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留“印象” 更留“身影” 平原在京推介會上“有花有果”


既留“印象” 更留“身影” 平原在京推介會上“有花有果”


2019山東平原(北京)雙招雙引推介會暨北京平原企業商會成立儀式現場

既留“印象” 更留“身影” 平原在京推介會上“有花有果”


記者 翟巖 祁小麗 通訊員 張娜 王宇

4月10日,在2019山東平原(北京)雙招雙引推介會上,與會嘉賓被漸進的推介引入“平原佳境”。聽平原縣歌,看平原宣傳片、項目推介PPT、招商手冊,聽代表“說平原”,給嘉賓留下立體式印象——“平原是個投資創業的好地方”。

平原給北京留下“印象”,北京饋予平原“熱情”:推介會上,賓朋滿座,360多名行業精英參會;首都專場,220多名客商幾乎全部來自北京;優質高檔,20個簽約項目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


既留“印象” 更留“身影” 平原在京推介會上“有花有果”


12個重點項目現場簽約

翻閱投資指南,平原的“政策禮包”更是乾貨滿滿:支持外資外貿,執行服務出口免稅或零稅率政策,重獎參與“一帶一路”、來平投資、境外上市的外資企業;對高科技企業、科研工作站、創新成果予以多項獎勵或補助;金融方面落實設立銀行機構、股份制改造、企業上市的優惠、獎勵政策,建立無還本續貸企業名單制度;強化人才支持政策,推出獎勵、補貼政策五大項。

項目推介PPT是推介會的“重頭戲”。平原縣委副書記、縣長袁志勇精準回應北京企業、人才需求;循著新型醫藥健康、綠色高端化工、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現代高效農業、軍民融合六大主導產業的脈絡,讓客商在平原找到了投資的產業座標。通過“一區多園”集聚發展模式,客商們在綠色化工產業園、新型醫藥產業園、京德智造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鐵路物流產業園、航空產業園、雙創產業園、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九大專業園區中看到了將來的“平原新家”。

袁志勇認為,為北京企業、人才量身打造產業支撐、建設園區新家,推行北京-平原“雙飛地”發展模式,建立“研發創新在北京、轉化生產在平原”的產業互動、利益分享的重要載體,縮短了平原對接京企、人才的“最後一公里”。

漸進式推介給嘉賓留下花一樣的“平原印象”,成立北京德州企業商會平原分會、平原引才工作站(北京)、聘請“引才大使”,則在北京留下了平原人雙招雙引的“身影”,結出了平原雙招雙引豐碩的“成果”。

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說:“在京平原人就是平原最靚麗的名片,平原商會的成立為平原籍在京各界人士搭建起難得的交流平臺,希望各位鄉友重溫鄉音、回鄉創業,共創家鄉平原的美好明天。”

平原引才工作站(北京)柔性聘用中關村人才協會副秘書長楊勝利等專業人才為“引才大使”,承擔宣傳推介、引進人才、推薦項目、組織協調、聯繫聯絡、組織活動六大職責,實現“以才薦才、以才聚才、精準引才”。

推介會上,中關村軍民融合產業聯盟項目、中金投融環保設備製造基地項目等12個項目現場簽約。據瞭解,本次活動共簽約項目20個,總投資102.26億元,引進高端人才4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