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 張景憲12年如一日助力英魂歸家

与时间赛跑 张景宪12年如一日助力英魂归家

張景憲在擦拭烈士紀念碑

与时间赛跑 张景宪12年如一日助力英魂归家

張景憲向大眾網記者介紹英烈牆

与时间赛跑 张景宪12年如一日助力英魂归家

張景憲向記者介紹幫烈士尋親資料

与时间赛跑 张景宪12年如一日助力英魂归家

張景憲在張和莊烈士陵園

大眾網菏澤·海報新聞4月10日訊(見習記者李繼展 李效謹 張聰)“在我有生之年,我定當竭盡全力助英魂歸家,並把這份信念傳承下去。”菏澤市經濟開發區佃戶屯街道辦事處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景憲告訴大眾網記者。自2008年清明節以來,張景憲幫烈士尋親之路已長達12年,在各界人士的幫助下,張景憲行萬里路,先後為86位無名烈士找到了姓名和家庭地址,其中15位烈士已英魂歸家。

據張景憲介紹,1947年12月為確保解放軍戰略轉移,華東野戰軍由定陶一線向菏澤城奔襲,前線受傷的戰士被送往張和莊臨時戰地醫院救治,不幸身亡的136名戰士白布裹身葬於張和莊西北角老趙王河河沿上。後來敵人反撲,將記載烈士信息的墓碑破壞,烈士信息全部缺失。目前,經過修繕後的張和莊烈士陵園已被納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菏澤市紅色教育基地。

從軍經歷對烈士有特殊感情,萌生幫烈士尋親念頭

2007年,身為國企中層的張景憲相應國家號召,回農村二次創業,隨後參選為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2008年清明節前夕,張景憲和同村黨員群眾在烈士陵園掃墓時,同村老黨員提出:“你也當過兵,也上前線打過仗,你看咱莊上這些烈士家是哪的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幫他們找找家?”就是這樣不經意的一句話,加上小時候受父母影響,張景憲自幼便對烈士陵園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烈士陵園一直是他心中的“聖殿”,以及自身軍旅生涯和參戰經歷,使得張景憲與長眠於此的烈士們產生一種特殊的感情,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為先烈們做些什麼,自此心中萌生了幫烈士尋親的念頭。

六年尋訪,跌宕起伏終得花名冊

經過多方打聽和探訪,2009年,在菏澤黨史專家祝厚江的幫助下,通過對大量歷史資料研究和考證,張景憲最終認定這些烈士當時所屬部隊為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23師67團。2009年至2012年間,張景憲多次前往濟南幹休所、榮軍醫院等地尋找“老八縱”戰士,均未能獲取有價值的線索。

2013年2月,烈士生前戰友劉浩然看到媒體報道後,前來烈士陵園祭奠,在劉浩然的幫助下,張景憲確定了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23師67團正是現海軍陸戰隊某旅的前身部隊。同年7月,張景憲向海軍陸戰隊某旅發送求證函,同年8月軍史館前來認證,確認了烈士歸屬。2014年春,張景憲應邀來到海軍陸戰隊某旅駐紮地,拿到了烈士的花名冊,自此136名烈士中的86名烈士有了名字和地址。

電話尋訪一位烈士親屬,千封信助力烈士尋親

拿到花名冊後,張景憲決定根據花名冊記載的姓名和地址,通過撥打114查號平臺查詢烈士親屬,經過多次電話尋找,最終找到了烈士張文祿的侄子張啟華和張啟山。據張啟華介紹,張文祿是其四叔,張文祿母親去世時給他講,一定要找到他四叔張文祿。之後幾年,張啟華和張啟山多次到張和莊烈士陵園祭奠。

由於年代久遠,電話尋找過於太過困難,尋找效果也不明顯,再加上平日繁忙的工作,張景憲決定以書信的形式尋找。根據烈士花名冊名單根據烈士花名冊名單打印的86封幫烈士尋親信件發往山東、河南、山西等十餘個省市,2014年至2019年間,至少每年兩次,至今共寄出千餘封書信,但大部分書信卻被原封退回。

2015年,在臨沂蒙陰縣坦埠鎮郵遞員王德健的幫助下,經多方打聽驗證,最終村裡活動中心的一位老人給出了有價值的線索。烈士龔建厚當兵時登記的姓用的是公家的“公”,登記的姓名與實際也有所出入,經多方查證,最終確定龔德營就是公建厚烈士的侄子。2019年清明節前夕,王德健和烈士親屬龔德營第一次來到張和莊烈士陵園,包括龔建厚在內,經郵遞員王德健之手已經找到了一共四位在這裡長眠的烈士親屬。

2017年3月,張景憲發往陽信縣的郵件在朋友圈中迅速傳播,引起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在陽信縣人大副主任秘淑芳的幫助下,找到了活著的“烈士”魏元吉。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連同魏元吉在內的四位陽信縣烈士成功歸鄉。同年清明節,95歲高齡的魏元吉親身前來掃墓,併為戰友奉上家鄉的特產煎餅,魏元吉老人堅持要自己的名字繼續和當年的戰友一起掛在英烈牆上。

截至2019年4月,共有15位烈士得以魂回故土。

與時間賽跑,繼續走圓英魂歸家之路

“這些烈士大部分都沒有子女,時間越長,他們歸家的希望越小,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我當過兵,在前線打過仗,親眼目睹過烈士犧牲,對烈士有一種特殊的情懷。為烈士尋家不僅是承諾,也是責任,更是心願。家人的支持,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援助,賦予了我繼續前行的決心和勇氣。”張景憲告訴大眾網記者。

張景憲表示,有生之年,他將繼續堅定地為英魂們尋親,雖然前方路途艱辛,希望渺茫,即使有一天他走不動了,也會讓後人和張和莊的黨員們繼續堅持下去,讓每一名烈士英魂都能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