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病句的識別與歸納

語文病句的識別與歸納

清單一 病句類型歸納

一、病句類型

(1)語序不當。

①詞序不當。

如"學生、領導和老師參加了開學典禮"中,主語的詞序不當,應改為"領導、老師和學生"或"學生、老師和領導"。

②名詞修飾語順序不當。

多項定語與中心語的正確次序一般是:a.表領屬性的或表時間、處所的;b.指稱或數量短語;c.動詞或動詞短語;d.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e.名詞或名詞短語。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前。

③句子成分順序不當。

例如"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中,定語與中心詞的位置顛倒了,應改為"我國生產的棉花,長期不能自給"。

(2)搭配不當。

①主謂搭配不當。

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中,"品質"不能"浮現"。

②動賓搭配不當。

如"但也存在著幾個缺點需要我們努力"中,"缺點"不需要我們"努力",而需要"改正"。

③主賓搭配不當。

如"洛陽的秋季是觀光旅遊的好地方"中,主語"秋季"不能和賓語"地方"搭配。

④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

如"學習成績的提高,取決於學生自身是否努力"一句中,"提高"是一面性的,"是否"是兩面性的,二者不一致,搭配不當。

⑤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如"交換了廣泛的意見"中,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範圍廣泛,應改為"廣泛地交換了意見"。這一類搭配不當常和語序不當有交叉的地方。

(3)成分殘缺。

①缺主語。

如"在老師的幫助下,使他很快有了進步"一句中,濫用介詞"使",造成主語缺失,應刪去"使"字。

②缺賓語。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當年我們一起玩耍、同桌共讀"一句中,應在"同桌共讀"後面添加相應的賓語"的情景"。

③缺介詞。

如"昨天,李苗同她關係最'鐵'的朋友吵起來了"一句中,"同"後應加上"與"或"跟"。

(4)不合邏輯。

①自相矛盾。

如"他在這裡下了車,我斷定他大概是本地人"一句中,"斷定"表肯定,"大概"表估計、不肯定,兩個詞相矛盾。

②分類不當。

如"農場決心提高糧食、棉花和經濟作物的產量"一句中,"棉花"屬"經濟作物",二者不可並列。又如"全體共青團員和中學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一句中,"中學生"和"共青團員"是交叉關係,不可並列。

③不合事理。

如"萬里無雲,繁星滿天,我們在一輪明月下漫步"一句中,既有"繁星滿天",又有"一輪明月",這不合事理。

④否定不當。

如"誰也不否認長江不是向東流的"一句中,三重否定成否定了,不合實際。

(5)句式雜糅:表達同一個意思,可用兩種不同的句式,但如果把這兩種句式糅在一起就形成了病句。如"這辦法又衛生又方便,深受群眾所喜愛"一句中,"深受群眾喜愛"與"為群眾所喜愛"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了。

(6)表意不明:句子表達的意思不清楚,不明瞭。其表現主要有二。一是歧義現象,如"我要熱飯"一句中的"熱飯"既可理解為一種東西,也可理解為一種行為。二是指代不明,如"小李發現老張正在和他的戰友談話"一句中,"他"到底是指小李還是老張,無法確定,表意不清。

(7)重複囉唆:如"個體戶登上舞臺,這可算破天荒第一回了"一句中,"破天荒"和"第一回"重複,刪去其中一個即可。

(8)用詞不當:主要是沒有注意詞語本身的感情色彩。如"他提出展開學習競賽,大家紛紛附和"一句中,"附和"是貶義詞,應改為"贊成"。

二、關聯詞錯誤類型

1.關聯詞語濫用。

如"有的同學因為對語文不感興趣,所以對數學很感興趣"一句中,"因為……,所以……"表因果關係,而分句間沒有因果關係,應該去掉"因為""所以"。

2.關聯詞語缺失。

如"這次學術會,收穫很大,時間並不長"一句中,兩個分句間很明顯是轉折關係,應加上"雖然……,但是……",同時需調整語序並補充主語,改為"這次學術會,雖然時間並不長,但是我們收穫很大"。

