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年齡越大膽子越小?是變聰明的表現還是變懦弱的表現?

孫將軍


今天才和學生們討論了他們的驚悚瞬間,有的孩子怕老鼠,有的怕蟑螂,有的怕蟲子……

末了,我總結說,人還小的時候,會怕各種各樣的動物,覺得那些最可怕;而當人長大之後,慢慢會發覺,可怕的並不是那些動物,可怕的是人心。

人性的善讓人頂禮,而人性的惡讓人心驚。

年少時,因無知而無畏

當我們年幼時,不知道水深,開水燙,或者山崖高,不知道這些東西對生命的威脅,總會在無知的情況下,表現得很勇敢。

就像去歡樂谷玩耍,最開心的往往是無知的孩子們,大人總是心驚肉跳的。

不是孩子們膽子大,而是因為他們無知,並不瞭解這些背後的風險,才能享受最純粹的刺激帶來的快樂。

長大後,因懂得而退縮

人長大後,慢慢會免得膽小了。

以前可以舉起雙手回答問題,現在心裡默唸“別叫我”,因為怕答錯了,沒有面子。

以前可以一往無前,不顧後果去做一件事,現在總要左思右想,因為怕失敗了,還得重來。

以前可以說走就走,說幹就幹,現在卻會拖延、迴避,因為懶了。


人不會因為變得聰明而膽小,懦弱的人,從小就懦弱。

所以,長大和年幼最大的區別,就是知道了很多東西,得到了很多東西,於是,面子放不下,成敗觀念重,也懂得逃避,會偷懶了。

人的懦弱不是年齡帶來的,而是因為未曾承擔足夠的責任,於是變得沒有力量,只能唯唯諾諾。



素秋慈


已經到了逐漸失去的年紀。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說的話,聽起來很悲傷,但的確是有感而發。他的母親生了病,雖然在積極的治療下沒有大礙,但是他突然覺得,到了該失去的年紀了。聽了他的話感受良多,因為同年我的外祖母也去世了。

我們都是第一批九零後,就是即將進入30大關的人。既沒特殊的社會地位也沒特殊的經濟資本。

生老病死這種事我思考了很久,最終在理性的層面上釋然了。其實感覺最可以消費的就是青春,以前覺得時間很慢,恨不得一夜長大,等到長大後才發現以前的生活過得太草率。

那麼有目標的人加倍努力,沒目標的人渾渾噩噩。這就發生在你我之間。

其實30歲也不算太“老”,現在40歲在拼的人還有很多,但是他們顯然謹慎的多,不可能像20歲的小夥子那樣橫衝直撞;不硬拼的中規中矩的人更喜歡每天的平靜日子,從這一點看,他們是既變聰明瞭又變膽小了。其實不夠準確,我還是喜歡用“謹慎”這個詞。

膽小是畏懼失敗的一種聰明。

大家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一輩子能幹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再由於生活所迫,什麼父母啊,孩子啊,煎熬中也就知道平安是福。能在平靜中求突破的人佔少數,在少數中取得成功的人更為少數。最可憐的是想求變化中的失敗者,假如符合“二八定律”,他們不僅要被百分之80裡面的百分之80人嘲諷,還被百分之20中的百分之20的人壓得喘不過氣,理解他們的人可能是百分之80中的百分之20,這種滋味可沒人喜歡。

總之希望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短暫,活的要盡興。


泊圖泊途


你的這個問題,我從兩個層面進行回答。

第一年齡越大膽子越小?我不贊同這種說法。我的理解是,人年輕時有衝勁,無掛念,有時做事不計後果,特別是青春期的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人生經驗增加、心智的發展、工作經歷的體會、人際交往的感觸,我們做事會越來越穩重、越謹慎,越來越會適應現實環境,而非讓環境適應我。

第二可以說是“聰明”的表現,這裡得聰明代表一個人的心理、思想的成熟,他可能不會在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跟隨大眾做事,而是根據自己的獨立思考、獨立見解、獨立的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做出自己的行動;這說明他是一個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行動的人。


老左心理工作室


年齡越大膽子越小,是聰明還是懦弱?

我覺著聰明、懦弱都談不上,是變理智了。

第一,人年齡越大似乎膽子越小,其實,就是不容易衝動了。有了多年的閱歷和經歷,知道怎樣才能不激化矛盾,從而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而已。假如爭一時口快,較真兒。或者逞一時之能,鬥勇鬥狠就很容易激化矛盾,是不值得的。所以,該忍則忍,當讓則讓。

第二,理智至上乃處事之本。年齡越大就越懂得衝動是魔鬼。因為,人生存於世,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交集,就容易產生矛盾,這是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了的事。但是,如果用理智來處理這些矛盾,就會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否則,衝動只能使矛盾升級,鬧得不可開交兩敗具傷。

最後,年齡越大就越懂得安全的重要性。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最佳方式,就是與人方便 自己方便。因為,這就如同相向而行讓路給別人,自己才有路可走。而霸道阻人,自己也無路可行。



皛川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你說膽量大小問題,是因為年齡的大小的原因。這話沒毛病。

但年齡大小你的有個標準,大是從哪一年齡段開始。50歲開始算大行不?50歲前算小,好像也不妥。權當如此。

大的膽量絕對沒變小,只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左顧右盼細思恐極罷了。決定一件事情會考慮得失,會評估風險。經驗取代了魯莽。這不是膽小呀。

