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與觀點面對面:從商40年

胡葆森与观点面对面:从商40年

觀點地產網 “說起過日子,似乎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細細想來,要想把日子過平穩,過得有滋有味,過得豐衣足食,過得紅紅火火,從一個人到一個國家,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是建業地產董事局主席胡葆森在2019年新春寄語《在河南 過日子》中寫下的一段話。

20多前年,胡葆森放下公職,以歸零的心態在河南開創另一片天地。那時,而立之年的他只為把日子過得平穩。

1992年,建業地產誕生於河南,胡葆森一路披荊斬棘。如今,建業地產全年銷售錄得723.66億元,同比增長約為97.2%,位列觀點指數《2018中國房地產銷售金額TOP100》的43位。但胡葆森卻能放下光輝與榮耀,依舊在河南過日子。

“我的目標就是在河南過日子,把自己的日子過平衡就行。”

原點與半徑

“在商場40年了,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通向偉大的企業,但我們還在路上。”

胡葆森告訴我們,2019年恰好是他步入商海的第40年,也是他創辦建業地產的第27年。作為一個資深地產商人,胡葆森對企業的戰略和方向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1992年,胡葆森帶著從香港“炒樓花”賺到的一千萬,回到了家鄉河南,由此邁開了房地產區域深耕的步伐。

彼時,胡葆森和當地建行合資成立了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隨後應國家要求,建行退出了實業經營,而建業地產也因此成為了胡葆森獨力運營的一家民營企業。

隨著房改啟動,各大房地產企業紛紛定下佈局一線、佈局全國的戰略,建業地產卻走向了獨樹一幟的“省域化”道路。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截止2018年末,建業地產擁有土地儲備建築面積約4608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建築面積約3466萬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在逾4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中,僅有1.9%位於海南三亞,其餘均位於河南省。

胡葆森坦言:“我在地產圈裡屬於保守派,固守在河南市場上。”他也表示,27年始終聚焦河南市場的最大原因,是他對河南市場一直充滿信心。

在胡葆森看來,河南作為一個擁有1.08億人口的省份,而建業地產目前在河南服務人口僅有200萬人。他甚至提出,一個一億零八百萬人口的市場,可能催生出多大的企業,這是無法想像的。

在房地產開發商們削尖腦袋只為擠進一線城市的今天,建業地產卻將重心放在了河南省內的非一線城市,甚至深入到“省市縣鎮村”五級市場,這種佈局策略顯得不那麼合群。但胡葆森始終認為:“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包括五線城市,我還是十分看好的,因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一樣的,無論你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五線城市,大家都在追求美好生活。”

加之,人們的需求是多元的,消費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升級。

“原來只會造房子,今後可能會提供一個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的內涵就包含了孩子的教育、文化生活的追求、旅遊、學習、投資、理財等。”在胡葆森眼中,河南還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他甚至提出,建業地產的房地產開發及銷售業務並不考慮市場外拓。

胡葆森向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建業地產下一個目標是在河南找二十到三十個重點鄉鎮。

值得一提的是,與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紮根河南”不同,建業地產輕資產業務早在2018年就已走出河南。

去年12月28日,建業地產和河北省邢臺市的一個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發邢臺市的一個小鎮。因此,在建業地產內部,2018年12月28日是建業地產輕資產業務走出河南的一個時間標誌。

胡葆森表示,建業地產輕資產輸出依舊以河南為原點,輻射河南周邊兩個到兩個半小時高鐵車程的城市:“我經常講以自己的初心和價值觀作為自己的原點,以自己的能力為半徑,不斷擴展自己的服務範圍。”

或許是得益於胡葆森獨特的發展戰略,建業地產一直處於穩步前進的態勢。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2018年全年,建業地產實現收益約147.83億元,較上年增加約6.5%,溢利為14.15億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約為11.54億元,較上年增加約42.3%;毛利為50.91億元,毛利率為34.4%。