3.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如"鳥的翅膀不管多麼完美,如果不憑藉空氣,鳥就永遠不能飛到高空"一句中,"不管"應移到句首。再如"小玉不但會唱歌,而且小李也會唱歌"一句中,因為兩個分句的主語不同,"不但"應移到句首。

4.關聯詞語搭配不當。

如"儘管嚴寒酷暑,我們都堅持晨練"一句中,錯用"儘管",應改為"不管(無論、不論)"。

清單二 巧識病句的十大訣竅

①發現介詞或介詞短語開頭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語。

介詞或介詞短語位於句首,易導致主語缺失。這種類型的病句往往通過去掉句首介詞來改正。如"通過他的講解,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個句子就是一個無主語的句子,修改時,去掉"通過"或"使"即可。

②發現句中有並列結構,看是否符合邏輯、語序是否錯位、搭配是否得當。

如"我們的報紙、雜誌、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做出表率",這個句子中"報紙""雜誌"就屬於出版物,因此它們不能和"出版物"並列放在一起。再如"我們要認真討論並聽取王校長的發言",這個句子中的並列成分"討論"和"聽取"有先後順序,應該先"聽取"後"討論"。

③發現具有兩面意思的詞語,如"是否""能否""優劣""好壞""成敗"等,看前後是否對應,分析句子是否存在兩面對一面的語病。

如"能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在這個句子中,前半部分提到了兩個方面的事情"能否",後半部分卻只說了肯定的方面。修改這種類型的病句有兩種方法,要麼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詞語,要麼在另一部分中加上"能否""是否"等詞語。

④發現句中有否定詞時,看是否因多次否定將意思說反了。

如"誰也不能否認家長的這種做法不是對孩子的關愛,但結果也許適得其反"就是典型的因多重否定導致否定不當的句子,根據句意,應該去掉句中的第二個"不"字。另外,有一些動詞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如"避免""防止"等。如"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要加強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根據句子的意思,句中的"不"應該去掉,因為"加強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就是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再發生"。

⑤發現句中有"對""對於""關於"等詞時,看它們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顛倒。

如"這個地方對我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這個句子就把主客體顛倒了,修改時要麼把"這個地方"和"我們"互換位置,要麼在"我們"後加上"來說"二字。

⑥發現代詞,看是否指代不明。

如"小明推開房門,看見哥哥和他的朋友正在促膝長談"中,"他的朋友"指誰的朋友,搞不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錯誤。

⑦發現數詞和表約數的詞語連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如"日本磁懸浮列車每公里成本達9億元以上,德國磁懸浮列車超過4億元,國內現有磁懸浮列車也在2億元左右"中,"達9億元以上"的"達"和"以上"矛盾,可以將"達"改為"在",或將"以上"去掉。

⑧發現"是""成為"等表判斷的字詞,看主賓搭配是否恰當。

如"他的籍貫是江蘇人",該句是一個判斷句,主語是"籍貫",賓語是"人",顯然,主語和賓語搭配不當。可以改為"他的籍貫是江蘇"或"他是江蘇人"。

⑨"縮小""減少""降低"等詞語不可同倍數搭配。

如"由於高新技術的運用,手機的價格比三年前降低了兩倍"中,"降低"與"兩倍"搭配,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縮小""減少""降低"這類詞語往往同百分數或分數搭配,如"減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縮小了三個百分點"等。

⑩發現"不管"或"儘管",看兩詞是否誤用。

如"不管地理環境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困難,順利攀登到頂峰","不管"後面的內容是不確定的搭配或選擇性的,常和"怎樣""多麼"或者"還是"等詞語搭配;"儘管"後面的內容是確定的,不能有選擇性。

3 / 3

歡迎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