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刀人下山記




“站在高山上,低頭思故鄉。離開可愛的家鄉,來到這個孬地方。”曾經多少個日子,袁新芝“受不了山裡的窮”,獨自跑到山頂上,用豫劇曲子自編自唱,邊唱邊哭,直到淚乾、詞窮。

眼前是重重大山,山下是浩浩烏江。山河輝映,景緻獨特。“這裡的石山,長不出‘致富果’。”袁新芝說,再美的風景,也舒緩不了她對腳下這片土地的失落和對老家的思念。

袁新芝是河南開封人,在廣東打工時,認識並嫁給了一口刀人。11年前,袁新芝隨丈夫初次回到一口刀——沿河自治縣思渠鎮的一個土家族聚居村。一口刀,地如其名,11個村民組散落在形似一把菜刀的陡峭山峰中。

這是什麼樣的一口刀?

一口刀人下山記


航拍的沿河自治縣思渠鎮一口刀村地貌

山路曲折又難行。“腰裡彆著一口刀,日起陡子上高毛,轉過坳口到龍灣,日落萬丈下涼橋。”這句當地廣為流傳的順口溜,說的是走完一口刀村的陡子、高毛、坳口、龍灣、涼橋幾個組,要花一整天時間。

以前靠天吃水難蓄水。高山之下800米是烏江,看得見水卻吃不到水。背水,是一口刀人的頭等大事。印桶(一種木製的背水工具),是每家最重要的家當。每天天不亮,村民就揹著印桶在泉眼邊排隊守水、背水,背一趟得三四個小時。

滿目皆是山,遍地都是石。全村人均耕地半畝多,且九成以上的耕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在高毛組,34戶村民輪耕一丘不到兩畝的田,一戶種一年,34年一輪迴。

“一山難養一山人,必須下山,才能擺脫祖祖輩輩的窮。”村支書朱永學說,國家改革開放,讓一口刀人第一次有了出山機會。一批又一批年輕人開始走出去。最多時,全村八成左右的壯勞力常年在外務工。

“打工也要有文化。”高中畢業外出務工的王朝志明白了一個道理:教育,是斷窮根的好路子。1993年,他毅然回村創辦小學,一干就是26年。

10多年來,一個又一個扶貧工作隊走進一口刀,修了路,打了井。村民試過發展核桃、空心李、中藥材等產業,但自然條件太差,最後都沒成氣候。

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怎麼辦?當地政府對一口刀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

200多公里外,銅仁市碧江區,當地政府幫一口刀人建了新房。市、縣、鎮三級黨委和政府派了駐村幹部,搬前做村民思想工作,搬時分批統一接送,搬後幫助解決就業就學等,掃除了搬遷群眾的後顧之憂。

2017年以來,全村先後搬遷6批,222戶872人住進新家,其中貧困戶71戶276人。

一口刀人下山記


一口刀村民在修路

告別窮山僻壤,搬進城裡生活,一口刀人在適應、在改變——

袁新芝再也不會坐在山頭哭,十幾年來第一次主動聯繫孃家人,邀請他們來新家做客;

肖登強開起了“一口刀幫農飯莊”,請的10個幫工都是同村人,給他們每人每月發3000元工資,還管飯;

朱進華在一個新建小區當保安,每個月有了固定收入,從家騎車去上班只要幾分鐘;

朱翠花得到了一個公益性崗位,她的孩子在附近的小學、中學讀書,與城裡娃娃一起上課;

年過六十的田桂花開始注重穿著打扮,學跳起了廣場舞,準備在城市安享晚年……

一口刀人,正在開創屬於他們的新生活。

以下是詳細報道:



一口刀人下山記



年過六旬的田桂花,自從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從銅仁市沿河自治縣思渠鎮一口刀村搬到碧江區響塘龍移民安置小區後,就很少回老家。最近,她想再回去看看。

回家的路,有200多公里,中間要轉幾趟車。到了思渠鎮,必經約10公里懸崖路才到村口。再沿著陡坡,步行一個多小時到山腰,才能見到田桂花的老房子。

老房子是土築的,年久失修,漏風又漏雨。站在堂屋前,一眼可見烏江從山腳流過。“過去幾十年做夢都想喝上一口烏江水,一直到現在都沒喝成。”田桂花說,以前總是擔心家裡的水缸裝不滿水。

回到熟悉的地方,田桂花想起了苦日子。她說:“吃了人多田少的虧喲!我家門前這丘田,不到兩畝,村裡有34戶輪流耕種。一戶種一年,要34年才輪到。”等了33年,2018年終於輪到她家,可她說:“全家人都搬了,沒種了!”

