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印巴衝突以來,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等國爭相向印度推銷軍火呢?

幸福地帶2




一、只要是有戰爭或衝突,就會有軍火需求。

針對一些軍工製造能力薄弱的國家,為了打贏對手,肯定要抓緊購買引進先進武器裝備。印度和巴基斯坦常年衝突不斷,都是武器進口大國,特別是印度需求量特別大,國家的大部分先進武器裝備都需要進口,連售後維修、器件補充都需要售後服務。印巴衝突加劇,其他國家自然想來搶籌賺錢。



二、美國等賣武器給印度,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對印度軍工製造業的閹割。

美國長期賣先進武器給印度,對印度軍工企業發展並不好。印度長期購買外國的武器,自己國家的軍工發展缺乏創新和研究,更別說實踐生產經驗了。為什麼印度自行建造的航空母艦,用了10年之久耗資200億,連個殼子都沒有建成。可見印度的軍工製造業水平之不高。武器買的美國的,那麼彈藥、維修、保養、零部件補充等等,全部要依靠美國。美國錢賺個不停。



三、可以看出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都希望印巴衝突長期持續下去,但誰也不能滅掉誰。

只有印巴衝突長期持續下去,兩個國家的軍備才會有更大的需求空間,才會有長遠的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可以看出美國等國家的軍備外交策略,只管自己的利益,甚至從中作梗,火上澆油。印度剛宣佈花費26億美元購買20架美國的MH…R60反潛直升機,用於提高海上反潛、水下攻防作戰能力。


第一哨兵


我們談談印度的軍火貿易。全球知名的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8年間,全球最大的軍火進口國就是印度,印度的軍火進口量佔到了全球總量的12%,其中俄羅斯佔到了62%,美國和以色列都是不到15%。也就是說,全球最大的軍火買家是印度人,而印度人最大的客戶,則是俄羅斯人。

目前印度海陸空三軍之中,仍然有70%的部隊列裝的是蘇式和俄製武器。

數十年的印蘇(俄)軍事貿易合作

印俄之間的軍火貿易並不是俄羅斯找上門的,而是印度當年持續找上蘇聯之後的歷史慣性。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印度與蘇聯就開始了雙方的軍火甜蜜戀情。其中印巴之間的問題不算是主要問題,而是因為蘇聯人更加真誠。在印度獨立之後,全方位想要發展國家軍事工業的印度找到了蘇聯,蘇聯武器不僅物美價廉,且對於印度較為慷慨。

【印度使用的俄系武器】

比如印度在引進蘇聯戰鬥機米格-21,安12運輸機的時候,蘇聯不僅非常歡迎,而且甚至許可印度徹底引進這兩種機型的生產線,相比於美國對印度軍售處處設防設卡,蘇聯人持續對印度非常關照,比如高精尖武器並不自我保留,只要研製測試成功,就可以向印度銷售,此外,蘇聯在軍售方面還提供廉價貸款,雙方直接貨幣結算。

冷戰結束之後,印俄之間的軍事工業合作依然如火如荼,軍購涉及到了印度海陸空三軍的全方位裝備,除戰鬥機和戰艦之外,還有防空系統,直升機,坦克裝甲車等等,雙方可謂是開足了馬力親密合作。2000年之後,著名的印度租賃俄羅斯攻擊型核潛艇就是雙方軍事甜蜜的真實寫照。

2014年,普京在新德里與莫迪會晤時表態稱,印度是俄羅斯軍事技術方面“久經考驗”的戰略合作伙伴。

此後印俄在雙邊軍事貿易上持續處於甜蜜期,T90主戰坦克的技術轉讓,T50第五代戰鬥機的共同研發,都是印俄軍事甜蜜的寫照。莫迪上臺之後,兩國甚至開啟了機制化和制度化雙邊軍事合作的步伐,每年有常規化的聯合軍事演習2次,雙邊領導人會晤兩次。除此之外,普京和莫迪還在各自的政府機構之中專門設置了 印俄兩國軍事與技術合作委員會。


21世紀逐步增長的印美軍事合作

21世紀之後,美國逐漸看到的印度軍火市場的空前利益,開始逐漸向印度開放軍售。而印度人的心思還是與原來一樣,先把高精尖的裝備買回家,然後自己摸索和探索自主化生產和研發,當初蘇聯人願意這麼做,但是對於技術保密異常嚴肅的美國人來說,這卻是忘而卻步的事情。從2000至2018年間,美印之間的軍事貿易只佔到印度總進口量的13左右,其中大部分並非核心尖端武器,而是防禦性武器,低空武器和保障性武器,比如C系重型運輸機,標槍反坦克導彈,常規軍用直升機(美國人不願意賣阿帕奇)。


巨大的利益誘惑使得熱衷於賣軍火的特朗普對印度市場垂涎三尺,特朗普上臺不久便持續放話可以有條件地向印度出口F35,前提是中斷與俄羅斯的T50聯合開發項目,此後,特朗普還答應在防空雷達,無人機和綜合作戰平臺方面,拓寬對印度的軍售力度。