胡葆森与观点面对面:从商40年

翻看建業地產歷年年報不難發現,除2016年的微跌以外,建業地產的營業收入整體保持穩步增長,到2017年實現138.79億元,同比增長46.17%,2018年更是達到147.83億元。

從銷售數字來看,建業地產2018年全年錄得合同銷售金額723.66億元,其中重資產合同銷售金額為536.75億元,同比增長約為76.5%;輕資產合同銷售金額為186.91億元,同比增長約為197.2%。

胡葆森与观点面对面:从商40年

胡葆森坦言,建業如今的規模超出了他的預期,他甚至提出,2019年希望建業能夠躋身千億房企的行列。

“二十年前制訂戰略的時候,我沒有想到我在2019年可能突破一千億。”胡葆森用更精細的數字向我們闡釋:20年前,建業地產一年的開發面積不到十萬平方米,2018年全年,建業地產的新開工面積達1361.9萬平方米。

胡葆森強調:“城鎮化在穩步推進,河南又是人口第一大省,再加上建業聚焦在這樣一個區域,這些因素都讓我們的業績有所提振。”

財富與尊重

胡葆森很忙。

按照約定的時間,我們一行人來到了香港西九龍環球貿易廣場77層,秘書告訴我們,胡葆森還在會客。

五分鐘後,我們在辦公室見到了胡葆森,他似乎比半年前更瘦了些,穿著紫藍色高領毛衣,搭配一件深色立領的西裝外套,充滿睿智的魅力。

談吐之間,胡葆森喜歡引經據典,從諸子百家到現代文明,無所不談。他儒雅的氣質裡,似乎藏著他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採訪過程中,胡葆森告訴我們,他創立建業地產的初心是“根植中原,造福百姓”,而非為了成為千億級的企業,在他眼中,千億並不是企業的追求,僅僅是一個結果。

胡葆森像文人墨客,在中原揮筆創作,似乎河南這片沃土是他的書卷,而建業地產則是他手中的神筆。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截止2018年末,建業地產在河南的市場佔有率達到9.0%,服務人群接近100萬人。另外,除物業銷售外,建業地產在河南還擴展了酒店、文化旅遊、綠色基地及輕資產項目,實行業務多元化。

胡葆森表示:“原來能力不夠,房子還沒有完全蓋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所以就沒有能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怎麼樣讓這一百萬人生活得更好,不是光把房子蓋好就行了,還要提供其它的生活內容,包括文化、旅遊、教育、體育、酒店、商業、田園綜合體等等。”

在經營建業地產以外,胡葆森還投資了足球、豫劇,甚至將弘揚與傳承河南飲食文化、姓氏文化等視為己任。採訪中,他也毫不掩飾的告訴我們,“它又不掙錢,至少短期內是不掙錢的,你要老想著掙錢,誰會去做這些事情”。

但建業地產畢竟是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成了無可避免的話題。胡葆森則表示:“你的初心就是在中原這塊土地上服務越來越多的人,在服務的過程中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強到活得更久”。

當然胡葆森也解釋稱,類似足球等業務,“我們這些事情就沒有放在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建業地產錄得營收147.83億元,其中,物業銷售收入136.29億元,佔總營收的92.19%,而物業租賃收入同比增加54.7%至1.47億元;酒店經營收入增加7.1%至2.85億元;輕資產項目提供的營運管理服務所得收入為6.75億元,同比增長119.2%。

雖然來自多元化業務的收入佔建業地產總營收的比重並不算大,但從過往情況來看,多元化業務收入均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談話途中,胡葆森反問我們:“財富能不能等於尊重?”

“既然財富不等於尊重,你單純追求財富,追求業績,不是收穫不了尊重嗎?所以你還要自覺主動的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胡葆森眼中,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要收穫財富,也要收穫尊重,而建業地產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

採訪接近尾聲,我們小心詢問從商40年的胡葆森是否有退休的打算?他聽到這個問題似乎有點訝異,抬起頭很堅定的說道:“沒有,現在也沒有感覺到太累,還要繼續造福百姓。”

以下為觀點地產新媒體對建業地產董事長鬍葆森先生的專訪實錄:

觀點地產新媒體:2018年建業地產各方面的財務數據都呈現比較大幅的增長,您覺得有哪些因素在推進呢?