守著烏江喝不到烏江水,住著土房最怕天寒地凍,種著石旮旯地掙不到錢……面對如此境況,一口刀村民嘗試很多活法,最後給出了一個結論:只有下山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窮苦記

攤開地圖就可看到,一口刀村的11個組,散落在形似一把菜刀的陡峭山峰中。據說,村名也因此而來。

當地有一句順口溜:腰裡彆著一口刀,日起陡子上高毛,轉過坳口到龍灣,日落萬丈下涼橋。意思是走完一口刀的陡子、高毛、坳口、龍灣、涼橋幾個組,要一天的時間。

一口刀現有的通組路,加起來將近20公里。車行坑坑窪窪的盤山路,一路搖搖晃晃。臨近山頂,路變窄,兩旁荊棘颳得車門吱吱響。“許多村民都沒到過山頂,一些人連路都認不全。”村主任說。

時值寒冬,天色已晚,氣溫已到零下。在山頂的蓋上組,67歲的朱永懷,帶著1歲多的孫子在烤火。“兒子在外頭打工,只好把孩子交給我來帶。”老朱長嘆一口氣說,小兒子不到30歲,就娶過三個老婆,前面兩個都跑了,可能是女方嫌棄家裡窮吧。

“站在高山上,低頭思故鄉。離開可愛的家鄉,來到這個孬地方。”河南媳婦袁新芝11年前剛嫁到一口刀,不適應山裡的苦日子,經常一個人跑進深山,用豫劇曲調自編歌詞,邊唱邊哭,打發孤寂時光,直到淚乾了、詞窮了才回家。

一口刀的生活,有多孬?

一口刀人下山記


搬遷前,田桂花靠背水喝


飲水難。過去井少人多,有的村民往往天不亮就去排隊,用“印桶”(一種運水工具)一桶桶揹回家。本世紀以來,隨著村裡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在當地政府幫扶下建了大水窖,缺水問題才有所緩解。

通電晚。山高路遠,通電更難。一口刀結束無電的歷史,還要到2003年,此前一直用煤油燈照明,更別說普及電視、洗衣機、冰箱等家電。村裡人普遍用上手機,也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情。

行路難。沒有通車路,到鎮裡買3包化肥要背一天,賣一頭豬要5個人抬下山,小孩每天上學走路來回要四五個小時。在政府扶持下,到2014年一口刀的標準化通組路才全部建成。

地貧瘠。一口刀石頭山多、土層薄、可耕地少,旱地不足900畝,水田僅44畝,25度以上坡耕地佔耕地面積九成以上。全村近1400人,人均耕地只有0.6畝左右。34戶村民輪耕一丘田,真實地反映了人多地少的現實。

不屈服惡劣環境,不甘心長困於窮,一口刀人艱難地抗爭。村支書朱永學帶領村民就地發展產業,種過核桃、空心李、中藥材、花生等經濟作物,但遺憾的是,都虧了本。

“種地致富的希望,還埋在土裡沒出來。”朱支書無奈地搖頭說,一口刀要摘下“貧困村”這頂帽子,還得多想其他辦法。

外拼記

飛鳥覓食,此山無食飛那山。一口刀人清楚,臉朝陡坡背朝天,死守苦等不是好辦法,到外面的世界去闖一闖,抬起頭來過日子,興許是條好路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讓一口刀人第一次獲得了“走出去”的機遇。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村裡越來越多的青壯年人加入到城市打工大軍。