這其中,要說政治因素,無非就是利用印度意圖保持對巴基斯坦的威懾大發軍火財,以及美國欲聯合印度制衡中俄的亞洲影響力,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每年可以達數百億的軍火訂單。

特朗普對印度的放話非常赤裸裸,以政治盟友的口吻希望印度“最好連一顆子彈都不要買俄羅斯的”


七師弟


印度的軍事工業落後,多年開發的光輝戰機軍方不認可,研發40年阿瓊坦克至今無法服役。在這樣的國家裡,自己不能夠生產,那麼靠進口武器就成為印度政府不二的選擇。


依據國際智庫的一個報告顯示,印度進口武器佔整個國際市場的12%,成為全球第一大武器進口國。當然也是武器出口國景象爭奪的對象,因為高額的武器利潤,也是每一個國家追求的目標。更何況,武器市場也許國家戰略有關,涉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政治地緣利益,涉及到國家之間的“合縱與連橫”!

3.27日印度兩架戰機被巴基斯坦擊落以來,印巴衝突升級了。本來作為挑釁方的印度,應該在巴基斯坦禮送俘虜飛行員回國後握手言和,但是也有國家借用印度裝備自己國防力量的契機,大肆推銷自己的武器,不僅僅是滿足印度對武器裝備的需求,為滿足莫迪政府競選能夠得到國際援助可以為莫迪政府加分,更為重要是也可以藉機滲透印度拉攏印度,為自己選邊站隊。



按照一般的統計,印度新進口武器俄羅斯佔據60%,美國佔據20.%,以色列佔據15%,三家加起來就佔到95%。基本三家就壟斷法印度的軍火市場。

巴基斯坦是美國的盟國,印度在冷戰時期一致是蘇聯(俄羅斯)的朋友,是美國的敵人。冷戰結束後,美國為了平衡與印度的關係極力擠進印度市場,希望把印度拉入印太戰略,成為圍堵東方某國的一枚棋子。目前工作大有成效,已經由原來的0%上升到20%,明顯上升幅度很大。


所以印巴衝突發生以來,儘管地緣政治原因,印巴附近各國都不願意他們大打出手,希望平息事態。但是作為遠離這一地區的其他國家,都把印巴衝突當做自己銷售武器給印度的機會,也把印度作為自己新生產武器裝備的試驗場!這也是資本追逐利潤的真實寫照!


錦繡中華一捧土


印度也挺可悲的,他購買武器也是沒辦法的事。

所謂美俄以賣武器給印度也沒什麼大用,畢竟他們只是想賺錢,因此不會將最先進的武器賣給印度,也不會出售核心技術。印度,畢竟沒有獨立的工業軍事體系,連155mm的重炮都造不出來阿瓊坦克自己國家都不要,T50俄羅斯也不會給它,所以軍費主要用來購買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的武器系統。

而且很明顯,不僅是印巴衝突的時候,就是平時,印度的很大部分軍費都是用來購買美俄的武器,現役水面艦艇1/3不是買的就是租的。因此它的軍事工業並不發達,同時帶來很多問題,比如裝備經常故障,國防投入巨資卻收益甚微。





筍好香


印巴衝突以來,印度在屢次衝突中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這讓一直自詡南亞次大陸老大的印度極為不滿,尤其是在與巴基斯坦的邊境衝突中,印度軍隊暴露出裝備訓練和維護水平較低的問題,印度的大國雄心受到了無情的摧殘!



印度近些年來經濟增長強勁,讓印度的大國雄心更加膨脹,經濟實力的增長,並沒有帶動印度國防工業水平的提升,不過印度自詡與國際大國的關係比較融洽,可以不受較大限制的大量購買多方的武器系統,富裕起來的腰包,讓印度可以更大規模的購買自己想要的武器,而印度在衝突受辱之後,更是激發了印度新的一輪購買武器的巨大需要!



這是一個國際武器出口國家夢寐以求的吸金盛宴,對於這種可以出口利潤極高的軍火貿易更是趨之若鶩,更何況美、俄、以色列等國本來就是印度軍火市場上的主要供應商!



當然軍火貿易並不單純是一場貿易,而是附帶有一定的戰略意圖的戰略行為,通過強佔印度軍火市場,可以有效的壓制印度自身的國防工業的發展,印度自身的國防工業因為無法獲得印度軍方的訂單,最終無法形成有效的軍工體系,仍然會持續的對外軍購!例如印度引以為自豪的國產主戰坦克阿瓊,研製多年消耗龐大的經費,就是難以獲得軍方的認可,同樣著名的印度光輝戰鬥機,硬是研發週期超過了三十年,如今還是無人問津!