胡葆森:一個是宏觀經濟的因素在推動,總體上,經濟還是比較平穩的,特別是河南,現在已經長期穩居在全國經濟總量的第五位;另外,河南有一億零八百萬人口,也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同時,截止到去年年底,建業聚焦於河南市場已經26年。城鎮化在穩步推進,河南又是人口第一大省,再加上建業又聚焦在這樣一個區域,這些因素都讓我們的業績有所提振。

另外,我們前些年購買了一些土地儲備,在2014年、2015年房地產市場不是很好的時候,就沒有得到集中的釋放。在2016年、2017年、2018年這三年,我們把過去那麼多年積累的資源釋放出來。

同時,2015年,建業地產發佈了新藍海戰略轉型信號,我們的戰略轉型包括文化、旅遊、商業、酒店、農業、社區O2O、教育、體育等方面。所以企業在過去三年能夠快速增長,就跟我剛才講的外部形勢、內部資源、品牌價值、轉型成果都有關係。

觀點地產新媒體:您剛剛說到建業26年多都深耕河南,近期大灣區政策正式落地,建業地產是否考慮過市場外拓?

胡葆森:沒有考慮過市場外拓,當然也不會跑到大灣區這麼遠,還是圍繞著河南,以河南為中心。但是,今年我們有一塊輕資產業務,叫中原建業,這個平臺可能要走出河南。

當然,未來拓展我們還是以河南為中心進行發散,河南跟六個省算鄰居,包括河北、山東、安徽、湖北、陝西、山西,我經常講以自己的初心和價值觀作為自己的原點,然後以自己的能力為半徑,不斷擴展自己的服務範圍。

觀點地產新媒體:建業走省域化的戰略,但是一個省能夠給一個企業貢獻多大的空間?這種空間能否支撐一個企業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

胡葆森:我走出省外不是因為河南不夠大,我們的地產平臺還沒有走出河南,因為一個企業不是以追求三千億或者四千億作為目標的,三千億四千億隻是一個結果。

你先問問你的初心是什麼,你的初心是想做一個千億級的企業還是想根植在河南這塊土地上造福百姓。如果你的初心是根植中原造福百姓,那麼,最後做到一千億兩千億不重要。

我二十年前制訂這個戰略的時候,沒有想到在2019年突破一千億,因為那時候一年開發不到十萬平方米,去年的新開工面積就到了一千萬平方米,我現在在建面積突破了三千萬平方米。

所以要考慮這些問題,就跟你的初心就相悖了,你的初心就是想在中原這塊土地上服務越來越多的人,在服務的過程中你的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強到活得更久,你追求的是這個東西。

我先問你另外一個問題,財富能不能等於尊重?

觀點地產新媒體:不等於。

胡葆森:所以五千億也好、八千億也好,一萬億也好,能成為最受尊敬的企業嗎?你自己為什麼活著,是為了大而活著還是為了尊重而活著?

一個企業如果為了創造財富活著,那就達到一萬億、五千億、八千億,努力創造財富,這就是你唯一的目標。可是如果你既要創造財富,還要收穫尊重,你就要兼顧,就要給自己設計一個雙重標準。

這不是矛盾,這是一個統一,這個統一是很高難度的事情,只有統一才能稱為偉大的企業,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偉大的企業。

觀點地產新媒體:今年以來,大部分人對三四線城市持比較懷疑的態度,您怎麼看?

