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消費品市場依然活躍 今年預計增長8.5%左右


我國消費品市場依然活躍 今年預計增長8.5%左右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4月9日,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2019(第二十七屆)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發佈會介紹了去年我國消費品市場的運行情況和運行特點,並對未來消費品市場的發展趨勢作出了預測。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黨委書記曹立生介紹,去年我國消費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1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實際增長6.9%。扣除掉汽車類商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3%,增速較上年僅回落了0.4個百分點,表明大部分消費品依然保持較快增長。

“此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反映的是實物商品消費情況,高速增長的服務類消費並未納入其中。因此,總體來說,我國消費品市場增速依然保持在合理範圍。”曹立生表示。

去年消費品市場延續五個趨勢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監測結果顯示,去年我國消費連續五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從消費品市場的結構變化上來看,依然延續著五個基本趨勢:網購消費增速快於實體店;鄉村消費增速快於城鎮;餐飲收入增速快於商品零售;小微型、創新型商業發展活躍;大型零售企業銷售增速放緩。

網上實物零售對消費品市場增長貢獻率近半。去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2017年高增速的基礎上增長了25.4%,增速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6.4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18.4%,比2017年提高3.4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45.2%,比2017年提高9.8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1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鄉村消費品市場比重持續提升。去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55350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0.1%,增速高出城鎮市場1.3個百分點,鄉村市場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4.5%,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從月度增速情況來看,鄉村消費品市場1至4月、6至9月均實現10%以上的同比增長。

餐飲收入增速快於商品零售。去年商品零售額為338271億元,同比增長8.9%,去年餐飲收入為42716億元,同比增長9.5%,餐飲收入增速快於商品零售0.6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增長6.4%,增速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高出0.7個百分點。從各月同比增長情況來看,餐飲收入增速均高於商品零售。

時尚、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活躍。為滿足居民消費多樣化、多層次化的需求,以業態、模式創新,以便利社區居民消費為特點的小微零售店、便利店、餐飲店發展活躍,成為活躍市場,拉動消費的亮點和熱點。

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低速增長。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去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以百貨為主)零售額增長0.7%,增速較2017年放緩2.1個百分點。其中,服裝商品零售額增長1%;糧油食品商品零售額增長1.5%;化妝品商品零售額增長8.7%;日用品商品零售額增長0.2%;金銀珠寶商品零售額增長1.6%;家電商品零售額不及2017年同期。

去年中國消費品市場消費升級快速發展,消費模式、業態、技術、體驗創新加快湧現,我國消費品市場的內涵、外延更加豐富,商業生態更加完善。一些品牌如:波司登、安莉芳、愛慕、藍月亮、羅萊、歌力思、VGRASS、莊子、九牧王、比音勒芬、金利來、杉杉、羅蒙、水孩兒、萬和、雪倫、傑奧、三槍、恆源祥、銅牛、La Clover、駱駝、菲安妮、雨潤、古船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持續升級的產品來提升消費者對於中國品牌的認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拉動了市場消費,成為去年中國消費品市場平穩增長的中堅力量。


我國消費品市場依然活躍 今年預計增長8.5%左右


服務性消費支出快速增長

去年,儘管我國經濟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放緩,但居民消費支出增速逆勢加快增長。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增速比上年加快1.3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比上年加快0.8個百分點。這個結果與當下消費市場的大趨勢——消費升級有著很大關係。事實上,消費升級也是去年我國消費品市場最主要的特點。

曹立生介紹,去年我國消費品市場的消費升級主要有四個方向。一是消費結構由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二是商品消費由低價消費向商品質量轉變;三是大眾消費向個性化消費轉變;四是物質需求的消費向精神需求的消費轉變。