同時美俄以色列都希望通過與印度的軍火貿易行為,建立彼此戰略支撐的關係,美國出於拉攏印度支持其亞太戰略,而俄羅斯是為了維繫長期的軍貿合作,以色列更是希望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對抗,能夠消耗中東地區宗教信仰不同國家的實力,當然利潤也是以色列這個國土狹小的國家夢寐以求的!


涇水書生


中國有兩段老話: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文窮武富,道理大致相同。

戰事一起,軍人上陣,裝備消耗,性能檢驗。對於軍工企業和軍火商而言,裝備損耗之下需要大量補充,戰場驗證武器的短板和缺失需要彌補,與對手相比要趕緊差距與不足,所有這一切,給一個產業帶來快速增長的機會。

對政府來說,戰時購進武器,保衛國家安全,順從民意,輿論支持,可以快速有效地成行。

對軍人而言,戰事顯示價值,為國為民立功,拋灑熱血,贏得榮譽,這是提升自我的良機。

由此可見,國與國之間發生武裝處突,某種意義上會“壞事變好事”,聚焦到印巴,南亞最大國家的武器庫從來就是“萬國造”,俄羅斯、美國和以色列等競相推銷,太合情合理了!

俄羅斯:印度進口武器的第一大來源國,印度三軍裝備主打均為俄國造,陸軍有T90和裝甲車,海軍有護衛艦、潛艇、航母,空軍蘇30、米格29等。面對美歐的強勢競爭,現時俄羅斯力保第一大戶位子,力爭斬獲114架戰鬥機訂單,同時對印度各項招標均不缺席。

<strong>


美國:逐漸後來居上,矢志挑戰俄國,成為近年印度武器的第二大提供國。已經有無人機、反潛機、運輸機、火炮等大單陸續成交,為拼下百餘家戰機的訂單,洛馬已將F16量身定製成F21,今後美國將與俄羅斯在印度軍火招標中寸土必爭。

以色列:與印度的合作更多集中在技術領域,包括出售預警機,提供先進雷達、電子跟蹤、信息和現有裝備的改進提升。


ruixuezhaofeng


從歷次戰爭來看,只要參戰國自造武器無法滿足作戰要求就一定會購買別國武器。而印度和俄羅斯的軍貿由來已久,印度海陸空三軍的主主力裝備均來自俄羅斯,包括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極其艦載機米格29K,拉吉普特級驅逐艦,塔爾瓦級護衛艦,辛杜科什級常規潛艇,獵豹號核潛艇,空軍現役的蘇30,米格21等戰鬥機陸軍助戰裝備T90等構成了印軍幾乎全部戰鬥力。在印巴衝突升級之際俄羅斯向印度出售武器是意料之內也是必然的事。

至於以色列,作為世界上安全感最低的國家,瓦解或削弱阿拉伯國家的實力是所有以色列領導人的主要目標,作為阿拉伯國家中比較貧窮的巴基斯坦擁有的戰鬥力幾乎是阿拉伯國家最強的一支,因此巴基斯坦長年派出軍隊到沙特等國家服役,如果印度將巴基斯坦消滅對以色列來說可謂外交的一大勝利,震懾周圍阿拉伯國家的同時也能極大的削弱阿拉伯國家的實力。何樂而不為?


季末也寂寞84399298


印度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對於美俄的軍火很有興趣,買買買,捨得花重金買軍火。印度要求武器國產化,結果是萬國牌,自己30年研發的LCA光輝戰機,問題重重,一服役就落後,阿瓊坦克40年了仍然沒有服役,自己國產英薩斯步槍,太水,連軍隊都嫌棄,最後採購俄製步槍。

印度軍工基礎十分薄弱,儘管印度政府對本土軍工企業給予豐厚的補貼,結果仍然不不盡人意,自己製造能力不行,就連仿製能力也弱,坦克,飛機,直升機,火炮軍艦隻能向外國購買,或者買生產線在國內組裝。

自2007年以來,引進了美國M777榴彈炮,P-18海神反潛機,C—17全球霸王111運輸機,為印度提供全球空運能力,另據報道,美國國務院批准了印度總價26億美元24架Sikorsky MH—60R多功能直升機 。

印度向俄羅斯進口5團的S400,這個讓美國人很不爽,把一個大訂單送給了對手,還向俄羅斯採購了蘇—30MKI並部署在印巴邊境,應對緊張的衝突,曾經採購過蘇—27戰機。

以色列和印度軍售由來已久,向印度出售一批價值10億美元的“長釘”反坦克導彈,看來巴鐵要小心。

美國俄羅斯以色列都願意把武器賣給印度,飛機,大炮,坦克軍艦,導彈,也無需向印度保密,也沒有武器禁售。


一顆小白楊188818128


很自然的,巴鐵相比印度份量輕多了。印度巨大的軍貿市場是這些靠軍火發家的大國垂涎三尺的,再加上印度巨大的民品市場都是這些大國捨棄不掉的,還有印度的地理位置優越,也是印度的重要砝碼。


天邊那一抹雲霞


它們都望打仗,一打仗軍夥商就要發財了,不然武器買不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