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從理論到理論的loop,學習正在迴歸我們的生活

擺脫從理論到理論的loop,學習正在迴歸我們的生活

知道為什麼之後,就需要研究怎麼做。

我們今天用學習領域正在嘗試的兩個模式:編程學習、基於實踐能力的學習來舉例說明怎麼做的問題,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發。

編程學習——Modern education is about reading,writing,arithmetics and algorithm!

計算機已經遍佈世界,他們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你要在外科手術室工作,還是跟海外的朋友聯繫——幾乎所有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它。

因此編程成為了勞動力市場最需要的能力之一,這個技能,作為軟件工程的基本要素正在全面擴張到各個領域。

編程已經不只是IT專業才需要的技能,甚至紐約市長Mike Bloomberg都聲稱要學習編程,著名演員Ashton Kutcher則認為需要將編程教育引入公立學校系統,Bill Gates認為編程是人類心智能力的延展。

如今人們不僅可以從大學或者專業培訓機構中學習到計算機相關課程,越來越多的網絡公開課程正在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學習途徑,人們可以更加便捷地從這些免費課程中學習到編程技能。

在學校開設計算機科學課程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但現在的趨勢是在教育體系的更早階段開設相關課程。目前在全世界各地,比如芬蘭、英國等國家都已經將其納入了義務教育階段。

在學校學習編程通常會有三個方向: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數字素養。但這些方向的主要培養目標不是去寫代碼或者說學習計算機是怎麼工作的,他們最主要的目標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拿到一個實際的問題,學生們需要掌握如何定義問題,然後將其拆分成更小的問題,要小到可以解決的模塊,然後設計相應的算法來逐個解決它們。

也就是俗稱的計算思維。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是隻著眼於計算機相關科學知識的學習,而是在培養一種思維方式和邏輯推理能力。

那麼,該如何應用這種計算思維呢?最常見的過程是:分解->模式識別->抽象->模式概括->算法設計。

同時,這個技術的應用也鼓勵批判思維和創造性,培養分析和綜合能力,並且同時發展左右大腦的技能。

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習編程其實有非常多的好處,它其實不僅是學習一門語言或者說技術本身,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復雜思考並形成習慣。

21世紀的技能讓人們可以更好地處理問題,而算法設計的能力看起來則尤為重要——它和閱讀、寫作、數學一起被稱為這個時代的四大基本能力。

說了這麼多好處,我們也需要反過來思考:我們還是需要認清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界限,尤其是現在從數字時代生長起來的原住民們,他們在漸漸長大,他們也非常需要在兩者之間保持一個健康的平衡。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並且還是回到那句話:學習不是目的,更好的生活才是。

基於實踐能力的學習——Relevant education is notonly about knowledge,it’s about its application.

基於實踐能力的學習或者說注重培養技能的學習方式,最初是被“貶”為職業學校或者培訓機構才會側重的方式,後來在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應用型大學”,再到後來更多優秀的高等學府開始重視這個模式。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線教育領域做得最好的,除了考試類的培訓之外,就是與職業培訓相關的,應用型的技能學習。

這是一種倒退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這恰恰是一種進步。

那麼,為什麼現在基於實踐能力的學習這麼流行,而它又到底是什麼呢?

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相反,這是一種聚焦於“不僅要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的趨勢。

來看一下它的關鍵詞:掌握、輸出、結果、績效、熟練。

在基於實踐能力的學習模式中,人們圍繞著實踐能力來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便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這個模型忽略了時間因素,人們用自己的節奏來進行學習。這也同時意味著,如果他們掌握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足夠強,他們可以跳過一些學習活動,自由掌握自己的學習階段,他們可以迎接更具備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顯然,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教師的角色也隨之變化。不僅如之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所說,教師從課堂的中心轉為陪伴和指導,這個模式更重要的是,它還強調學習結果——學生和學習結果構成了課程的中心。

教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促進學習並且幫助他們發展實踐能力——而且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節奏,教師必須採用一種個性化的輔導方式。

這種模式對學習環境沒有特別的限制,誠然,它可以是傳統的課堂組織模式,然後教師作為指導者陪伴著學生。但是,由於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節奏,所以就不需要一個固定的班級和年級結構來維持統一進度了。

這帶來了極大的靈活性,尤其在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學習當中,所以很多的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將這種模式引入他們的在線課程。

基於實踐能力的學習非常適合在線教育的模式,並形成了學習產品新的分銷渠道,並且給很多在傳統教育中無法獲得所需知識和技能的人、在職業上想要繼續獲取相關技能的人、以及碰到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一個很好的機會。

隨著此類在線教育模式的應用,我們可以初步看到這種模式帶來的好處,它可以加快學位或者證書的獲得並減少開支。當然,挑戰也是巨大的,比如打破班級結構後如何更好地評價和考核,比如對師資質量的更高要求,等等。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無論是編程教育對計算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還是基於實踐能力的學習模式中以學生和學習結果為導向的趨勢,都是對學習本質的進一步探索和嘗試。

學習正在擺脫從理論到理論的怪圈,迴歸我們的生活。

學習,正在跟人建立良好的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