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博智林牵手港科大,抢占湾区智能制造高地

短短八个月时间,博智林机器人项目进展迅速。昨日(4月9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两大机构在广东顺德博智林机器人实验中心揭牌,发挥各方优势,致力于机器人企业培育和核心技术研发。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巡视员李向明,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等领导出席活动,并参观了双创基地及联合研究院办公空间。


碧桂园博智林牵手港科大,抢占湾区智能制造高地

三方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揭牌。何玉能/摄


当日,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并揭牌。根据框架协议,基地由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牵头,香港科技大学和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将发挥其市场、产业、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香港科技大学发挥其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顺德区政府则提供灵活的政策扶持及完善的配套建设。双创基地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优势、顺德工业制造基础,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场地、资金、研发、试制、验证、生产等全方位服务,致力于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示范区。双创基地目前拥有1600平方米,近期将扩展至约6000平方米创新创业空间,后续将建成约50000平方米创新创业大厦。


碧桂园博智林牵手港科大,抢占湾区智能制造高地

三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何玉能/摄


博智林机器人成立以来,相继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在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引入13个项目团队进行孵化。昨日,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也正式揭牌,这是2月份双方签约共建联合研究院后向实体化运作迈出的重要一步。联合研究院将分别在香港科技大学及佛山顺德设立办公室,联合研究院的科研项目成果将优先考虑在广东地区落地转化。联合研究院也将作为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为香港科技大学师生开展机器人技术研发提供平台。

史维表示,这是他这半年来第四次来顺德,香港科技大学也陆续有不同的团队过来,每次来都有特别的感受:一是博智林项目进展非常快,二是碧桂园和杨国强对机器人产业的布局、雄心难得一见。他希望双方能够在全面合作的框架下共同推动实际项目落地,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合作。

杨国强表示,科技改变世界,我们深切感受到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碧桂园、博智林希望整合机器人技术、人才等资源,打造成像硅谷一样的平台,打造一个科技城市,向全世界开放,让所有机器人人才都能找到位置,希望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人才将这里当作半个家。


碧桂园博智林牵手港科大,抢占湾区智能制造高地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致辞。何玉能/摄


郭文海对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对佛山、顺德、博智林机器人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为杨国强以及碧桂园集团团队的雄心壮志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所感动。对于博智林机器人项目的进展,郭文海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是碧桂园、博智林团队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奋斗出来的,也看到了机器人项目非常美好的未来,对项目更加充满信心。

郭文海表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由企业主导、政府支持,加上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推动,这样的模式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企业大平台和香港科技大学优秀团队,这种创新探索具有重大意义。40多年前,顺德发展是靠港澳乡亲带动,包括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户顺德就是香港乡亲引进的,目前顺德外资企业近2000家,港资企业就有1200多家;进入新时代,在粤港澳大湾区大背景下,顺德新一轮发展依然要依靠港澳力量,40年前港澳带来项目和资金,40年后带着科技成果和人才来顺德。顺德区委区政府将更加坚定不移全力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博智林机器人项目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的港澳青年在这里创新创业,相信这个基地一定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转化大平台。

为支持双创基地建设,顺德出台了包括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研发资助等一系列政策扶持,配套了创业投资、贷款风险补偿、融资租赁等金融扶持,其中引进博士以上人才可获超过30万的安家和薪酬补贴,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获800万元财政扶持,入孵企业最高可获500万元创业投资支持。围绕博智林机器人谷,顺德区政府投入巨资建设广珠、广明、广佛环线等高速公路,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佛山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线等轨道交通,高速连接大湾区重要城市;引入中山大学顺德研究院、佛山湘潭大学绿色智造研究院、东北大学顺德研究生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等。(钟柳梅 通讯员顺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