手伸向了三四五线城市,极大压缩了一些定制家居公司的存活空间。

特别对于那些缺乏品牌效应、又没有大宗业务力挺的中小型定制家居企业,亏损数量与亏损额可能扩大,日子会更难过。同时,不断有跨界企业进入定制行业一同争食,正所谓“内忧外患”。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定制家具传统渠道失灵

广告宣传

广告作为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主要形式,无疑成了家居企业为增加客户进店率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家居业发展迅猛,各种广告宣传铺天盖地。但随着新《广告法》出台后,对于家居企业来讲标准愈渐严苛,户外广告、城市街道广告、小区广告等或将退出历史舞台。特别是对渠道分布在县级市、广告推广不规范的家具品牌影响至深,所谓“任性吹牛已不再”。

与地产商合作

随着国家精装房政策的推行与顺应消费者的呼声,为了能让精装房更好地节约成本,达到”一站式服务“的目的,规模与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公司开始进行业务转型,逐步向下游延伸(恒大、碧桂园),自身不具备转型实力的房地产公司则和知名度高的定制企业强强联手,但能参与合作的企业毕竟在少数。

对于家具经销商来讲,可以借助人脉关系依靠一些小型地产项目生存,缺乏人脉关系的只能是靠日常的自然客源或者跑楼盘、电销等求生存,整体来讲并无明显竞争优势,只能勉强维持门店运作。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与家装公司合作

据统计,定制家具经销商几乎有1/3的生意是来源家装公司的介绍,大多以组建联盟方式形成长期带单合作,这也是当前市场上大多数定制家具经销商与家装公司合作的主流模式。但当前家装公司也并不好过,许多家装公司通过下游跨界或整合来寻求转型,变成家装公司自身业务中也有了定制服务,这时的业务冲突就避免不了,对于没有能力转型的家装公司则只能等待市场的淘汰,家装公司市场份额日渐萎缩。

定制家具行业的“钱”景在哪里?

房地产的风向标会更加直接的影响着家居行业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市场自然增长的空间不再有,主动地进行转型升级找到市场增长空间的企业也会迎来增长的机会。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经营思路转变

现在的定制家具模式很难承载更多的品类销售,不断增加品类很难实现业绩增长。因此,想要有所作为的经销商必须在细分品类争取到一个有利的品牌位置,否则就得进行模式的重新定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关注存量房市场

越来越多的城市新房的机会正越来越走向饱和,围绕存量房进行细分切入是定制家居经销商必须要攻克的功课。以广州尚品宅配东宝店为例,2017年销售3.8亿,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销量来自于存量房。


据统计:2018年中国商品房成交面积171654万平方米,约1716万套(按照一套100平米估算)2000年到2018年中国累计销售商品房月1.7一套(按照一套100平米估算),旧房总计约3.2亿套。


目前大多数老板都在做新房(毛坯+精装)市场,其实新房只占整个房屋数量的5%。中国商品房从98年开始,已经高速发展了20年,很多旧房都是需要重新装修,这将是未来的主流。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转型做整装

家居行业从最初的各自分散的单品类或单项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开始过渡到跨品类、全屋定制,这已经说明家居行业本身在进行着自然的进化。

在未来的消费属性里,消费者不会因为你某一个产品的性价比作为消费选择的唯一标准。而是认为企业的服务模式能解决自己的痛点,这种认知才是未来最重要的销售入口。

往前一步就是装修,做还是不做?这是目前困扰定制家具经销商的头号问题。对定制行业来讲,拥有高效的经营效率和服务型产品基因,转型做整装其实更独具优势:多年积攒的客源、设计师资源、配套优势、专业的配送安装,完善的售后服务等,同时定制家居虽仅作为整个家装链条里其中的一个环节,但也极大地解决了消费者80%的家装痛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消费者的大部分需求。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未来,95后将慢慢成为主流消费群本,类似整装这种全部搞定的家居服务模式一定是未来家装市场的主流方向,这并不会以任何企业或者个人的意志而转移。作为从业者必须看准发展大势,寻求最适合自身转变的最佳方式。

未来三年只要“活下去”

万科董事长郁亮说过:“当社会全方位进入转折点时,所有行业无一幸免,未来三年只要活下去。”

有数据显示,63%的用户在新装修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整体家装,因为省事、省钱,加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精装房的比重提升等原因,整装是泛家居家装行业的趋势。定制家居转型做整装,并不保证能“活得很好”,但至少能够“活下去”,避免被市场蚕食、淘汰的命运。


定制家具行业面临减速拐点,经销商如何逆袭?



文章精选

1.2019年想增长做旧房:立邦刷新5年30亿你学不会! (全国操盘手亲授成功秘笈)

2.马云痛批:这个高颜值、高逼格的家居品牌为何陷入“濒死”危局?

3.破解家居企业管理难题:为何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核心竞争力不是服务?!

4.315来临整装也需要“打假”,什么是真整装

5.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何业之峰董事长公开个人微信是个危险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