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持續提升。去年,我國居民消費觀念進一步從“佔有商品”到“享受服務”轉變,醫療、餐飲、家政、旅遊等服務供給水平持續提升,帶動了我國服務性消費支出快速增長。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8781元,佔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4.2%,比上年提升了1.6個百分點。其中,人均飲食服務支出增長21.7%,家庭服務支出增長32.1%,醫療服務支出增長20.5%,包含旅館住宿等在內的其他服務支出增長14.9%。

消費者個性化品牌意識增強。去年,在服裝、食品、家電等商品消費上,以及在旅遊、教育、文化等服務消費上,都體現出消費者從“大牌意識”向“個性品牌意識”過渡的特徵。人們對市場上新品類、流行商品的追求熱情依然強烈,但具體到選擇品牌的時候,購買行為則更加理性、更加個性。不同地區的消費結構日漸趨同,但品牌圈層消費特徵更加明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消費者更加註重高品質與性價比的平衡。過去,大部分消費者是在低價的基礎上,選擇具有一定性價比的商品。如今,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的部分地區消費者更加註重品種、品質、品牌,在高品質與性價比之間做出了平衡。人們吃得更健康,有機食品、綠色蔬菜、散養鮮肉、低脂零食等市場熱度較高;穿得更時尚,服裝品質消費、品牌消費增多,服裝商品的專業感、科技感、時尚感更加豐富,大型零售企業服裝均價穩定上漲;用得更智能,數碼產品、智能家電、多功能、便捷式的生活小家電進入千家萬戶;行得更品位,運動型、新能源、中高端汽車銷售佔比持續提升。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品牌作為支撐,加快品牌建設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內涵。去年,在我國消費品市場上,湧現出一批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市場表現良好的優秀品牌:安莉芳、波司登、愛慕、藍月亮、羅萊家紡、歌力思、VGRASS、莊子、九牧王、比音勒芬、金利來、杉杉、七匹狼、羅蒙、水孩兒、雪倫、傑奧、三槍、恆源祥、銅牛、KLOVA 、皮爾卡丹、La Clover、賽斯特、木真了、懿菲、愛美麗、慕瀾、雪竹、小護士、鹿王、雪蓮、駱駝、菲安妮、萬和、依波、雨潤、古船等,積極發揚工匠精神,為消費者提供了新產品、新時尚、新體驗,贏得了消費者的好口碑,為我國居民消費的穩定增長、消費升級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中國零售企業認可的2019年度中國消費品市場高質量發展優選品牌。

今年消費品市場預計增長8.5%左右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雖然仍面臨著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一些不確定因素,面臨著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眾多的新問題、新壓力,但我國實行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更加光明,信心更加堅定,能力更加增強。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預測,今年我國消費品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市場創新將更加活躍,消費環境將更加優化,消費升級將更加明顯,我國經濟將在消費的有力支撐下實現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

今年,消費在穩增長、轉結構、換動能、提質量、防風險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更加重大,我國將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多管齊下優先穩定和擴大就業,多舉措促進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增強消費能力;二是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和政策持續完善,將更加有效地化解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三是豐富服務消費、健全農村流通網絡、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積極擴大進口等政策措施將刺激消費需求,帶動新品消費持續增長;四是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綠色智能家電補貼政策等產業政策將有利於相關市場穩定運行;五是消費市場環境不斷優化,消費基礎設施水平、質量標準以及消費者保護力度都在持續提升,有利於增強居民消費信心。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綜合考慮了全方位因素,預計今年消費品市場預計增長8.5%左右,與上年基本持平。

另外,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還對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情況、CPI漲幅與GDP增速進行了預測。預計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投資將為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生改善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今年外貿將進一步平衡發展。出口將實現穩定增長,進口將實現較快增長,預計今年進口增速繼續快於出口增速。

今年輸入型通脹影響較小,市場供求平穩有序,貨幣政策持續穩健,我國物價將保持溫和上漲態勢,預計漲幅在2.5%左右。預計今年我國GDP增長6.4%左右,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區域發展更加平衡,供給質量進一步提升,居民消費持續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