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小蓝单车“涨价求生” 共享单车或将开启精细化经营

【侨报记者粟裕北京报道】近日,摩拜单车宣布从4月8日起在北京执行新版计费规则,起步价由每30分钟1元变为每15分钟1元,此前小蓝单车在北京地区实行了新的计费规则,价格涨幅与摩拜单车一致。有分析人士指出,经历一番洗牌的共享单车烧钱难以为继,需用涨价来维持运营。

涨价保证可持续运营?

《侨报》记者在使用小蓝单车时发现,原本骑行后收费1元的里程,现在却收费1.5元。在滴滴APP的单车界面下拉后,能看到新的计费规则:起步价调为1元/15分钟,时长费调整为0.5元/15分钟,1小时以内最多支付2.5元,两家的月卡和季卡的优惠力度也在减少。

目前,四家常见的共享单车中,摩拜单车和小蓝单车已经涨价。另外两家——ofo和哈啰出行尚未跟进涨价。哈啰出行公关总监王帆则表示,哈啰单车不排除涨价的可能:“哈啰目前价格相对稳定,未来可能随着经营策略调整也不排除会有涨价的可能。”

托管小蓝单车的滴滴出行回应称,新的计价规则是“为了可持续运营和产品服务体验”,摩拜方面则称调价是“为了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营,继续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可持续运营”成为两家共享单车的涨价理由。

一项由3600多位网友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一半网友认为共享单车价格涨幅过大,也有近三成网友表示理解,涨价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接受。有网友表示,“可以接受这个价格,不接受也没办法,每天上下班还得骑车。”“如果上调30%是可以接受的。”“现在是20块钱一个月,涨的太多不合适的话,自己坐公交车了。”

周连(化名)告诉记者,平时自己骑共享单车上下班已经成为习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是得用共享单车,即使现在为了运营涨价也可以理解,“对于长期使用的上班族来说,可以办一张月卡解决价格高的问题。”

有不少消费者担心,随着共享单车逐步涨价,未来使用价格是否会一路走高。“如果未来取消月卡、年卡等模式,就是按次收费,如此一来共享单车的价格和乘坐公共交通的单次价格基本相同了。”

“目前共享单车价格的回归,显然是一种‘造血’,未来随着北京地区试点后,全国很有可能都会普遍开始调价,这是一个尝试,也是开端。”中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金融学院副院长何英盛表示。

摩拜、小蓝单车“涨价求生” 共享单车或将开启精细化经营

曾经堆积如山的共享单车,现在逐渐减少。(图片来源:新华社)

共享单车明显变少了

记者在北京梨园地铁站看到,往常摆放大量共享单车的场地,现在几乎看不到成堆摆放的状态,ofo单车已经不见身影,只有几辆摩拜单车在路旁。在一些道路,记者看到ofo单车零件已经缺损,一些没有轮胎的单车仍在地上摆放,无人清理。

“能骑的单车越来越少了。”在北京朝阳常营上班的于先生抱怨,在单车堆积如山的地铁口没有单车可以骑行,这听上去有些难以相信,好不容易看见一辆,扫码发现也是坏的。

同样的情况正发生在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变化是从去年8月份开始的,共享单车数量锐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单车无法扫码、部件损坏,难以骑行。负责共享单车投放、维修和管理的运维人员,也渐渐难寻身影。

随后,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了共享单车减量调控方案。北京将共享单车发展数量上限确定为191万辆,今后车辆只能减少,不能再增加,北京将上线监管与服务平台,对共享单车数量、服务等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以ofo和摩拜两家企业的运营车辆数最多,占据了北京市场总量的90%左右。但目前局部地区共享单车测算活跃度为50%,即仍有一半处在闲置状态。摩拜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还在正常运营,有维护人员专门清理和维修车辆,如果工作和生活的区域没有单车,可向客服反映情况,总部会增派自行车数量。

如今共享单车也进入维护期,不少投入市场的共享单车被遗弃、被盗走,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发挥不了使用价值,成为废铜烂铁,而还在市场使用的一些共享单车也出现了老损,车辆维护费、线下人工管理费用等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损坏、丢失率”、“线下人力配置及成本”等都成为共享单车发展的阻碍。据了解,全国各地都出现共享单车处于不活跃状态。大量的共享单车损坏或无法使用影响市政交通,于是各地出现了不少共享单车“坟场”。

摩拜方面告诉记者,随着运营时间和骑行里程的增长,车辆产生损耗,不少车辆面临维修及报废。摩拜单车将与资源回收行业合作,推进共享单车的回收及资源再生利用等合作,打造共享单车的批量拆解和回收再利用产业。

尽管如此,这些种种表象,全都指向共享单车经营问题。2018年3月27日,用户口碑不错的“小鸣单车”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成为首个共享单车破产品牌。2018年下半年开始,ofo陷入了不断的负面消息之中,先是服务商对其业务涉及的300万辆单车智能锁内物联网卡陆续“停止服务”。随后,由于在海外市场“水土不服”,ofo从多个国家撤退。

