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如何預測到黑洞的存在的?

木門為閒


黑洞並不是愛因斯坦預言的,只不過愛因斯坦的方程中有黑洞的位置,德國科學家史瓦西利用愛因斯坦的方程計算時得出了一個解,如果大量物質聚集在空間一個點,那麼就會形成強大的引力,其逃逸速度將超過光速,這就是黑洞。

這就是所謂的連光都無法逃脫黑洞控制說法由來,愛因斯坦也對黑洞這玩意的存在很苦惱。黑洞與引力波不同,後者愛因斯坦做了預言,畢竟愛因斯坦的方程是側重對時空的解讀,但黑洞則不是。

黑洞是愛因斯坦方程中的一個特殊的存在,由於連光都無法逃脫,那麼美國科學家惠勒將其稱為黑洞。

霍金給黑洞進行了新的定義,認為黑洞不是黑的,而是灰的,可以稱之為灰洞。由此也可以看出,霍金是一個黑洞研究方面的科學家,並非愛因斯坦那樣顛覆掉一個體系。


太空伊卡洛斯


今天的晚上21點整,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直播人類拍到的第一張銀心半人馬座a黑洞照片的消息持續霸屏,天文愛好人士都對此有強烈的興趣,都想一睹盛傳已久的黑洞真容。



1915年11月,愛因斯坦在普魯士科學院的演講中提到了廣義相對論與“引力場方程”,顛覆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


1916年,德國卡爾·史瓦西在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中得到了一個真空解:如果大量物質集中一個質點,這個點周圍就會形成奇異的“視界”界面,光在這個界面也不能逃脫。由於不可見,美國物理學家惠勒稱之為“黑洞”。

愛因斯坦是怎樣預測到宇宙中的黑洞呢?

人類對浩渺的宇宙有無盡的嚮往和疑惑,在長期的觀察和思考中總會有新的發現和謎題。

1905年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後,就著手研究將引力場與狹義相對論結合起來,於是就有了引力場由於時空的扭曲的廣義相對論。

先前愛因斯坦就發現了牛頓絕對時空理論的錯誤:水星的近日點的運行中,百年一遇的43秒剩餘誤差一直沒有合理解釋,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卻能完美給出闡釋。引力場方程中,光線可在引力場彎曲,比牛頓計算正大一倍。後來的引力紅移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

愛因斯坦推算出了物質分佈關係著時空引力場方程。時空扭曲程度取決於物質的質量密度、動量密度在時空的分佈,時空的曲率度反過來決定物體運動軌跡。如果時空曲率小,廣義相對論與牛頓運動定律沒有區別;如果時空曲率較強大,又會有較大差異。水星近日點的43秒進動差就是光線引力偏折、光譜引力紅移、雷達回波延遲形成。

20世紀50年代,射電天文學剛起步,通過視界輻射物間接發現到了黑洞這種天體的存在。今天的21點整公佈黑洞第一張照片,有沒有跟我一樣期待?


弄潮科學


具個人所知,黑洞不是愛因斯坦預言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存在一個史瓦西解,而這個解則預言了黑洞的存在。據說愛因斯坦曾經對這個解非常頭痛。場方程可以很好的解釋引力所造成所有現象。而當球體質量達到一個界限時,就出現了連光都無法逃脫的現象。這就是黑洞。因為廣義相對論的基礎是真空光速恆定。而引力實質是質量引發的時空扭曲。那麼這一現象就不可避免。當時愛因斯坦稱之為質量奇點,雖然沒見過,但又不得不存在。因此,他本人對此很頭痛。


王曉強30


愛因斯坦:我沒預測黑洞啊……

提問者:你有!!你絕對有,你忘記而已。

愛因斯坦原本沒預測黑洞,而是一個小夥子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公式,預言出當某個物體質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光被引力扭曲“吸”回去,形成現在所說的黑洞。所以愛因斯坦並沒預測黑洞,黑洞純粹是相對論意外收穫。


十面埋伏過


黑洞其實就是星系達到一定質量所產生的巨大引力漩渦


用戶3320615896091


會不會整個宇宙其實就是一個生物體,外宇宙又另外是個生物體。人類現在觀測到的黑洞就是這個生物體的一隻眼睛。地球好比生物體的一個水分子細胞,太陽好比電子細胞,或許人類最小單個細胞就是一個宇宙。


869美美家裝


事實上,愛因斯坦沒有預言黑洞的存在,反而是反對黑洞的存在。當然,他的理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愛丁頓也反對大質量星體的黑洞歸宿,為此還以卑鄙的手段無恥的攻擊錢德拉塞卡……


啤酒三瓶第二


總科家手機號:

180 092 542 80


宇宙空間總科家楊國棟


黑洞不黑五彩賓飛,九色俱全,一射萬里,地球迷團,均在期間。歷來科學家,怎與中國古代先哲比美?萬象更新一詞,就是佐證!一畫開天,與天地準,開天而明道,文明肇啟是先聲,不要小看我們的老祖宗。


棗園貧俠


黑洞並不是一種物質 而是黑洞周圍的物質在以光的速度在固定軌道高速旋轉而產生的黑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