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縣九腔十番】6、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遂川九腔十番

遂川建縣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由於歷史發展、地域變遷,許多富有地方色彩的古老文化,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民間器樂曲是悠久的文化傳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產生在鄉里、成長在民間,和當時、當地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以及勞動人民的生活、民情、民俗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遂川地處江西邊陲,山多林密,人口分為客家和本地兩大支系。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遂川人民創造、繼承、發展了本民族、本地區的民間文化藝術,民間器樂曲逐步得到豐富和完善。

九 腔 十 番

九腔十番是我縣極富盛名的吹打聯奏樂代表曲牌,也是遂川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器樂曲類中重點保護曲目,其資料與一九九三年就已經收錄在《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屬傳統音樂類別且於2013年8月15日列入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遂川縣九腔十番】6、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九腔》共有九個曲牌組成;共由新水令、步步高、折桂令、江流水、雁兒落、繞兒令、收江南、園林好、姑美酒九個曲牌組成;《九腔》演奏嚴謹,按曲牌順序演奏,旋律流暢歡快,演奏效果強勁有力;

【遂川縣九腔十番】6、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十番》共有十多首曲牌連奏,由於其中有些是由採茶戲曲調和民歌演變而成,因而又稱“雜牌子”。有下山虎、扎女坐、耍孩兒、紗窗外、打筍子、雪花飄、賣花線、瓜子仁、放風箏、李子打花十多首曲牌連奏。《十番》旋律較歡快、圓滑、婉轉。

【遂川縣九腔十番】6、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遂川素有在春節期間玩龍燈、馬燈、花燈等民間燈綵的習俗,此時演奏的就是十番。同時九腔十番還是當地群眾在喜慶的日子裡,為渲染熱烈、歡樂、喜悅的氣氛常用的樂曲。遂川九腔十番具有濃郁的遂川地方音樂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遂川傳統音樂曲牌,流傳區域廣,傳承時間長。

【遂川縣九腔十番】6、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九腔、十番》的挖掘、搶救、保護將極大的帶動和促進我縣民間音樂的發揚,更好地彰顯民間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色彩,更好地展示我縣人民勤勞、樸實、睿智、豁達、樂觀向上的民族特性以及富有開拓、創新、繼承、發展的民族精神和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願望,這些都必將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遂川縣九腔十番】6、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木子軼說

備註: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遂川人,一直為了遂川的發展貢獻著自己微薄力量,閒暇時以宣傳遂川的美景及歷史為榮耀,以記錄身邊的趣事與大家分享而快樂,如喜歡就掃碼關注。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聲明:此篇文章是通過網絡及文獻資料中收集編寫的,只為宣傳遂川當地傳統特色,如有涉及圖片版權可直接與我聯繫刪除。謝謝!

編 輯:李 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