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偷”不走茅臺五糧液

日本人最喜歡到中國“偷”東西,他們“偷”什麼呢?他們把景泰藍“偷”到日本去仿製,做得非常好。據說他們看上了中國的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於是又來“偷”。

瀘州老窖和五糧液靠什麼制酒呢?靠酒窖裡面的泥巴,窖泥,那個黑不溜秋的。他們就買了一塊窖泥帶回日本,儘量仿造五糧液和瀘州老窖。這個窖泥裡面不知道有多少種微生物,用這些出國的窖泥在日本造出來的酒完全不是一個味道,因為這些微生物到了日本水土不服,大部分都死了。後來搬回中國,尤其是搬回四川后馬上就生龍活虎,很奇怪的微生物。

酒從發明至今,已經歷了由家庭院落到輻射方圓百里的作坊,再到工業生產擴展至全球每個角落的巨大變遷。中國酒類企業的工業化、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2008年,中國白酒產量達到569.3萬噸。同年,茅臺酒也創出歷史最好成績,當年產量達到2萬噸。在英國《金融時報》發佈的2008年全球上市公司500強企業排行榜中,貴州茅臺榜上有名,列全球500強企業第363位,在全球飲料行業排名第九位,成為此次中國飲料行業唯一上榜企業。

酒可以分為醬香型和濃香型,簡單地說,以小麥為主制曲的酒叫醬香型,其他的是濃香型。中國的白酒中幾乎只有茅臺是醬香型的,當中有200多種香料,其中有100多種我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是什麼東西。瀘州老窖和五糧液中大部分的香料我們也是不知道的。可是很奇怪,這些香料只在某一個地區才會有。

茅臺酒只能在貴州茅臺鎮這個地方生產。30多年前我們的周總理給後來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下達了一個任務,叫他複製茅臺。據說當時方毅副總理帶了一批人把茅臺酒的所有流程工序和設備,甚至制酒的老師傅都帶走了,連茅臺酒廠的灰塵也裝了一箱子帶走(據說那裡面有豐富的微生物,是製造茅臺酒所必需的),在附近找了50個地方,最後在遵義找到了一個山清水秀、沒有工業汙染的地方。他們把茅臺酒的流程工序全部展開,用當地非常純淨的水,利用灰塵中的微生物重新制作,一共進行了9個週期、69次實驗,直到1985年宣佈最終失敗。

為什麼失敗?因為茅臺酒不能離開那個地方,離開了那個地方,微生物就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微生物造出來的酒就是不一樣的酒。最後周恩來總理特批的酒叫什麼酒?叫珍酒,這個酒也不錯,但它不是茅臺。

日本人為什麼“偷”不走茅臺五糧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