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銀行存款利率普漲,為何存款利率會上漲呢?

小車說理財


季末年末是銀行各項考核的重要時間節點,為了完成各項指標,通過提高利率吸收存款就成為重要舉措。


2019年穩字當頭,穩房價,穩經濟增長,銀行信貸就成為重要支持力量。一方面銀行要在房貸上繼續有所作為,另一方面還要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較之以往更加迫切。


存款利率上漲更多體現在大額存單上,之前部分銀行利率上浮45%以上,如今則普遍上浮50%以上。至於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基本還是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漲近30%。


春節過後銀行信貸大增,尤其以房貸數額最為龐大。銀行為了保證貸款持續投放,就必須通過提升利率吸收更多存款。可以說3月份的利率變化情況,主要還是季節因素影響,並不具有持續性,也不代表著今後利率還會進一步上行。


實際上,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央行今年還會有至少兩三次降準,存款利率更有可能下行。隨著市場流動性增加,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經呈現下降趨勢。


需要注意的是,多家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都有所下調,這也是降低成本的理性選擇。雖然民營銀行沒有線下網點,運營成本遠低於傳統銀行,但是較高的存款利率在吸收到一定存款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成本壓力。對於大中型商業銀行來說,五年期基準利率與三年期相同,但是五年期流動性差,客戶選擇較少,利率上浮意義不大,因此重點推廣三年期存款,因此形成利率倒掛。


資管新規的實施對於銀行存款利率調整有著極大影響,尤其是對大額存單。打破剛性兌付意味著理財風險增加,保本理財產品再有一年多就要全面退出市場。銀行為了留住資金,就必須推出穩定收益的產品,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成為重要替代品。


對於多數消費者來說,安全性往往比收益更加重要,銀行利率提升,P2P理財爆雷不斷,一進一退之間,資金自然會在一番斟酌後重新投向銀行的懷抱。


財智成功


這個消息源自融360,主要是對商業銀行存款統計得出的結論,其中3年期利率上漲2.26BP,1BP=0.1%,也就是上漲0.226%,如果按基準利率2.75%算,相當於上漲到2.976%。

融360數據顯示,今年3月,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漲幅度均超過1BP,漲幅最高的是3年期利率,較2月上漲2.26BP。上調利率最為明顯的,主要是大中型商業銀行,且有銀行出現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倒掛的情況。除了存款,銀行另外兩種主流攬存工具——大額存單利率也普遍上漲,而結構性存款在3月最後一週內發行量衝高。(上證報)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存款上漲幅度很小,而且不是普遍現象,我們從定性的角度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1、基準利率沒有任何變化

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的定海神針,只要國家公佈的基準利率沒有調整,市場利率就是穩定的,個別產品利率的變化是不能定性為利率上漲或下跌的,只能算是市場波動。

2、長期存款利率偏低

從基準利率看,1年期存款利率為1.5%,2年期存款利率為2.1%,3年期存款利率為2.75%,利率標準不算高,尤其是和大家都熟知的餘額寶等貨幣基金比,貨幣基金T+1取現,7日年化收益率都在2.5%左右,銀行定期利率顯得偏低低,吸收存款相對困難,上浮幾個基點很正常。

3、存款市場競爭加劇

存款市場除了貨幣基金和理財產品分流,最近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等對它影響也非常大,商業銀行普通存款生存空間越來越受到擠壓。3月份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漲,實際上是對市場競爭的一種自然反應,即便上漲2個基點,仍然沒有吸引力,這必將倒逼銀行對傳統存款模式進行改革,智能存款就是“探路石”。

通過上述分析,我認為傳統銀行存款利率今後很可能還要會繼續提高,利率市場化、產品智能化、存取網絡化將會成為未來的方向。


互金直通車


準確的說,銀行存款利率並沒有上漲,但隨著季度末,銀行在MPA考核壓力和流動性收緊的情況下,部分中小型銀行的存款利率有所上浮也是事實,尤其是在大額存單利率明顯上浮,成為各大銀行攬儲的利器。

根據融360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3月份,各大銀行的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比起2月份有所上漲。其中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漲幅度均超過1BP,即0.01%,漲幅最大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環比上漲了2.26BP。

尤其是在個人大額存單業務上,2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上漲明顯,基本都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50%,最高為農商行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上浮至55%。比如說,三年期利率為4.2625%。

而在2年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上浮幅度均在30%以下,而地方中小銀行整體達到了40%以上,還有進一步上浮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銀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明顯高於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於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沒有基準利率,且期限過長,流動性較差,很少有客戶選擇,所以各大銀行也就沒有提高利率的動力。

但大額存單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工具,開始承擔著國內利率市場化的重要角色。這也正好反映了我國利率市場化“先大額後小額、先長期後短期”的改革過程。

中小銀行負債端壓力大

目前來看,中小銀行的攬儲難度更大,負債端壓力也較大。對於地方中小銀行來說,高成本負債依舊是重要的吸儲方式,因此在利率上浮幅度更大。尤其是普遍缺乏線下“吸金”的民營銀行,不得不通過高成本負債來彌補存款。比如說,大多數民營銀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過5%以上,最高為億聯銀行的5.45%。

另外,我們從央行數據可以看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結構性存款佔比明顯低於中小型銀行,說明大型銀行的吸儲能力更強,負債端優勢最大。

總的來說,當前國內銀行的基準利率並沒有上調。僅僅是各大商業銀行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而已,至於上浮幅度更大的還主要是那些負債端壓力較大的中小銀行。


東震木


前一段時間,其實不止銀行存款利率上漲了,“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也創出了六週以來的新高,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最高達到了2.817%!而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季末性因素導致市場的流動性欠缺!

