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破3200,個股分化嚴重,如何把握機會?

李淑洲


大盤突破3200點,也就是突破了2950到3200點的長期籌碼集中區,這個範圍可以認為是一個箱體。突破此箱體,意味著大盤正式“走出底部”。正因為如此,很多市場分析人士開始吹牛皮。個人始終認為,突破以後必然出現“回踩”,以確認突破的有效性。這樣的觀點在突破之前就已經“確立”。所以說過這樣的話,“3200點之下一股也不賣”,“3200點之上適當減減倉,做一下高拋低吸”。非常簡單的操作,就是要做“散戶中的主力”,換位思考其實很容易,因為“主力思維”和“散戶思維”有分歧。股票分化也是這個道理,有些股票拉高,有些股票砸低,難道不知道是什麼目的?一買一賣,就是“散戶對主力”,一反一正,主力就是“請舉入甕”,是你自己要鑽進去。記得幾天前說過,有可能出現“補漲”行情,抓的應該是“漏網之魚”,上一撥已經“炒過去”,主力不會被套進去。大盤從底部上漲到現在,各自為戰的幾大主力,你只能選擇其中之一。誰的便宜都想佔?還跟著“板塊輪動”?就是不自量力。說了幾個月,不折騰,不參與,一杆子插到底,起碼能保證收益百分之二十幾。總想“把握機會”,就是不顧“大局”。簡單說,3200點支撐一旦確認,3350點應該有一定壓力。如果跌破3200點,3150點就是支撐。上下沒有多大空間,所以也沒有什麼“機會”,最多能做點高拋低吸,你還要有那個能力。實話實說,個人認為,目前沒有必要再減倉。上一個臺階再考慮。如果下跌,比較適合“低吸”。個人認為,今後“炒股”還是要看業績。信不信由你。


麻辣SC


3200點不是什麼重要的點位,目前的A股也不是看指數炒股的時代了,所以我們更應該是重個股,輕指數!!!從數據來看,在2019年這3個月的時間裡,兩市翻倍的個股只有122只,除次新股之外,漲幅最大的個股順灝股份上漲約433%,17只個股漲幅超過200%,869只個股漲幅超過50%,兩市98.5%的個股錄得漲幅,僅有56只股票下跌。


也就是說,個股分化確實很嚴重,那麼對應不同的個股,其實要制定的是不同的投資策略!

  • 有一小部分的個股其實已經有了較大的漲幅空間,並且觸及了歷史牛市的高位,那麼對於這些個股來說應該是清倉和遠離的,因為透支了未來牛市的空間!

  • 而另一部分的個股有一定的漲幅,但是整體還是在一個底部區域裡,就好比券商!那麼持有這些個股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適當減少倉位,但是一定要保留底倉,底倉才是未來真正牛市賺大錢的籌碼!這樣一手有股,一手有錢,就可以讓你從容面對漲跌,心態和情緒上更容易做到堅持持股到牛市!


  • 而市場上大部分的個股其實都是一個滯漲狀態,只要你手裡持有的是那些處於底部區域的,滯漲的超跌績優股,那麼就耐心等待即可。因為行情不會滿面開花,但是會板塊輪動,風格轉變!市場上個股行情從來不會缺席,他們只是習慣“遲到”而已!


而目前市場上的這一批個股,屬於績優股,但是處於底部區域,並且出現了商譽計提,而機會往往就在這裡出現了!這些個股有著許多類似的特點:

1、處於的是歷史的底部區域!

2、3-5年的業績也是非常不錯,但是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出現了大肆的虧損!


但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都是商譽計提造成的!而這些個股的股價也是處於一個明顯的滯漲狀態!其實這就是主力和機構的故意壓盤和吸籌,為的是做更遠的、更確定的行情,也就是2019年的年報行情,2020年的年報行情!

所以手裡持有的個股有這類性質的,堅持持有即可!不要害怕回調,不要去做小波段的操作,就等主升浪,一波夠你吃好多年了!!

什麼是商譽計提??有一種套路叫“商譽計提”!

利用商譽計提的機會,大幅度計提公司所有的潛在負面開支,順便也把公司老總情人一百年的衛生紙費也計提進去了,做低股價,然後大股東以穩定股價為由拋出增持計劃,再來一次精準的增持抄底。計提10-12億,拿出1-2億增持抄底,拿出1億,做多下一年的業績,造成業績劇增10-100倍,進一步推升股價,3年後公司股價暴漲了5-10倍,然後高位套現,質押,再次套現20-40億。

這樣一個來回,3年內,公司啥事不用幹,就可以穩賺10-30億。多好的玩法啊!這就是現在很多公司熱衷於商譽計提的主因了。對於計提過的子公司孫公司,3年後還可以高溢價轉讓出去,再次爆賺10-20億。所以商譽計提,要辯證的看,多挖掘這類故意利用商譽計提玩套路的公司,未來會是大牛股。記住,機會永遠都是跌出來的,風險永遠都是漲出來了,遠離市場最熱鬧的地方,要懂得做一個“守株待兔”,耐得住寂寞的投資人!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3200點確實不能說是高位,在歷史上來看。我個人預判未來兩年大概率都會在2800-3500之間來回震盪。

今年金融領域大事之一是科創板的推出,和未來註冊制推出,加上的A股逐漸走向國際化,也會是大浪淘沙去散戶的過程,有時間可以去參考下港股、美股的走勢,A股會越來越成熟。

基於現階段依然會是科創板前的震盪市,A股國際化趨勢,個人認為未來一兩年的機會依然在業績強股,大白馬走勢會遠強於黑五類股票。如果在戰略上配置了這類股票,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