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高考改革關係千家萬戶、國計民生。改革何時進行、怎麼改?牽動著每一位考生和家長的心絃!

廣西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時間為2019年,這意味著,2019年參加中考的初三學生(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將成為這次改革的第一批參與者。2022年廣西高考文理不再分科,實行“3+3”考試模式。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近一半省份推遲實施,

暫緩新高考改革是務實之舉?

根據教育部高考改革的規定,2018年秋季學期起將有17個省份實行新高考改革,不再實行文理分科,考試科目變為3+3(6選3),被稱為高考制度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改革。

然而,在過去的2018年中,全國多個省份陸續有消息傳出,有近一半省市不按原計劃啟動新高考改革,而推遲到明年或後年實施。這些省市包括了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西藏等。

多地推遲新高考改革可能是因為實施改革的基礎條件並不十分成熟,並且根據前面省份的實踐經驗,貿然啟動新高考並不明智。從新高考改革的實踐情況看,上海和浙江等地高中都存在整體方案不夠完善、準備不足的情況。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廣西2019年穩步推進高考改革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2019年2月12日下午,自治區副主席到廣西招生考試院調研指導工作,就下一階段考試招生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要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二要謀劃好2019年普通高考工作

三要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

四要進一步提升考試招生信息化保障能力

五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扶貧工作力度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副主席強調,2019年是廣西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三步走”總目標之第二步“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的關鍵之年,大家要站在教育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考試招生工作的重要性、艱鉅性,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全力以赴做好各項考試招生工作,不斷開創我區考試招生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關於廣西高考改革方案,

你需要知道這7個重點:

1、2022年起廣西統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實行“3+3”考試模式,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科,每科滿分為150分;

3、外語科目(含聽力)同年有兩次考試機會;

4、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個科目設等級性考試,由學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選擇3科參加考試,簡稱為“6選3”。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經轉換成分數後,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選考科目安排在高三進行,每屆學生只安排一次考試,每科滿分為100分。

5、高考總成績滿分為750分。

6、高校招生錄取實行“考生總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評價方式。

7、高職院校招考與普通高校會相對分開,逐步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其中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高中等級性考試:6選3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成為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等14個科目。

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等級性考試和合格性考試,其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個科目設等級性考試。其他科目為合格性考試,考試時間跟著課程走。

合格性考試原則上隨學隨考隨清,等級性考試則安排在高中三年級進行,每屆學生只安排一次考試。

高考模式:3+(6選3)

根據《廣西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2022年起,廣西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不分文理科。

考生的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等級性考試科目(6選3)成績組成,即“3+(6選3)”模式。統一高考科目每科滿分為150分,等級性考試科目每科滿分為100分,考生總成績滿分為750分。

在考試時間安排上,語文、數學這兩個科目的考試,將於每年6月進行,外語每年安排兩次考試,其中一次為6月的全國統考。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學生在選科時往往是選擇自己成績比較好的科目。而“6選3”自主選科,讓學霸們可以揚長避短,選擇自己最有優勢的三個科目,但是對於學習中等偏下的人來說,這就相當於“強者更強”,在學習中感覺更加吃力

新高考改革“任重而道遠”,

今後會有怎樣的改變?

變革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新高考改革依然“任重而道遠”。

例如,新高考實行3(語數外)+6(物化生政史地)選3科目組合(浙江另加一門技術7選3),擴大了學生的學科選擇權、考試選擇權、課程選擇權,由此要求高中實行選課走班教學。這就要求高中必須要有充足的師資和場地開設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

而從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看,由於師資、場地不足,選課走班在有的高中變為“套餐制”。也就是說,本來3+6選3有20種科目組合,3+7選3有35種組合,如果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的話,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選科提供豐富的課程選擇。

但很多學校並沒有這麼多師資,於是,就限定學生的選擇,

根據學校的師資、場地,推出五到六個組合,由學生從中選擇,這就使擴大科目選擇權的改革價值大打折扣。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另外,新高考也要求學校對學生開展生涯規劃教育,而我國很多高中這方面的教育可以說基礎薄弱。因為此前完全實行單一的分數評價,學生也無更多的選擇空間,因此,學校只會要求學生考出高分,而不關注學生的個性、興趣培養,並指導學生根據個性、興趣、實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

推進新高考之後,高校的招生不再按傳統的文理科招生,取消高考錄取批次;除了統一招生外,還有自主招生、綜合素質評價錄取、分類考試改革;高考志願填報將變為專業平行志願或專業組志願……

這都要求學校必須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否則選科、選考、升學規劃都可能出現一系列問題,包括出現功利的選科博弈,導致嚴重的選科失衡,以及錯誤理解自主招生、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高考志願填報出現失誤等問題。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我國高考改革是以“先行先試”的方式推進,在實施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以進一步完善方案,並調整改革進度,協調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安徽等省根據上海、浙江等地新高考改革的實施情況,結合本省實際情況調整改革時間,或許是務實和負責任的選擇。如果不顧一切盲目啟動改革,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學生,雖說新高考早晚要實施,但是等方案更成熟、各方面條件都準備好後再進行改革才是對廣大學子負責。

