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最近一個流浪漢火了,他叫沈巍,衣衫襤褸,喜歡撿拾廢品,與其他收拾廢品的人不一樣之處在於,他愛談古說今、引經據典,言語間思路清晰有條有理,有思考社會問題的責任感。

有人把拍攝他的視頻傳上了網絡,一夜之間他便成了網紅,成了眾多人口中的“大師”,他的住處被圍堵得水洩不通,每天都有無數年輕人在門口頂禮膜拜。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很多人都費解,為什麼大家會如此瘋狂。

朋友一針見血地道明瞭真相:“瘋狂除了沈巍身上的反差感,更重要的是,他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種自由生活的方式。”

是啊,那些舉著手機拍攝的人,和在直播間另一頭看的人,無一不是被現實困住的人。

大多數人活著都是為了更體面以及得到別人的認同,臉皮薄、愛面子,從不敢逾越生活的藩籬一步,大家都幻想著在日復一日的奔波勞碌中,能有朝一日自由自在地生活,但又似乎離那個目標很遠。我們被捆綁在各自的崗位上不得動彈,活得太要臉面。

但沈巍不一樣,他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地活。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秦桑一直認為,人活著,就得“不要臉”一點。

就像有人說,這個世界不屬於80後,也不屬於90後,更不屬於00後,這個世界是屬於臉皮厚的。

這種臉皮厚,不是不知恥,而是放下面子,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敢於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活得不要臉的人,才在大概率上最能輕鬆駕馭自己的人生。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1

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為臉面活著


《一代宗師》裡有句臺詞:“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電視劇《都挺好》裡,大哥蘇明哲自詡身為蘇家的長子又是美國名校畢業生,愛面子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明明能力不強,賺錢也沒有妹妹多,但回國後他卻立刻召集全家人一起吃飯,在飯桌上豪氣地說蘇家以後歸他管了,不僅如此,還要給自己老爹買個三室一廳的房,請保姆啥的都由他包了,大嫂知道他明明負擔不起還在充大頭鬼,憤然離席,以至於最後甚至忍不住要和他離婚。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亦舒說,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有用的東西。

生活中很多人其實都是蘇明哲,一輩子都在為別人活著,別人認為什麼好,就拼命活成什麼樣子,更多人為了虛無縹緲的身外物,掩藏真正的自己,說著違心的話,做著違心的事,筋疲力盡卻還是追不上別人的背影,最後不知不覺中就這樣活了一輩子,辛苦,又不知道為了什麼。

還有很多人想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又臉皮太薄,做不到無視別人的眼光。人生走到一大半,才回過神來,原來一生的努力,都只是為了從別人那裡贏得面子,自己卻並非真正的快樂。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有人說,當你知道了臉是最不重要的東西時,你便長大了。

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一生過得幸福的人,大多是“不要臉”的人。他們懂得旁人的目光是永遠無法躲開的,因為世上本就不存在完美的人,只有學會不要臉,日子才能輕鬆一點。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2

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快樂自己


拼盡全力活成了別人的人,只是一味地取悅他人,但在這個薄情的世界上,你就是你,你的辛酸苦痛,到頭來都是自己承受,最後為自己一地雞毛收拾殘局的,還是你自己。所以與其為了面子活受罪,還不如不要臉一點,讓自己更自在。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韓劇《我的大叔》裡,男主角的哥哥人到中年被公司炒了,出來創業又把退休金賠了,老婆受不了他跟他分居。他的生活有多慘,慘到連睡覺咳嗽都會不小心扭到腰,整整躺了三天也沒人發現。

而男主的另一個兄弟好高騖遠,以前是導演,後來失業在家,跟大哥一起過著無業遊民的生活,惹得年邁的母親整日憂心忡忡。

雖然一開始覺得做清潔工作很丟人,沒臉面,但後來兩兄弟為了活下去還是一起辦了兄弟清掃房,他們不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從打掃樓層開始生活,雖然後來並沒有憑藉這個大富大貴,但是還是賺到了一點錢,媽媽放心了,大哥的老婆也回來了,他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很多愛面子的人,喜歡幻想過人上人的生活,卻不願意放下身段去做事。但每個最後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無一不是先不要臉地去跟現實死磕,然後慢慢才能有所起色,越來越好。

先學會丟臉,再把臉面撿回來,才是真本事。

記得有一次記者問蔡瀾:“高考失敗了怎麼辦?”蔡瀾回答說:“不能念大學了,你不能去麥當勞做事情啦?”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只會換來心力交瘁,而不要臉是生活的必備智慧,有人想當醫生,有人想當農夫,有人想去麥當勞端盤子,有人想當流浪漢,都不丟臉,都是可以的,不同活法罷了,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快樂自己。

人活著不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也不是活在亦無所用的面子內,而是活在自己的期待裡。

對不要臉的人來說,別人的眼光從來不會讓他們退縮,反倒讓他們迎難而上,他們比別人擁有更強大的內心,更能經得起生活的打擊和質疑,遇到困境時也更能挺過去。

勇敢一點兒,沒心沒肺一點,不要臉一點,真挺好。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3

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香港最擁擠的旺角,有一條街,叫西洋菜街。以前那裡是行人專用道,每當夜幕降臨,就會有很多熱愛唱歌的人聚在那裡,支起麥架,擺好音箱,就在人群簇擁中唱起上個世紀的流行金曲來。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每天晚上在那裡唱歌的人之中,有一位女生,她原本是寫字樓的白領,但她不喜歡上班:“以前上班只記得第二天要上班必須得早睡,上班等吃飯,吃飯等下班,朝九晚五,生活很正常,但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了。”

她就到了去西洋菜街去唱歌。

但家人非常反對,覺得這樣的職業太拋頭露面,賺錢賺得不體面。

但她沒有屈服,她熱愛唱歌,一天又一天地堅持下去,如今已經賺得比當白領的時候多得多。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這讓我想起馮唐有一句做人的九字箴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很多時候,即使你躺倒讓別人踩在你身上走,還是會有人抱怨你踩著不夠舒服。所以,別試著討好所有人,先活得不要臉一點。

因為只有活得不要臉一點,你才會少很多遺憾。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馮唐講他在協和八年,集中見了生老病死,深刻意識到一件事:人終有一死。

“這似乎是句廢話,但很少人在盛年認識到這點,更少人能夠基於這個認識構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因為人是要死的,所以,一個人能支配的有效時間非常有限,所以,要非常珍惜,每一餐、每一天都不要輕易給無聊的人或事。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曾看到過一個報道,臨終照護者記錄過將死之人最常見的 5個後悔之一:我應該要有勇氣誠實的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

人的一生無論看上去多麼艱難曲折、生活維苦,但到了回首往事時,大都會顯得平庸無奇。每一種活法都會有遺憾,但我們不應該等到最後一刻,才想到“糟糕”,“應該早點做”而悔不當初。

不按照自己想的去生活的人,永遠都只能圍觀別人的生活。 活得不要臉一點,不要害怕別人的目光,去試一試,即使不能證明自己可以,那也要證明自己真的不行。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今 / 日 / 互 / 撩

你身邊有沒有不計較臉面而活得精彩肆意的人?


越是“不要臉”的人,越能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