更大的“退潮”是去年12月,数百名用户来到ofo北京总部现场退押金,队伍从五楼排到一楼,目击者表示“退押金就像春运”,引发了ofo挤退押金的现象。当《侨报》记者再一次在ofo应用程序进行退款,页面显示目前已经排名1587万人次。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已经经历一番洗牌之后的共享单车来说,市场竞争虽然逐渐趋于稳定,但行业的发展面临的押金难退问题、亏损问题、首批车老旧管理维护等等,都围绕着一个“钱”字,没有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不能带来现金流,发展也难以为继。

摩拜、小蓝单车“涨价求生” 共享单车或将开启精细化经营

地铁旁只有零星摆放的几辆摩拜单车。(侨报记者粟裕摄)

“涨价求生”回归理性

“毛利将近50%,还不包括押金沉淀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未来蕴含的广告收入”,一家参与摩拜C轮融资的机构这样介绍摩拜的财务模型。

记者简单计算,以单车寿命3年,残值150元计算,摩拜单车折旧成本在550元一年;而按一年使用300天,一天4次,一次1元的使用状况计算,一年收入则达1200元;加上摩拜投资人披露的每辆每天0.6元、一年180元的预计运营成本,理论情况下,摩拜盈利似乎不成问题。

然而依据美团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同期摩拜也贡献亏损45.5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去年摩拜为美团创造了2.3%的收入,同时贡献了41%的亏损。

因此,此番共享单车涨价,被认为是补贴大战过后,严重亏损的平台进行的及时止损。重亏之下,涨价成了改善其财务状况的可选通道。从这一点看,即使是“块儿八毛”的涨价,对共享单车企业意义重大。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韩美表示:“单车骑行一次,折旧0.6元,运营成本0.3元,如果单次骑行收入能超过1元,原则上就有利润。”

此前由于各大共享单车品牌的恶性竞争,导致租金价格一降再降,甚至放弃盈利。去年ofo宣布投放“1元月卡”,1块钱就可以在全国任意骑行一个月,几乎等于“白送”;摩拜也推出两元月卡、5元季卡以及与其他商业形式结合的活动。

这种商业目的达到尽可能的推广和“吸粉”,在用户上击败竞争对手。如此背景下,免费“烧钱”做市场,给共享单车企业带来了巨大生存压力。专家指出,这样不但违背了 “共享经济”整合资源、最大效益使用社会资源的初衷,还给社会资源造成极端浪费,其命运也将走入歧途。

针对此次调价,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表示,价格调整对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是必要的,“行业想要发展,首先要保持财务的可持续性,适当调整收费价格,就是为了让财务的可持续性更好一些”。

他表示,在涨价之后,共享单车平台亏损压力减少,应该集中精力改善经营管理,解决乱停放、押金难退等问题,提升用户体验感,打造更舒适安全的骑行服务。

上海财经大学交通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冯苏苇也认为:“共享经济新业态的出现,正在培养起消费者更为理性的消费思维,比如网约车的动态加价。共享单车涨价只是市场主体相互博弈、教育和再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这也意味着,共享单车整个行业正在回归商业理性,重新定位业务性质,并按市场规律出牌,让价格成为调节供需的有效手段。”

摩拜、小蓝单车“涨价求生” 共享单车或将开启精细化经营

在OFO软件上,附近可用的单车屈指可数。(截图)

精细化运营是“救命稻草”

艾媒咨询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共享单车行业现已进入靠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只有对单车做好运营维护、提高破旧处理的反应能力,做好单车投放前的规划,才能不断提高用户的单车使用体验,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

在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平台口碑榜中,青桔单车以7.93分成为引领,其后是哈罗单车和摩拜单车,二者得分分别为7.85分和7.82分。从各维度口碑得分看来,青桔单车在骑行体验和投诉处理维度排名第一,摩拜单车在车辆供应上领先,哈罗单车在操作上占优。

事实上,共享单车随意停放、无序占用公共空间,企业投放运维区域存在不均衡性;缺乏用户行为监控,也导致少数使用者随意损坏、不按交规骑行等,甚至“共享”变“私有”。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已有34座城市出台了共享单车管理办法,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共享单车发展和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行为。如《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帮助提升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水平。

“规范车辆停放管理。借助大数据政府与企业共同合理布局自行车停放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认为,可参考日本的做法,增设自行车立体停车库。增加弹性设置,部分人行道允许自行车分时段通行。

她指出,设置禁停区域,推广使用“电子围栏”技术,逐步设置智能推荐停车点。企业应对投放车辆的乱停乱放负有管理与清理责任,可自行负责,也可与属地政府部门合作,委托属地专业管理队伍,共担现场管理成本,做好车辆停放秩序管理。

在外界看来,如何形成共享单车新的盈利增长点,也是促进服务更优的因素之一。有分析人士指出,共享单车的赢利点将不再局限在押金,盈利方式的多元化将会成为趋势,“除了传统的租金收入、广告收入、跨界营销之外,共享单车企业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拓宽盈利的渠道,获得二次盈利的机会。”艾媒分析师称。

资本市场趋于冷静,无数企业的倒下,热潮退去,也留下不少宝贵经验。目前无论是新兴领域还是共享经济领域,投资势头趋于缓和,资本开始理性化。曾经的烧钱经验,给资本市场留下了精细化运营成为共享行业的主流共识这条经验。(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