從事危險工作的人,好像都是些60後,70後,他們的年齡偏大喲,膽夠大吧,

不顧後果,貿然行事,這些人是缺乏知識和見識,跟年齡無關,六七十歲的都有。那是什麼膽大,愚蠢罷了。

別把衝動當膽大。馬雲當年的決定,現在成功了,讚美的是膽大。如果現在沒成功,你會說他膽大嗎?所以知識決定一個人的膽量。絕不是什麼都敢幹的膽大。

說大點,國家之間的衝突,網絡上很多人一看衝突就喊打,這些人是膽大嗎?可能連槍聲一響就發抖,甚至他的體能連一個短衝鋒都做不了,翻一個300米的山頭都翻不過,你打什麼呀?玩遊戲可能買個導彈2塊錢,真彈上千萬呀,飛機上千萬呀,一打就有多少家庭光榮,對國家是光榮的,對父母是遭䄃的,我們的當年十七八歲的戰友倒在保家衛國的中越戰爭中,他們的父母這些年來都是在傷心中度過。我們打的是越南呢,換作美國,想想吧,膽大是會使年輕人為國捐軀的,積極防禦是英明決策。

所以,不要因為年輕衝動無知而膽大,也不要因為見多識廣冷靜而膽小。三思而行做決定,堅定不移有信心,審時度勢要調整,膽大膽小也成功。


藍色記憶211641050


一個人從生下來是很大的,越活越小了,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認知水平也不斷的提升,但相對帶來的是侷限性。

我們所學的知識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知識會提升我們的層次,但也會侷限我們自己。

隨著年齡越大,膽子越小,其實就是我們自身侷限性的一種體現,無所謂聰明還是懦弱,都是頭腦小我的一個遊戲罷了。

當我們明白人間走一圈,就是來體驗的,活在當下就好。


蒙媽荊荊


先來說為什麼人的年齡越大膽子會越小。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應該通過兩個方面來考慮:

第一個方面是記憶。要考慮小時候的記憶內容來長大後的記憶內容做比較。

第二個方面是認知。人在成長過程中認知會不斷完善和發展,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人在小的時候大腦除了本能的吃喝苦以及呼吸睡眠以外,其他都需要通過後天來學習,也可以用“初生牛犢不怕虎”來表達,因為認知不夠全面,對害怕和恐懼沒有客觀的認知,所以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怕。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去做。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不斷的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一些慘痛的記憶灌輸到大腦當中,就開始認識到過於膽大或者盲目的自大並不能適應社會環境,因此不論做什麼事都變的謹慎起來。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出,人之所以年齡越大膽子越小,是人的逐漸成熟的表現,也可以理解為是為了適應社會發現而展現出來的聰明才智,並不是變得懦弱的表現。


如何提升自信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但是仔細想想,這又是合理的。


小的時候,出生牛犢不怕虎,也許就是所謂的無知者無畏,那會你就是老大,有事情家人扛著,即便在怎麼折騰,反正也就在你的學校,你的小村子裡。即便鬧出啥事情了,大人也會說,哎,就是個孩子,別介意。


呀,就是這樣,你是一個孩子,沒人跟你計較,所以呢,你自己倒是放得開,也就是這邊捅個簍子,那邊捅個簍子。


年紀大點,懂事了,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也有羞恥之心了,做得不好的,大家說你,你也不好意思再瞎折騰了,慢慢收斂起來了,文明處事了。


等到成家了,自己也有了小孩了,發現自己更加小心了,因為你已經不是一個人了,你身邊有這些親人需要照顧,你不能出事,你一旦搞出什麼事情,家裡人是要受連累的。於是乎,你越來越小心行事。


在我看來,這不是懦弱,而是人的一種成長,你懂事了,你知道羞恥了,這是成長。家裡有了小孩,有了老婆,有老人,需要你照顧,你有了責任,你要承擔這些,這也是成長。


在我看來,不是膽小了,而是考慮更多了,更成熟了。


人生會有很多疑問,我的公眾號【老道說道來了】,知識星球的id是56784301,這裡關於成長的感悟,如果感興趣可以進來嘮嘮~。


老道說道


無論誰,也只能是外在接觸,人人自帶參數不同,你只能是你,我只能是我…連接彼此的,是意識的表達,意識不能交通,只能有時共振,有時衝突,所以人的親疏是動態變化的,沒有靜定的同伴,時間問題,只有你本人是不可擺脫的。之於變幻莫測的“我心”和“外在”的呼應,人們更需要的是灑脫,靈動,出塵…而不是參與比較,博取“高分”,高分不一定是來自戰績,也可能是巧合,一切只是可能,誰敢代言上帝說一定?沒有巧合湊,或者靈光閃現,大事難顯喜出望外,只是平平無奇~只靠理性思維,下苦功夫,棋手下不出妙手,球員踢不出神仙球,詩人寫不出絕句,生意人不會暴富,官員不會連升三級,音樂人編不出神曲…愛因斯坦得不到質能方程式。然而靈感實在不是堆砌“努力”就可催生,可遇而不可求者也,越主動找,越找不到,中國球員就是這種人,被人際套路和拜金心理,矇蔽了“靈感”,簡而言之,這種貌似滑頭的呆傻狀態,學名“心靈蒙塵”。~孟德斯鳩


有求不應就拉倒莫強求


年紀越大膽子越小的人是說明自己對家庭(也僅僅是對於家庭)的愛更真了、責任心更強了!…… 幾十個春秋中的風風雨雨讓他知道了成長的不易、道路的艱辛!…… 正是因為這種感悟,所以,減輕自己為老伴兒、為子女、為家庭帶來的負擔成為了他自己的一種責任!…… 膽子小,去傷害及被傷害的幾率就小,也就間接的使家人可以沒有顧慮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 這,不是一種 ‘懦弱’,恰恰相反,這是一種責任、這是一種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