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滅亡的原因對比:遼金滅亡的戰爭 (一)

一、遼末戰爭

1、女真滅遼的過程

女真人本來長期臣服於遼國,各部之間互不統屬。遼代後期,女真諸部逐漸統一,形成了以完顏部為核心的強大部落聯盟。而與此同時,遼朝的政治日趨腐敗,統治者荒於政務且揮霍無度,致使國家府庫空虛,為了緩解財政上的困難,契丹統治者加劇對各族人民的掠奪,從而激起女真人的強烈憤懣。

天慶三年十月(1113 年),完顏阿骨打繼任都勃極烈。天慶四年(1114 年)六月,阿骨打派人向遼朝索要叛逃的星顯水紇石烈部人阿踈無果後,得知遼朝政腐敗,武備廢弛,於是決意反遼,命令女真各部“備衝要,建城堡,修戎器,以後聽命”。在得知此消息後,天祚帝命蕭撻不野領兵至戰略要地寧江州。阿骨打乃決定先發制人,在遼朝大軍集結完畢之前,率軍攻打寧江州。阿骨打進軍途中與遼軍遭遇,期間阿骨打親手射殺遼將耶律謝十,遼軍大敗,潰逃途中自相踐踏者十有七八。十月,女真軍攻克軍事重鎮寧江州城,勝利班師。十一月,遼都統蕭糺裡、副都統蕭撻不野率步騎十萬在鴨子河北會合。阿骨打親率甲士三千七百人夜襲遼軍,於出河店與敵人發生激戰。此時,大風驟起,捲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女真軍憑藉風勢大破遼軍,“

殺獲首虜及車馬兵甲珍玩不可勝計”。女真軍乘勝追擊,斬殺遼東北統軍司節度使蕭撻不野,連下賓、祥、鹹三州之地。

遼金滅亡的原因對比:遼金滅亡的戰爭 (一)

天慶五年正月初一,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號大金,改元收國。初五,金太祖阿骨打親征黃龍府,戰果卓著。遼天祚帝派都統耶律訛裡朵等人率騎兵二十萬、步兵七萬陳兵達魯古城,意欲在此屯田,以戰促和。月末,兩軍大戰於達魯古城。金太祖見遼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陣型鬆散,必然軍心渙散,於是令完顏宗雄以己右翼部隊襲擊遼左軍,命左翼部隊迂迴至遼軍背後攻擊遼右軍,又命婁室、銀術可以所部衝擊遼中軍精銳。遼軍力戰不敵後,退回大本營,金軍趁勢將其包圍。黎明時分,遼軍在慌亂中突圍.金軍追逃至北邊魯古城阿婁岡,遼軍步兵損失殆盡。九月,金軍攻克黃龍府,天祚帝聞訊後大驚,於十一月親率大軍七十萬至駝門,並命駙馬蕭特末、林牙蕭扎拉等人領騎兵五萬,步兵四十萬萬至斡鄰濼。遼軍兩路出兵,欲與金軍決戰,不料耶律章奴謀反,天祚帝不得不班師回朝。然而撤退途中,遼軍遭遇金軍主力的截殺,再次敗績。

遼天慶六年、金收國二年正月,遼東京裨將、渤海人高永昌自立為帝,建元隆基。二月,耶律張家奴攻陷饒州。儘管張家奴的叛亂被很快平定,但同年五月,金軍擊敗高永昌,佔領東京,渤海故地盡歸金國。

遼天慶七年、金天輔元年四月,遼秦晉國王耶律淳所部被金軍擊敗。九月,天祚帝置“怨軍”八營,屯駐蒺藜山。十二月,完顏斡魯古率軍擊敗耶律淳所統領的“怨軍”,拿下顯州及其鄰近州郡,遼上京門戶洞開。隨後遼金雙方停戰和談,期間遼朝方面不斷有人向金朝投降,金軍休養生息的同時也在厲兵秣馬,最終談判破裂,雙方戰端再開。遼天慶十年、金天輔四年四月,金太祖御駕親征,率軍向遼上京進發。五月,遼東京留守蕭撻不野獻城投降。金太祖凱旋迴國的同時,留下一部分兵力攻打慶州。

