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世界銀行標準,今年營商環境聚焦薄弱環節


對標世界銀行標準,今年營商環境聚焦薄弱環節

4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和調整進境物品進口稅吹風會。中國資本觀察(www.zgzbgc.cn)摘錄如下:


措施將更有針對性

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在會上介紹,2018年,我國營商環境排名在全球190個經濟體當中,從2017年第78位上升到第46位,位次躍升了32位,成為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之一。

鄒加怡指出,今年,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更大,推出的措施更有針對性。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北京、上海兩市政府,對標世界銀行評估標準,聚焦營商環境薄弱環節,出臺了一批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針對營商環境中的一些突出短板和問題。

一是在辦理建築許可方面,我國正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制度的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流程,完善監管方式。

二是在納稅方面,自今年4月1日開始,逐步建立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

三是在跨境貿易方面,持續推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相關舉措,包括提升通關便利度,降低口岸涉及的相關費用,壓縮通關的時間。

鄒加怡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和京滬兩市政府,一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特別是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會做好和世界銀行方面的溝通和對接,推動把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全面準確客觀地反映到世界銀行的評估當中去。

“放管服”持續推進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周曉飛在會上表示,“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善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簡政減稅減費力度大幅提升。2018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兩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發佈。新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在全國推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產品種類由38類降至24類。在北京等15個城市和浙江省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2018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減少“五險一金”繳費2140億元,超額完成全國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任務。

二是市場監管規範化透明度大幅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推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務實推進,推出聯合獎懲措施100多項。開展政務失信問題專項治理,糾正一些地方政府不守信用承諾、新官不理舊賬等現象。

三是政務服務質量效率大幅提升。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全面推行。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實施,企業開辦、用水用電報裝、不動產登記等事項的辦理時間壓縮50%以上。基本建成全國一體化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數據共享交換量達360億條次。啟動“群眾辦事百項堵點疏解行動”,運用信息共享等手段疏解堵點2425個。“減證便民”行動紮實開展。

四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力度大幅提升。廢止《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全面清理涉及產權保護的規章、規範性文件,甄別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取得突破。加強重點領域侵權假冒治理,實施“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企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以市場化方式幫助緩解企業融資難。

周曉飛介紹,隨著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實施,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中國特色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初步構建,已在全國22個城市開展了試評價。北京、上海等城市先後出臺了一批針對性改革舉措,各地區積極對標先進,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府工作重點,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氛圍日趨濃厚。


加強外部監督非常重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自我審查是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核心,符合我國現有的政策文件體量大、專業政策性強、難以集中審查的現實情況,在短期內不宜做過大的調整,也就是“誰制定、誰審查”。但容易出現動力不足,有失客觀公正等問題。所以,加強外部監督,特別是剛性約束非常重要。

甘霖表示,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在三個方面創新監督機制,強化監督力度,推動審查工作質量不斷提高,審查效率不斷增強。

一是建立文件定期抽查機制。去年開展了重點督查,對國務院八個部門、五個省區市的幾百份文件進行了抽查,抽查之後發現了一些問題,而且把問題及時向社會公佈,取得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出現相關問題文件的部門和省區市有的已經整改、有的正在整改之中。下一步,還會盡快建立定期抽查機制,不斷加大抽查力度,把文件抽查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二是完善投訴舉報和查處的回應機制。首先是暢通投訴舉報的渠道,要求各地要儘快建立公平競爭審查的投訴舉報平臺,或者利用現有的投訴舉報平臺來增設公平審查專欄和專線,對投訴舉報反映的情況要及時進行調查核實,違反制度要求的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依規進行問責,及時曝光典型案例,提高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威懾力和透明度。

三是推動將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納入營商環境的評價等考核評價體系。從機制建設、審查成效和違反制度情況等方面,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對成效顯著的表揚激勵,對工作不力甚至違反要求的通報批評。



撰文|肖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