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航母提前退役 美軍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近大半年來,美國海軍“杜魯門”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一直奔波於世界各大海域,執行了包括威懾敘利亞在內的多個複雜且多樣化的任務。然而,忙碌的“杜魯門”號剛剛進行休整,五角大樓就放出風聲,希望將其退役。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廣泛爭議,在近日舉行的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部分美國眾議員也對這一做法提出了質疑。

那麼,美國海軍為何會建議將這艘航母提前退役呢?這是基於一種什麼考慮呢?

對此,軍事評論員彰海雄表示:“很可能是這艘航母剛好到了快要中修的時間節點,需要美軍‘大出血’裡裡外外更換零部件,維護航母。這筆開支時間很集中,也比較大,美國部分官員可能會有些肉疼。此外,美國海軍向來有‘存貨’的習慣,這艘航母如果退役預計會轉入封存狀態,壯年退役日後重新啟用也方便。”

“杜魯門”號一直都很忙

“杜魯門”號航母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8號艦。該艦於1993年開始建造,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7月編入美大西洋艦隊服役。

“‘杜魯門’號的性能繼承了尼米茲級的衣缽,十分優秀。一是它很大,滿載排水量近10萬噸;二是它很耐勞,採用兩座核反應堆提供能量,可以連續運行25年;三是它很高效,搭載有4部蒸汽彈射器、4道攔阻索和1個攔阻網,飛機起降效率很高。四是能打,可以搭載近90架各型艦載機,這種能力放在現在也是出類拔萃的。”彰海雄表示,“與自己的7位大哥相比,‘杜魯門’號當年也進行了改進。主要表現在網絡信息化水平上。它大面積使用光纖電纜,建立了內部局域網,為艦員配備了數字身份卡,還為艦載機起降配備了綜合電視監控系統。這些信息化技術現在看來很簡單,但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絕對是一流水平。”

正因為“杜魯門”號航母的優秀性能,它自服役以來就擔任了“勞模”的角色。

“‘杜魯門’號航母不僅常態化執行各種訓練和巡邏任務,還參加了伊拉克戰爭,在敘利亞近海與俄羅斯海空力量對峙,在波斯灣威懾伊朗,並在卡特里娜颶風營救任務中出場。總體而言,表現出了非常有素的訓練水平,成績非常理想。”彰海雄說。

記者梳理了2018年“杜魯門”號的緊張“行程”——4月7日敘利亞傳出化武攻擊平民的消息後,美國就派出了“杜魯門”號航母。抵達地中海地區後,“杜魯門”號航母艦載機和其他水面艦艇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的武裝組織發動了新一輪空襲,支援庫爾德武裝在當地的軍事行動。同年5月份,美國海軍選中“杜魯門”號進行“DFE”部署試驗,也就是“神出鬼沒”計劃。隨後的半年時間裡,“杜魯門”號離開地中海,奔赴巴倫支海,在北極圈進行了兩個月的戰備值班。同年10月底,“杜魯門”號航母又來到挪威附近,參加了冷戰後最大規模的北約演習“三叉戟接點”。演習結束後,它又重新南下奔赴地中海,前往波斯灣地區執行值班任務。一直到年底才返回基地。

提前退役可省下一大筆錢

堪稱勞模的“杜魯門”號已經服役20年,即將迎來中期大修。按照美國海軍的說法,如果“杜魯門”號進行中期大修,那麼它還能服役至少25年。

彰海雄科普道:“航母中期大修是一項重要工程,航母需要開進船塢,進行全方位體檢,主要查找艦體結構、動力系統、艦載系統等幾乎所有的關鍵構件的問題,並更換核燃料和大部分線纜,清理各種油艙水櫃,還會根據艦員需求,重新調整部分艙室,徹底排查各種隱患,延續航母使用壽命。如果沒有中修,航母在前期使用中暴露的問題可能無法解決,其性能和使用壽命會嚴重受限。例如,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中修一直未能徹底進行,導致帶病出徵敘利亞,最後問題頻出,半途而歸。當然,航母中修時也會利用這個時間窗口進行一些重大改裝,比如更新升級一些艦載武器裝備、換裝一些新的系統等等。”

但是,這個中期大修加上後續25年的消耗和保養可是要花費不少“銀子”,足以讓美國海軍捉襟見肘。

資料顯示,一艘核動力航母的服役期限約為50年,而在這50年裡,它所需要的費用大概是1100億美元,也就是平均每年需要花22億美元去養護。還有種說法,一艘尼米茲級航母每年光在人員上的開支就需要50億美元,加上航母和艦載機本身的消耗和保養費,一年差不多要80億美元。這還不算其後可能進行的修修補補。

而按照外媒的報道,如果讓“杜魯門”號航母提早退休的話,25年內可以節省300億美元。

這些數字雖有所差異,但也足以說明,如果提前退役“杜魯門”號航母,確實能省下一大筆錢。

裁撤舊裝備是為了保障新裝備

那麼,美國海軍要拿這筆錢做什麼呢?

負責研發和採購的美國助理海軍部長詹姆斯·格茨表示,美海軍“把一切都押注在福特級航母上”。美國國防部代理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更是表示,關於“杜魯門”號的決定是一個戰略選擇,是與購買兩艘福特級航母的計劃協同的。

目前,第二艘福特級航母建造過半,第三和第四艘福特級航母也開始建造了。可以這樣理解,這是為了在美國海軍每年有限的經費中擠出一部分資金,用於建造福特級航母。

對此,彰海雄表示:“不光美國海軍,整個美國軍隊都曾發生過裁撤舊裝備,保障新裝備的現象。現在航母的建造成本越來越大,福特級雖好,價格確實太貴,美國海軍的經費難以承擔也是客觀事實。通過減少舊裝備的數量,來保證新航母的建造確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理由。”

那麼,退役一艘正當壯年、而且非常成熟的尼米茲級航母,而採用目前問題頻出,還有待實戰檢驗的福特級航母,真的更加合算嗎?

“從實戰性能看,福特級航母採用了很多革命性的技術,例如它首次使用了電磁彈射系統和攔阻系統,這將顯著提升艦載機起降效率,也會大大方便大中小型艦載機,特別是未來多型艦載無人機的靈活負載起降。福特級的雙波段雷達也有效提升了航母的探測能力。此外,福特級的動力系統和武器轉運系統也進行了升級。從整體上看,福特級有明顯優勢。因為航母的戰鬥力指標最關鍵的就是艦載機,福特級的艦載機作戰效率會明顯高於尼米茲級。”彰海雄表示,“當然,壓倒性優勢倒也談不上,因為尼米茲級本身實力就很強,但福特級代表未來航母技術的發展方向倒是事實。”(張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