今年47歲的肖登強,就是最早出山的人之一,成了一口刀“有出息”的榜樣。

初中畢業後,他就踏上運煤船,以舵手學徒身份,隨船順著烏江入長江,路經重慶、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直至抵達船隊販煤地江蘇揚州。他乘船所到之處,如今已被納入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新區域——長江經濟帶。

船隊解散後,他又去浙江杭州等地打過工,見了世面,學了技術,考了駕照,回來在沿河、德江一帶搞了十幾年貨運和客運,到萬山與人合夥開過汽車美容店。

“一個月掙六千塊,讓旁人羨慕得不得了。”他感嘆地說,這些年吃的苦、受的累,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一口刀人下山記


集中組織搬遷

在戰窮鬥困中,一口刀不缺打工故事,幾乎人人都有一部“打工史”。

朱翠花25歲離開一口刀,與丈夫到浙江溫州“淘金”,進了一家鋼絲廠,做的是普工。夫妻二人打工十幾年,養大了家中4個孩子。

人到中年的朱進華,十幾歲到貴陽“尋夢”,幹過苦力活,擺過街邊攤。30多年過去,沒有能力在城裡買套房,成了他耿耿於懷的遺憾。

三個孩子的父親朱瓊,遠赴上海“找錢”,在建築工地幹雜活,每個月3000元的工資,勉強維持孩子們在老家讀書、生活的開銷。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生活有多難,這片熱土上的人就有多拼。他們背離故土,來到城市,從事製造、餐飲、住宿等行業,身份多是工廠工人、小區保安、服務員等,收入不是很高,但總比守著大山苦熬要好。

多年來,全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青壯年,經常在外打工,只有到過年時,才像候鳥一樣飛回來,與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團聚。

一口刀人下山記


召開群眾會

興教記

“鳥兒飛得高、飛得遠,那是因為鳥兒有一對大大的翅膀。同學們要想走出大山、走得更遠,就得好好學習,練就一身真本領。”一口刀小學校長王朝志經常這樣教導學生。

26年前,有高中文化的王朝志為了讓村裡的孩子們“走出大山、走得更遠”,他辦了一所小學。

創校之艱,難以想象。沒有辦學資金,找親戚朋友借;沒有課桌椅,親手拿木板做;沒有書,跑到貴陽買;沒有老師,他一個人包辦所有課程;沒有宿舍,回家路又遠,只好租住在學校周邊農戶家。

當時學校向學生收取的費用,比村裡的另一所公立學校還少。對於家庭困難學生,學校減免學費,差額部分都由他自己承擔。“辦學是公益事業,從來沒想過要從中賺錢,反倒欠了不少債。”王朝志笑著說。

2002年起,學校由民辦轉為公辦,王朝志終於輕鬆了些,不必個人舉債辦學。他一個月領著800元的工資,維持了十幾年。2017年,他的月工資漲到1400元。

2014年,萬章小學與村裡另一所公立學校合併為一口刀小學,從城裡調了幾個年輕老師進來。

“現在學校10個老師都在編,只有我這個校長還是編外的。”他打趣說,曾有一次進修公辦教師的機會,但學費太貴,家庭負擔不起,只好放棄。

“只要村裡的娃娃有出息,我個人吃點苦又算什麼。”他說,為了支持他的教育事業,妻子負擔了家中幾乎所有農活,償還了部分因辦學欠下的債務。“我無悔於事業,但愧對家庭。”王朝志說道。

一口刀人下山記


在響塘龍安置點,“四點半”課堂老師教學生們製作手工藝品

一口刀人深知,再窮不能窮教育,再難也要把孩子送出去。“幾年前,我把家裡幾間木房子賣了,就是為了讓娃兒讀完大學。”64歲的田秀華,住過的土房子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生活過得緊巴巴的。每當說起兒子在沿河民族中學教書時,笑容總是掛在她那張滿是皺紋的臉上。

如今,一口刀已經走出去了多個大學生,有的甚至還考上了南開大學等名校。“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最重要途徑。”王朝志認為。

搬遷記

一口刀人下山記


航拍銅仁市碧江區響塘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城市很大,農民工進得去,但未必都融得下。勞動技能不高、就業不穩固、收入相對低、子女入學難、養老沒保障等因素,成了他們融入城市的現實障礙。

