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有兩個小毛病,前者導致他成功,後者導致他成功後迅速敗亡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世居陝西李繼遷寨。

據費密《》記載,李自成在出生時,他的父親夢見一個黃衣人進入土窯,於是李自成的小名叫做黃娃子(一說黃來兒)。 初名鴻基,小字磑生,少年時喜好槍馬棍棒。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驛卒。

李自成有兩個小毛病,前者導致他成功,後者導致他成功後迅速敗亡

明朝天啟年間,陝北地區災荒連年,官府糧差分文不減。李家生活非常困難。李自成小時候曾被舍入寺廟當小和尚,名黃來僧,並給本邑艾姓地主牧羊度日。 十幾歲喪母,不久父親又去世。二十一歲那年,無依無靠的他應募到銀川驛站當一名驛卒。 不久,因無力償還豪紳文舉人的債,他曾被戴上枷鎖嚴刑拷打,後來在窮夥伴的幫助下,殺死文舉人,又與侄兒李過逃往當。當時,邊兵的生活也很困苦,糧餉不足,軍官又貪汙、剋扣軍餉,兵士經常挨餓受凍。

明朝末年的驛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朱由檢在崇禎元年(1628年)李自成因繳不起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後,年底,殺死債主艾詔。接著,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

當時,任甘州,王國任參將。李自成不久便被提升為軍中的把總。崇禎二年(1629),途徑金縣(今甘肅榆中),兵士們要求發餉,參將王國卻剋扣不發。於是,在榆中(今甘肅蘭州榆中縣)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被殺,兵民發動了兵變。

李自成有兩個小毛病,前者導致他成功,後者導致他成功後迅速敗亡

崇禎三年(1630年),李自成被裁輟業,於米脂號召饑民起義,率眾投農民軍首領不沾泥,繼投高迎祥,號八隊闖將。六年,在農民軍首領病卒後,收其遺部2萬餘人。後與農民軍首領張獻忠等合兵,在河南林縣(今林州)擊敗明總兵鄧玘[qǐ],殺其部將,隨後轉戰山西、陝西各地。七年,連克陝西澄城、甘肅乾州(今乾縣)等地,後於、間為明總兵擊敗。崇禎八年(1635年),與各路農民軍首領聚會河南滎陽(一說無此會),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轉戰江北、河南,又入陝西,在寧州(今甘肅寧縣)擊殺明副總兵等。旋在真寧(今正寧西南)再敗明軍,迫總兵自殺。

崇禎九年(1636年),在高迎祥被俘殺後,被推為闖王。領眾"以走致敵",採取聲東擊西、避實擊虛的戰法,連下(今甘肅武都)、隴州(今陝西隴縣)、寧羌(今寧強)。旋兵分三路入川,於昭化(今廣元西南)、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屢敗明軍,擊殺明總兵。崇禎十二年(1639年),與復起的張獻忠合兵破竹溪,移師截斷明軍糧道。後協助於香油坪擊敗明總兵部。翌年春,移師圍洛陽,得守軍策應破城,執殺福王。旋揮師圍開封,數攻不克,南走鄧州,與脫離張獻忠的羅汝才合兵,眾號百萬。後乘明軍四路向河南新蔡、項城調集,遣精兵於途中伏擊,致明軍陣亂敗逃,執殺明總督於項城。

李自成有兩個小毛病,前者導致他成功,後者導致他成功後迅速敗亡

崇禎十五年(1642年),與羅汝才以20萬眾再圍開封,激戰20餘日未克,回師攻破河南襄城,俘斬明總督汪喬年和降明的農民軍首領(射塌天)。十六年正月,重返襄陽,以"三年不徵,一民不殺"口號安民。改襄陽為襄京,建立,在中殲明軍4萬餘人,迫敗逃陝西。

滅亡明朝之後,為瓦解明軍殘餘勢力,多次遣使招降明總兵吳三桂,未果。四月十三,率兵約10萬(一說6萬)往攻。在中被吳三桂、清攝政王多爾袞聯兵擊敗,損兵數萬,退師北京,大順軍由盛轉衰。廿九日稱帝,翌日離京西撤

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正式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他自己改名自晟。改西安為西京。設天佑殿大學士,由充任。增設六政府尚書等官。地方上增加省級設置,分全國為十二個州,官為節度使。同時發佈開科取士,招攬人才。三月十七兩路會師北京城下,於十九日破城,迫朱由檢自縊煤山(今景山),推翻了明朝的統治。李自成入住之後,封宮女竇美儀為妃。大順軍入北京之初

李自成有兩個小毛病,前者導致他成功,後者導致他成功後迅速敗亡

兵不滿二萬 ,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如常。但從二十七日起,農民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十萬,部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製作了五千具,"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城中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牽、、、、等,勳戚冉興讓、、徐允楨、等八百人追贓助餉。"《》稱死者有1600餘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搶掠,臣將驕奢,"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

大順軍於佔領區皆設官治事,首為追餉,例如在城固縣,"賊索餉,加以炮烙";在汾陽,"蒐括富室,桁夾助餉";在絳州,"士大夫慘加三木,多遭酷拷死";在宣化,"權將軍檄徵紳弁大姓,貫以五木,備極慘毒,酷索金錢"

據《明季北略》記載,李自成入北京後,從宮中搜出內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鐫有永樂字" 。

李自成有兩個小毛病,前者導致他成功,後者導致他成功後迅速敗亡

李自成是農民革命史中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從陝北發動革命,以抗糧均田為號召,轉戰十餘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統治。但是,可惜他們容易為勝利所陶醉,忽視了關外的大敵,終於為滿洲人所乘,遭受了失敗。

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國農民典型的吃苦耐勞,有創造力等優點,也有農民意識,小富即安,目光短淺的缺點。前者導致他成功,後者導致他成功之後迅速敗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