在2018年3月初召開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對於各省份新高考改革的進程情況表示,對於新高考改革方案,要採取實事求的基本態度,不湊數,條件達到了就批准啟動,條件達不到就創造條件,達到了再上。

從2019年秋季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同樣值得廣大學生和家長關注的是,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從2019年秋季學期(現初三學生)起,全國各省(區、市)將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現六年級)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

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19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從2019年9月開始,全國中小學生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裡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高考改革對高中生的利弊分析

▌考試科目變化

改革前:高考採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語文、數學、外語、理綜(或是文綜);

改革後:取消文理分科;採取“3+3”的考試模式,即:語數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選3考試。

▌影響:

文理分科,禁錮學習思維,不利於學生綜合發展。

文理分科後,對理科生而言,只顧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題海戰術,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然而表象之下卻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對於文史知識的瞭解,以至於到了大學之後缺乏文化底蘊。

而對於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識的積累,缺少思維能力的訓練,一到考試就使勁背,完全是培養了“應試性人才”,顯然,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於學生在中學階段掌握綜合的文化素質,在大學能夠繼續發揮綜合優勢,也為學生在大學階段提供了多種選擇渠道,更為以後的就業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時也會造成為了高考分數,導致個別科目無人願意選擇的局面,比如綜合評估較難的學科——物理!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學業水平考試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畢業當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試,考試作為高招畢業和少數高考專業錄取的參考;

改革後: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考科目,合格性考試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組織一次(含補考),為高中畢業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時間為高考結束之後,選三科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

▌影響:

首先,高校會逐漸重視對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重視,有助於高三學生重視水平考試而不是單純當做高中畢業考試;

其次,改革後,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試排在高考之後,也有助於減輕高三考生的壓力,尤其偏科生。

最後,三科選三門考試,有利於學生培養自己的學科興趣而不是機械簡單的應試。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外語考試

改革前:只有一次統考,成績計入總成績;

改革後:增加聽力考試;高中階段會組織考試兩次外語,取成績最高分計入高考總成績;

▌影響:

外語考試進行兩次,取成績最高者計入總分,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個大手筆,兩次考試既可以給學生更多時間準備和複習。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壓力。

但也會形成不良競爭,即無論第一次考試好壞,都會參加第二次考試,因為無論如何都會選擇最好的一次作為成績。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綜合素質評價

改革前:記錄學生高三學習成績基本情況,除了自主招生學校審核參考外,無其他用處;

改革後:根據學生三年在校表現記錄成案,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內容,不僅是自主招生要參考《素質評價表》,高考錄取也會參考。

▌影響:

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好處多多,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改變教師評價觀念,推動教學改革;變革考試評價制度,促進人才培養方式轉變;優化學校整體工作,彰顯學校辦學特色。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新高考對什麼樣的學生最有利?

▌自律、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是必然的,學生時間會變得相對自由,來自老師的約束和鞭策會變少(類似大學)。對於習慣了被動學習、只等老師耳提面命才能有點動力的學生來說,非常不利。

▌善於把握時間,學習效率高的學生

由於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學進度被壓縮,學生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學完高中的課程,因此就要求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有專長或幾門擅長科目的學生

除了語數外,新高考不強制選擇文理,學生在避開不擅長的學科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

若對某些學科有濃厚的興趣,最好早做準備,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開始自學。如果能在這些學科領先同齡人一截,甚至獲得一些競賽名次,那麼在高考中會有很明顯的優勢。

有專長的學生也可以衝擊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學校的統一授課,被老師的教學進度趕著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動的。

10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廣西:2019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有比較明確的職業規劃的學生

高考改革6選3以後,高校一些專業會對考試科目做要求,比如大部分理工科專業要求物理成績,如果不選考物理,那麼就等於和這些專業無緣。

選擇科目時還是要慎重一些,早做規劃,權衡利弊。而那些高一高二隨大流,到臨近高考或者考後才去思考大學專業的同學,通常會手足無措。

新高考改革任重道遠。就浙江和上海的經驗來看,只有各省市各方面以改革的姿態迎接新高考改革,主動克服與新高考要求、與未來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管理辦法,通力合作,最終才能實現新高考改革的目標。

高考是關係民生的頭等大事,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進一步完善,新高考改革推進的合理有序,都必須以廣大群眾的滿意,為唯一考量尺度!


--END--

● ● ●

如果覺得文章資料有用的話,

歡迎多多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哦!

更多試題資料、升學資訊,請關注【輕輕家教南寧升學】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