3月份,銀行存款利率普遍上漲

據第三方機構(融360)的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3月份,各期限的銀行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均比2月份有所上漲。其中2年、3年、5年利率上漲幅度都超過了1BP(0.01%),而3年期利率更是上漲了2.26BP(0.0226%)。雖說幅度都不大,但上漲的趨勢卻很明顯!尤其是在20萬起購的銀行大額存單業務上,3月份的均較基準上浮50%以上,達到了近一年以來的最高值!

銀行存款利率,為何會上漲

之所以,今年3月份銀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上漲,其原因主要是因為:

  1. 季末流動性趨緊因素的影響,各大銀行面臨MPA等考核,攬儲壓力較大,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存款,也就是必然的選擇之一!

  2. 央行已經連續13天暫停逆回購操作,公開市場零投放、零回籠,再加上受到季末流動性短缺效應的疊加影響,短期利率持續上漲!4月8日,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延續上行態勢,其中隔夜報1.4280%,上漲1.10BP;1W(7天)報2.4830%,上漲6.5BP;2W(14天)報2.3780%,上漲0.2BP!而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上漲,也直接導致了“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上升,並創下六週以來的新高!

總之,各大銀行存款利率近期的確是有所上漲,不過幅度並不大,這主要是受到季末流動性短缺因素的影響,並不具備持續性!一旦季末因素消減、再加上市場一直都存在降準的預期,未來定期存款利率或將有所回落!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數據的來源

這則消息來源於融360,根據其最新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3月份銀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比2月份有所上漲。其中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漲幅度均超過1BP(即0.01%),漲幅最高的是3年期利率,環比上漲了2.26BP(0.0226%)。

應該說這個數據並沒有代表性,甚至真實性存在一定可疑性;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1)眾所周知,目前商業銀行官網利率與實際櫃面利率往往存在出入,櫃面利率會高於官網的實際利率,所以要調查完整的數據必須走訪銀行的櫃面,再者即使是同一家銀行在不同的區域,利率水平也不一樣,比如建行北京分行與建行深圳分行,櫃面執行的利率就有出入,所以一個地區的利率代表不了全國的利率水平。

(2)截止2018年末,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商業銀行機構數量達到了4000家以上,為什麼會這麼多呢?我國的農商行及農信社是以縣級為單位,各自獨立的,比如A縣的農信社與B縣的農信社,雖然都掛有農信社的名字,但是其實並非同一家農信社,而是互不統屬,各自獨立的兩家銀行,此外我國還有上千家的村鎮銀行。農信社、農商行、城商行及村鎮銀行這些很多並沒有跨區域經營,所以即使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所擁有的銀行數量最多也就是幾百家,無法代表全國的各家銀行。

綜上,對於融360的數據,不知道其是如何監測得出的,全國的利率水平變化情況即使是央行或者銀監局都不一定能統計完整,更何況是一個在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3·15晚會曝光“714高炮”時被點名的企業?

舉個最為簡單例子:我國商業銀行最具代表性的六大行中農工建交+郵儲,官網的利率已經保持近4年沒有任何變化了(櫃面的利率,各地略有出入,全國幾百個地級市無法一一統計列舉),單以官網數據而言,融360監測數據的變動對於國有六大行來說就不符合了。

實際的利率變動

今年以來,利率高峰值的代表民營企業及地方商業銀行,除了個別銀行利率有所增長之外,其餘的不僅沒升反而有所下降,以京東金融上的銀行為例:藍海銀行五年期的由5.5%下降為5.3%、長江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利率由2.25%下降為2.175%、天府銀行的五年期由5.35%下降為4.5%、振興銀行的一年期由5.1%降為4.869%,120天的由4.8%降為4.689%。應該說,從京東金融上可查的銀行數據來說,本年度以來,商業銀行的利率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

那2019年以來銀行的利率有增加嗎?有,但增加的系大額存單(20萬元起存的),如工行的大額存單由2018年的最高值3.85%提高為今年的4.07%,如農行的大額存單由最高值3.905%提高為4.125%等等。


鯉行者


最騙人的就是銀行存款,原來利率能達到好25點幾。現在利率不足4%。物價漲了30%。存款利率降低了多少,小學生都會算。


dell9823


問;成都有億聯銀行嗎?有,地址在?


愚翁812


利率上漲是貨幣緊縮政策,貨幣流動性將減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