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如果革命就是請客吃飯

(編者按:刊發著名美食製片人陳曉卿老師七八年前的一篇舊稿,看陳曉卿老師是怎麼請客吃飯的。)

如果革命就是請客吃飯,毫無疑問,我是一個革命者。

我曾經有意識地統計過,有半個月,我在外面吃飯的次數是十七次,很猛吧?我太喜歡聚眾吃飯了,和朋友們在一起,和老男人們在一起,和姑娘們在一起,聽他們吹牛,看他們嬉笑,席間充斥著勸酒、划拳和各種八卦。每當此時,我都會端起酒杯說:“嗯,多麼美好的週末啊!”儘管這一天有可能是星期一。

陳曉卿:如果革命就是請客吃飯

革命就是請客吃飯

前不久,去北京臺《搜城記》坐檯,李湘小朋友問我,是什麼促使我這麼熱愛吃喝?其實,什麼時候吃,在哪裡吃,吃什麼,怎麼吃這四個W我都覺得無所謂,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和WHO吃。因此,我器宇軒昂地說:“其實,世界上最好吃的永遠是人。”魯迅先生就曾經寫過,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沒有年代,每一頁上都歪歪斜斜地寫著“吃人”兩個豆子大的字。

我剛工作的時候,應該十幾年前,單位就那麼幾個年輕人,那時候,大家隔三岔五就出去小聚一下,內容以咒罵領導洩憤為主。難得的是,這七八個人的聚會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不管誰的生日,只要不出差,大家一定要坐在一起。因此,我對李湘說,在我的年曆表裡,有這麼幾個日子是雷打不動的,這就是和那幾個老友的相聚:幾張老臉相互看著,內容也變成了抱怨部下――現在,他們都分別當了領導或是老闆,只有我至今白丁一個。不過這樣也好,埋單的任務從來都落不到我的頭上。正如范曉萱說的,“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今天你請客!”

陳曉卿:如果革命就是請客吃飯

范曉萱

說到埋單,這幾乎是請客中的華彩部分。結賬這事兒我不在行,即便是我張羅的局,也要裝傻,偶爾埋個單,也就是個烤翅麻辣燙的路邊店。我聽說北京有兩個以埋單聞名四九城的傢伙。一個是小貝貝志誠,儘管他在江湖上的名號叫一毛,是不拔的意思,但據說只要他參加的飯局,誰都別想埋單,否則就跟你急,是真急。另一個是艾青的兒子艾丹,據說他經常一晚上要趕三四個場,吃飯是次要的,主要是去結賬,最新消息說,他現在已經改名叫艾埋單了。

陳曉卿:如果革命就是請客吃飯

右為艾丹

為了聚眾吃飯的這個事兒,我專門看過心理醫生,大夫聽完了我的陳述,和顏悅色地告訴我:“你地,害怕孤獨的幹活!”靠,太一針見血,我哭得啊,隱形眼鏡都掉出來了!是的,我是一個害怕撂單兒的人,尤其在吃飯方面,喜歡人越多越好,我甚至已經接受不了兩個人的飯局……人多了,我也不用說話,在七嘴八舌中,我就能找到安全感。大夫說我這個叫“飯局孤獨症”,不用吃藥,繼續攢人喝酒就成。

因此,如果你一個人覺得孤單的話,那麼就趕緊出來找朋友吃飯吧。張楚不唱過“大家應該互相微笑,摟摟抱抱這樣就好”麼?他說,孤獨的人是可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