胡葆森:我沒有懷疑,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包括五線城市,我還是十分看好。因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一樣的,無論你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五線城市,大家都在追求美好生活。

而美好生活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好房子,所以過去的三四年間,我們在河南的縣級市場就取得了比較好的業績,去年僅僅一個縣級市場,就給我們貢獻了兩百多億的銷售。

觀點地產新媒體:2016年、2017年、2018年是建業地產轉型的第一個階段,未來關於轉型還有哪些規劃?

胡葆森:我們是聚焦於一個省發展的企業,在2015年以前,大概23年時間,我們主要還是擔任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的角色,我們轉型的目標就是從房地產開發商向新型生活或者美好生活綜合服務商來轉型,所以這是我們的使命升級。

原來只是會造一個房子,今後就可能會提供一個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的內涵包括孩子的教育、文化生活的追求、旅遊、學習、投資、理財等等。

原來能力不夠,房子還沒有完全蓋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所以就沒有能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我們二十多年在河南,截止到現在有將近25萬戶業主,差不多100萬人,有著這樣一個龐大的客戶群。怎麼樣讓這一百萬人生活得更好,不是光把房子蓋好就行了,還要提供其它的一些生活內容,包括文化、旅遊、教育、體育、酒店、商業、田園綜合體等等。

觀點地產新媒體:去年很多企業都說很艱難,您怎麼看去年的政策,還有接下來的房地產市場?

胡葆森:我基本上不關心政策。為什麼不關心政策?因為中央和國務院的政策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好日子,跟我的追求是一致的,所以我認為所有的政策對我們都是正面的,因為你的價值觀是一樣的。

限購、限貸、限價,那都是為了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不要讓老百姓感覺到生活的恐慌,讓人民能夠安心過日子,所以出臺了這麼一系列的限制政策。對於我們這種追求長遠目標的企業不關心這種階段性的東西,所以我對這些短期的東西一般不關心。

因為我經歷了太多這種事情了,從零幾年的國八條,你們想想,27年我經歷了多少事情。

關於我經商,跟你們吹個牛,我在中國目前經商的歷史應該是最長的,從1979年大學畢業開始,今年是我經商40週年。

觀點地產新媒體:胡總不關心政策對企業的影響,現在什麼對建業的影響是您關注的?

胡葆森:是長期領先,容易產生的惰性。一個持續了二十多年的企業,在市場就像馬拉松,你看誰從起跑到衝向終點都一直領跑,很難的。

所以,這實際上是對人性的挑戰,不領先的時候你老想超越前面的人,但一旦你超越了對方,你怎麼能夠持續領先,這是你最大的一個挑戰。

這種挑戰實際上是對每個員工,每個部門,每個公司的一個人性的挑戰,這種人性的挑戰從有人類文明記載開始,從來沒有變過。

你落後的時候你會自持而後勇,但是你要一直領先,你怎麼保持一直領先呢,持續領先也是一種能力。

觀點地產新媒體:未來十年你個人和建業有什麼想法或者目標嗎?

胡葆森:把日子過得更平穩,更健康,健康地活著。

還是在河南,以河南為主,和老百姓們一起健康的活著,不斷的向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當然,腦子裡肯定有一個畫面感,多輪驅動。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客戶需求就是你自己轉型的方向,你不能自己給自己瞎設方向。

從我在商場裡40年,起起落落,生生死死太多了,所以打造一個這樣的企業,需要始終保持著一種進取心。

我們二十年前提出不出河南,現在已經走到鄉鎮了,今年春節後,我們還佈置了一個課題,在河南先找二十到三十個重點鄉鎮,這就是我們下一步要進入的目標。

觀點地產新媒體:您涉足地產行業也二十多年,您對自己的評價是怎麼樣的?經商40年了,想要有退休休息一下嗎?

胡葆森:我在地產圈裡也算是比較勤奮的人,屬於一個保守派,固守在河南這樣一個市場上,像個農民一樣,所以我經常講向農民學生存的智慧,我的目標是在河南過日子,把自己的日子過平衡就行。

沒有(考慮退休),現在也沒有感覺到太累,還要繼續造福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