“少壯外出賣苦力,辛苦養育下一代,老大歸鄉地難種,生活又回到了從前。”這是一些返鄉中老年人的真實生活,也是許多年輕打工者對未來的隱憂。

進城務工許多年,一口刀人多想在萬家燈火的城市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娃娃有學上,老人好看病,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過上幸福生活,然而現實中,僅憑一己之力很難辦到。

一口刀人下山記


一口刀村村民坐船搬進城裡


進入新時代,貴州打響脫貧攻堅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城市融不進,故鄉回不去”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在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貴州堅持“省級統貸統還、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主、城鎮化集中安置、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不讓貧困戶因搬遷而負債、以崗定搬以產定搬”,為搬遷群眾解決了許多後顧之憂。一口刀人感到,跳出大山的好時機來了。

烏江滾滾,在武陵山中逶迤蜿蜒。峽谷間,一艘艘小船浮於江面,逆流而上。在村支書的帶領下,一口刀村的村民們帶著被條、豬油、斗篷,徹底搬離困住他們的大山,搬進了碧江區的安置小區。

如今,肖登強在碧江區開起了“一口刀幫農飯莊”,僱的10個服務員都是一口刀搬遷戶。飯莊剛開張,肖登強就給每人開了3000元的月工資,還管飯。“一個人富了不算富,還得把其他人帶起來。”他說,除了用工,許多食材也都來自一口刀。知道飯莊自強自立的故事後,很多人自發前來照顧其生意。“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的毛收入大概在5000元左右。”肖登強高興地說。

一口刀人下山記


肖登強把一口刀村的印桶等農耕工具擺放在幫農飯莊,城裡娃體驗背水

朱進華搬進的新家,面積百餘平方米,有簡單裝修,由政府出資建設,自家基本沒花錢。搬來後,朱進華在他家附近的一個新建小區做了保安,每個月有2800元的工資。

朱翠花一家搬來後,幾個孩子都在附近的小學、中學讀書。“能與城裡娃娃一起上課,我很滿意。”她說,才搬來不久,社區就給她協調了公益性崗位。

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從一口刀搬出來的有872人,佔全村總人口的近七成,其中貧困人口276人,他們都集中安置在銅仁市碧江區。

下山、進城,搬出了新生活,也搬出了新希望。

肖登強打算繼續做大做強“幫農”品牌,帶動更多農民就業,把飯莊升級成農耕休閒旅遊區。朱進華準備幹一段時間保安工作,摸清小區生活需要,然後再盤個門面,做點小本生意。朱翠花也想利用小區開設的“脫貧攻堅夜校”,多學些勞動技能,找個更好的工作。田桂花在安置小區,有了女兒照顧,性格變得更開朗,經常到鄰居家串門,準備在這兒安享晚年。

搬出來的一口刀人,新生活已經開始。

一口刀人下山記


一口刀村村民


【記者手記】

一口刀折射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奇蹟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所面臨的諸多脫貧攻堅難題是“世界級”的,必須用“世界級”的辦法去應對,易地扶貧搬遷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招。

貴州貧,很大程度上貧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中央提出“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的部署後,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搶抓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實施了貴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實施總規模為188萬人,搬遷人數在全國位居第一,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0萬人,整體搬遷自然村寨10090個,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全部搬遷任務。

用3年多時間,搬遷188萬人是什麼概念?要知道,三峽工程移民安置140萬人,持續了18年之久。有人說,貴州正在創造中國易地扶貧搬遷的奇蹟。

這奇蹟,離不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正確決策部署,離不開省委、省政府運籌帷幄、協調各方,這是全省廣大幹部群眾發揚新時代貴州精神,苦幹實幹的結果。

站在歷史的座標上,順著時代發展的方向,我們希望能為貴州的易地扶貧搬遷記錄真實而客觀的一瞬,一口刀,正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改革開放給了一口刀人走出大山的機遇,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了一口刀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而一口刀人不甘貧窮、敢於改變命運的精神,正是求變求富的力量之源。

搬離窮窩,過新生活。不計其數的“一口刀”,構成了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偉大實踐,勾勒出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