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中心港建設 為臨港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中華龍都網訊(周口報業全媒體記者 宋風 文/圖)2017年臨港經濟發展論壇召開以來,憑藉全省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獨特優勢,周口中心港被省內外眾多航運企業、淮河和長江沿線港口碼頭運營單位、臨港產業關聯度高的企業關注。

周口中心港建设 为临港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論壇召開後,各地企業紛紛派人到周口港區洽談合作業務或投資考察,周口中心港航運業務顯著增加,併成功加入海河聯運港際合作聯盟,一批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先後落地,帶動港區發展走上快車道。

眼下,周口中心港一期工程6個港池建設正在快速進行。一期工程完工後,周口中心港將形成1400萬噸以上的貨物吞吐能力,為我市發展臨港經濟打下堅實基礎。

公鐵水空無縫對接 迎來發展新機遇

2017年12月30日,一艘滿載集裝箱的貨輪從周口中心港出發,沿沙潁河向東朝連雲港方向行駛,這是周口中心港首次承接集裝箱運輸業務。通過海河聯運,周口中心港停靠裝卸的貨物從品類到總量明顯增加,加拿大的小麥、澳大利亞的大麥、美國的大豆、東南亞的紅木、馬來西亞的布敦巖、印度尼西亞的鎳礦石等齊聚周口中心港,然後通過陸路運輸到周邊各地。

沙潁河是國家航道規劃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省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2014年被國家規劃為我省唯一的一條高等級內河航道,航運優勢得天獨厚。目前,周口中心港一期工程4號、5號兩個港池12個千噸級泊位已建成並投入運營,形成了年吞吐量360萬噸以上的貨物週轉能力。水路運輸從周口中心港出發,經沙潁河入淮河、京杭大運河,在揚州附近匯入長江,可到達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也可經京杭大運河、鹽河航道至連雲港。2017年臨港經濟發展論壇召開後,周口中心港成功加入海河聯運港際合作聯盟,有效融入了“一帶一路”水運港口碼頭體系。

周口中心港碼頭運營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加入海河聯運港際合作聯盟後,周口中心港可以享受資源共享、聯合開發、一體化操作、互開航線、聯動配貨、信息開放、技術交流、宣傳推介、共同發聲等優惠政策。通過資源共享,可使周口中心港的裝卸功能與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的新雲臺等港口碼頭口岸功能有效對接,快速提升裝卸貨物能力。通過信息共享,可使周口中心港與聯盟各港口在貨運情況、航運價格及航道、船閘實時情況實現共建、共享、共用,保障一體化操作快速攬取貨源、聯動配貨雙重運輸、互開航線航道暢通。加入海河聯運港際合作聯盟,是周口中心港拓展港口海河聯運業務、加強合作,成為河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同時,周口港區與河南物資集團公司就依託鄭歐班列和周口中心港資源平臺開展業務合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周口中心港與鄭歐班列實現無縫銜接,周口與“陸上絲綢之路”實現無縫對接;周口港區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就依託鄭州航空港和周口中心港資源平臺開展業務合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周口與鄭州“空中絲綢之路”實現無縫對接……一份份合作協議的成功簽訂,為周口港區發展不斷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助推周口成為河南的出海口、連接長三角經濟圈的橋頭堡。

周口中心港建设 为临港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周口中心港建設為臨港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根據規劃,周口中心港及綜合物流園區總投資約45億元,由77個500至1000噸級泊位及臨港經濟倉儲物流區和後方堆場組成,佔用岸線約6.5公里,陸域總面積約188萬平方米,設計年貨物週轉能力為2300萬噸。周口中心港一期工程剩餘6個港池35個千噸級泊位正在加速建設,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並投入運營。屆時,周口中心港將形成1400萬噸以上的貨物吞吐能力,為我市發展臨港經濟打下堅實基礎。

與陸路運輸相比,水路運輸的優勢是什麼?發展臨港經濟能為企業和地方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收益?周口中心港碼頭運營辦工作人員以益海糧油為例,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作為我市重要的食品加工企業,益海糧油依託沙潁河通暢低價的水運優勢,每年從澳大利亞等國進口的大豆運量、加工量連年攀升,每年到港大豆80萬噸,從連雲港由海輪分撥內河船發至周口,按理論運輸價格,公路每噸每公里0.43元,鐵路每噸每公里0.22元,水路每噸每公里0.05元。公路全年共計費用2.4億元,鐵路全年共計費用1.2億元,水路全年共計費用2800萬元,加上與水路相輔的短途運輸等因素,水運與鐵路運輸的差價為6000多萬元,水運與公路運輸的差價為9000多萬元。

低廉的水運成本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利好,也是吸引外地客商前來投資的重要亮點。2017年臨港經濟發展論壇召開後,憑藉水運優勢,周口港區吸引了大批與臨港產業關聯度高的企業前來投資考察、洽談對接,安鋼產能置換項目、葛洲壩興業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藍城“養老特色”小鎮等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先後落地。其中,葛洲壩興業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去年10月份落地後,當年最後一個季度在周口港區就實現利稅7800萬元,為周口港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