遼保大元年、金天輔五年五月,遼重臣耶律餘睹降金。十二月,金以完顏杲為內外諸軍都統,以完顏昱、宗翰、宗幹、宗望等為副手,以耶律餘睹為先鋒,攻打遼中京。次年正月,金軍攻克高、恩、及回紇三城,此時遼人已鬥志全無,金軍沒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就拿下了遼中京。隨後,澤州也歸金國所有。二月,奚王霞末在北安州被金軍擊敗,隨即投降。遼天祚此時棄國家與人民於不顧,決定從南京逃跑,一路出居庸關,至鴛鴦濼,逃奔到了西京。在聽說金軍已師出青嶺西后,立馬又流竄至白水濼。四月,遼西京陷落,天祚帝乘輕騎逃入夾山。與此同時,留守南京的耶律淳受眾人擁戴登基,“

自稱天錫皇帝,改元建福,降封天祚為湘陰王”。六月,耶律淳病死,其妻蕭氏臨朝稱制,並迎立天祚帝之子秦王耶律定為帝,改元德興。八月,天祚帝所率眾人與金軍在石輦驛遭遇,結果又打了敗仗,都統蕭特末與其侄子撒古一同被俘。十二月,金軍攻克居庸關,南京城內的左企弓、虞仲文等率百官出降謝罪,稱制的蕭妃與手下數人逃離南京,後來被天祚帝殺害。至此,遼五京盡入金人之手。

遼保大三年、金天輔七年九月,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駕崩,其弟諳班勃極烈吳乞買繼位,金軍繼續搜尋天祚帝的蹤跡。次年七月,耶律大石自立西去,天祚帝率軍出夾山,企圖收復失地,然而在奄遏下水再次被金軍打敗,向河陰方向逃去。

遼保大五年、金天會三年二月,天祚帝在應州附近被完顏婁室俘獲,遼朝覆亡。

2、北宋與西夏的動向

澶淵之盟的訂立雖為宋遼兩國帶來了長久的和平,但也暗藏危機。和議達成後,北宋方面非但沒有收回夢寐以求的燕雲之地,每年還被迫向遼朝輸送大量歲幣。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 年)與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 年),兩國再現領土爭議,但在遼國的咄咄逼人之下,這兩次爭端皆以宋朝方面的單方面讓步而和平解決。對於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強烈情節以及中原王朝對遼近二百年的外交屈辱在北宋君臣心中揮之不去。遼金戰爭爆發後,從遼朝叛逃到北宋的趙良嗣對宋徽宗說:“

遼國必亡,陛下念舊民遭塗炭之苦,復中國往昔之疆,代天譴責,以治伐亂,王師一出,必壺漿來迎。”這句話可謂是說到宋朝君臣的心坎裡去了,於是宋徽宗“嘉納之”,決定聯金攻遼。宋金雙方訂立“海上之盟”,相約夾擊遼國,然而宋朝並未如願拿回燕雲十六州全數。更加不幸的是,金在滅遼後,以張覺事件為藉口大舉攻宋,最終東京汴梁陷落,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

遼金滅亡的原因對比:遼金滅亡的戰爭 (一)

西夏立國於宋遼雙雄並立之時,西夏在二者之間不斷周旋為自己贏得生存空間。西夏向遼朝稱臣,西夏皇帝也多娶遼朝公主為妻,雙方約為甥舅之國。儘管遼夏聯盟在遼興宗年間曾經經歷過破滅的波折,但道宗和天祚兩朝遼夏關係取得長足發展。無論是在西夏內部的權利鬥爭還是外部的對宋戰爭,遼朝都給予夏崇宗李乾順堅定的支持,天祚帝還將成安公主耶律南仙下嫁給李乾順,李乾順也因此對遼朝感恩戴德,女真反遼時,西夏也投桃報李,在天祚帝窮途末路之際對其伸去援手。據《西夏書事》記載,遼保大二年三月,李乾順派兵援救遼西京,可援軍未至西京便失守了。五月,李乾順獲悉天祚帝已逃往陰山,派李良輔帶兵三萬前去相救,但被完顏婁室所部擊敗。七月,李乾順又派曹價快馬加鞭地趕到天祚帝的處所加以問候並贈送糧草。保大三年正月,李乾順奉天祚帝命令屯兵於可敦館以待隨時救援,然而被完顏婁室所部擋住了進軍路線。五月,李乾順見救援不得,乾脆派人請天祚帝到西夏來。

然而此時遼朝覆滅幾成定局,西夏犯不上為其陪葬,再加上金朝方面的威逼利誘,西夏最終只能選擇捨棄與遼朝的盟約,向金朝稱臣,但這實屬西夏方面出於自保的無奈之舉,並不代表以李乾順為首的西夏朝廷反覆無常,沒有政治操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