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弗森說勇士隊輸騎士以後找杜蘭特這個大哥來幫忙復仇,他是不是把詹姆斯也說了進去?

關於球的事


今日,前騎士球員理查德-傑弗森在一次比賽解說中談到了有關勇士隊招募杜蘭特的話題,傑弗森的相關言論也是引起了球迷的熱議。

“這是瘋狂的事情,他們原本擁有哈里森-巴恩斯,是通過選秀得到的,一直在球隊裡。”傑弗森說道,“我以前在街頭的球場上打球,如果輸掉了比賽,那麼第一反應是帶著同一批人去贏回來,同一批人,不需要換人,我們從小到大都是如此。我們感覺自己是更好的球隊,只是沒有發揮好,所以重新再打一次。但勇士沒有這麼做,他們的感覺就是‘我們要重新組隊,去找一個大哥來幫忙。’哦,真的要謝謝他們了,真是有趣。”

總體而言,傑弗森的想表達的意思大概是:輸了,那就想辦法讓自己本身變得更強,而不是通過招募更好的幫手來幫助自己取勝。

勇士原本的陣容實力本就很強,但他們輸掉總決賽之後,想的不是通過提升自己的自身實力,而是去招募杜蘭特,然後來使自己變得更強。而這一點恰好就是不喜歡勇士的球迷們所持的理由之一。

傑弗森的這次說的這番話說錯了嗎?

從實際角度出發,似乎傑弗森這次沒有說錯,在近乎恥辱的輸掉16年總決賽之後,勇士就是開始招募杜蘭特,這一點從後來媒體報道就可看出:勇士球員方面,在16年總決賽搶七失敗後,全明星內線德雷蒙德-格林賽後回到更衣室,接著他就撥通了杜蘭特的電話,格林對杜蘭特表達的意思很明確。格林:阿杜,我們需要你!

一般而言,球迷最希望看到,或者說最願意看到的是:勇士在輸掉總決賽之後,球員、教練都該好好反思自己,好好想想該怎樣去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15-16賽季的勇士已經很強了,73勝9負的戰績足以說明一切,到了季後賽也是順風順水,可到總決賽遭遇失敗、挫折之後,勇士某些球員竟然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選擇了立馬給杜蘭特撥打電話來招募杜蘭特加盟自己,然後幫助自己去重新贏得總冠軍。

所以說,從上述這方面來講,傑弗森說的似乎並沒有錯。只不過,單從競技體育角度來講,傑弗森說的也不盡正確。

競技體育只有贏家或輸家,所有人、所有球隊都該以自己贏球、贏得最高榮譽為目標,雖然當年的勇士已經很強了,但總決賽的失利讓他們遭遇了危機,所以他們想要通過一切合理合規方式來讓自己球隊變得更強,而在那年夏天,剛好趕到薪資空間暴漲,所以勇士在保留隊內三巨頭的前提下有了一個裸籤第四名巨星的條件,而當下最大牌自由球員杜蘭特顯然就是勇士的不二選擇。

從競技體育和球隊角度而言,既然我輸掉總決賽,而恰好我自己也有那個合理合規的條件,那為什麼不去嘗試讓自己的陣容變得更強呢?巴恩斯雖好,但杜蘭特顯然更加的好。所以從這一角度出發,傑弗森關於勇士招募杜蘭特的言論也不那麼正確。


哥倆侃球


騎士昔日冠軍成員,老將傑弗森不服金州勇士當年招募杜蘭特“走捷徑”奪冠行為!

詹姆斯的球迷或者克利夫蘭的球迷,應該對理查德·傑弗森這個2015-16賽季奪冠的功臣並不陌生吧!而這個昔日名將對宿敵金州勇士似乎一直保持著憤怒藐視的態度。最近在節目中又一次提及昔日舊敵,認為當年勇士輸掉總決賽後,不是選擇捲土重來繼續征戰,而是選擇找“大哥”杜蘭特幫忙的做法進行了嘲諷。


2015-16賽季的金州勇士隊在總決賽中曾一度以3-1領先於克利夫蘭騎士隊,眼看“煮熟的鴨子”卻在騎士隊頑強的意志力碾壓下,最終被逆轉失冠!這也是NBA總決賽史無前例的大逆轉,常規賽剛剛打破歷史記錄獲得73勝的金州勇士隊,在輸掉總決賽後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次年杜蘭特的加盟,才得以實現翻身!

傑弗森顯然是看不慣金州勇士這樣的做法,他也許認為當時的金州勇士已經是一支可以常規賽拿下73勝聯盟第一,歷史最佳戰績的球隊!卻“太過急於求成”找到了杜蘭特的加盟,才得以真正“統治”這個聯盟至今,杜蘭特本人也因為當年巔峰期加盟冠軍球隊的做法,背上了“投敵”的惡名,至今無法洗白!傑弗森認為既然勇士不服騎士,就應該用同一幫人馬贏回比賽,才值得被尊重!


籃壇觀察家侃球:

這也讓有些球迷不得不聯想到詹姆斯當年不也是在巔峰期順應了“報團成風”的聯盟風氣,選擇加盟邁阿密組成“熱火三巨頭”才得以實現奪冠夙願,為何杜蘭特加盟勇士幫助奪冠就不行了?其實,我認為這兩者之間看似都是在巔峰期組超強球隊,但是又存在著“大不同”。


詹姆斯加盟邁阿密熱火之初,三個各自球隊的當家球星並未經歷磨合,產生有效化學反應!而杜蘭特加盟的金州勇士卻已經是一支體系完善的常規賽73勝冠軍隊伍,杜蘭特的加盟只是是錦上添花,所以兩者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對此你怎麼看?歡迎一起討論。大吉大利!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贊,右上角關注“籃壇觀察家”與您分享更多最新NBA精彩籃球資訊,萬分感謝!


籃壇觀察家


他自己跑過多少隊他自己不清楚呀,跟瞻姆斯一起騙了一個冠軍回來,他還好逼意思說杜蘭特。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麼東西呀


沙毅4


他沒有這個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