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神經疾患康復(週一)、老年康復(週二)、疼痛康復(週三)、心肺康復(週四)、兒童康復(週五)、骨骼疾患康復(週六)、飲食營養護理(週日)等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居家康復第144講】1997年4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4月11日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如今,在我國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的患病率為1700/10萬,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據統計,全世界500多萬帕金森患者,其中有200多萬人在中國,帕金森病已成為我國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殺手”(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專家預測,到2040年,帕金森病患者將達到1200萬人。不僅如此,帕金森病患者還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佔總人數的10%。因此,為了讓大家對帕金森病有一定的瞭解,下面筆者就來說說。

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一、帕金森病是怎麼回事?

帕金森病是一種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和路易小體形成為病理特徵,其主要的生化改變為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降低,臨床特徵為靜止性麻痺、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

帕金森病是1817年由英國的一名醫生詹姆斯-帕金森首先描述的,舊稱“震顫麻痺”,表示這個疾病一方面有震顫,一方面胳膊不能動,腿不能動。但隨病程進展,發現麻痺可能用來形容這個疾病並不是十分恰當。況且,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震顫症狀。因此,為了紀念詹姆斯-帕金森的發現,人們將這個疾病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就叫帕金森病。

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二、帕金森病可能由哪些原因導致?

帕金森病根據病因不同分為原發性帕金森病及繼發性帕金森病。繼發性帕金森病又稱帕金森綜合徵,有明確的病因,如藥物、感染、腦血管病、中毒、外傷以及其他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等繼發引起的;我們通常說的帕金森病是原發性的,原因不是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認為與年齡老化、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毒素的接觸等綜合因素有關,只有遺傳、環境及衰老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通過氧化應激、鈣超載、興奮性氨基毒性作用、細胞凋亡、免疫異常等機制才導致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大量變性丟失而發病

ps:黑質細胞位於中腦,富含黑色素,是腦內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團。而多巴胺是一種化學物質,黑質細胞中存在的這種多巴胺,平時擔任信使,產生多巴胺能調節我們的活動,讓我們的手能做精細的動作,走路的時候更協調等等。有了多巴胺的調節,人們的手不會抖動、肌肉也不會發生僵硬的現象。帕金森病的發生正是因為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發生了變性死亡,導致了多巴胺的物質減少,從而出現了相應的症狀表現

值得說明的是,帕金森病多數不遺傳,僅十分之一為家族性帕金森病,當然了,遺傳因素在40歲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可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帕金森病也不是傳染性疾病。

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三、帕金森的主要症狀有哪些?手抖是不是就是帕金森病呢?

帕金森病起病一般比較隱匿,進展也十分緩慢,病情逐漸進展。最常見的初發症狀為震顫,依次為步行障礙、肌強直和運動遲緩。症狀常從一側上肢開始,逐漸波及同側下肢、對側上肢及下肢。患者感受到最早的不適可能是肢體震顫和僵硬。

靜止性震顫:一般為首發症狀,多數從一側上肢遠端開始,表現如搓藥丸一樣抖動,幅度不定,隨病情加重,腿、下巴、唇、頭部均可能發生抖動,且多以粗大的震顫動作為主。震顫的特點為靜止時明顯,精神緊張時加重,做隨意運動時減輕,睡眠時消失

肌強直:最早累及腕關節、肘關節及肩關節,面部表情肌次之,為帕金森病的特徵性表現。當患者的手腕、肘關節遇到被動運動時,我們可以感受到患者遇到的阻力均勻,醫學上叫鉛管樣強直。當患者同時有震顫,那麼患者的肢體屈曲伸直時我們就能感受到在均勻的阻力上,出現斷續的停頓,如同齒輪轉動一樣,醫學上稱為齒輪樣強直。總的來說,帕金森病患者感覺到脖子硬、腰發硬、肌肉發僵,運動也不靈活。

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運動減慢:即起床、翻身、步行、變化方向等日常活動出現運動緩慢和持續運動中運動幅度或速度的下降,表現為活動啟動慢、出現遲疑、猶豫不決,動作一旦啟動不能立即停止,活動中的伴隨動作減少,手指精細動作困難。

姿勢反應異常(異常步態):立位、步行時可見各種姿勢異常。異常步態表現為小碎步、走路搖擺,且缺少正常行走時手臂前後擺動。轉彎時出現不穩,停止行走時出現困難,較重的患者甚至為了避免跌倒而呈”慌張步態“,病人在這個時期,常因運動姿勢不平衡而容易跌倒。

簡單的說,帕金森病的四大運動症狀是“抖”、“僵”、“慢”、“易跌倒”。此外,帕金森非運動症狀有情緒低落(抑鬱症)、焦慮、睡眠障礙、認知障礙、吞嚥困難、直立性低血壓、視力衰退等。

需要說明的是,帕金森病不一定都手抖,手抖也不一定是帕金森病,沒有手抖也不一定不是帕金森病,關鍵是看是否具有上述核心症狀。除了帕金森病之外,還有很多疾病會引起手抖的症狀,如特發性震顫、多系統萎縮等。

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四、哪些症狀出現就要警惕帕金森病?如何做到早期發現?

帕金森病起病緩慢,早期症狀並不是十分明顯,但一般症狀會表現為這幾個方面:

1、嗅覺減退:是目前最被重視的帕金森病早期預警信號。80%~90%的帕金森病患者,一開始可能就一個嗅覺障礙,即原來嗅覺靈敏,逐漸的再也聞不到,表現為嗅覺逐漸減退,甚至消失。

2、抑鬱、焦慮:10%~45%的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抑鬱,主要表現為興趣減退、缺乏主動性、安全感、悲傷及自責,抑鬱的表現可發生在病程任何時期,但以疾病初期為第一高峰。焦慮症在帕金森病中是常見症狀,也可能是臨床前期的危險因素,可突感強烈的恐懼感。此外,一些精神症狀也較常見,如煩躁不安、躁狂等。

3、睡眠障礙:7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各種睡眠障礙,包括白天嗜睡,夜間失眠和多夢,尤其是惡夢,常常有大喊大叫及拳打腳踢現象.

4、其他;如便秘、尿頻、直立性低血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容易出汗、多汗)、面具臉、手臂或手指震顫、隨意運動減慢、行走時上肢擺動幅度減小等。

總之,早期帕金森病主要是兩個症狀,一個是運動症狀,一個是非運動症狀。非運動症狀一般出現較早,如嗅覺減退、抑鬱、焦慮、睡眠障礙等。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找專科醫生,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五、帕金森病能治癒嗎?得了帕金森病,該如何治療?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還沒有治癒的良方,不可能根治。切勿相信各種所謂的根治偏方,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帕金森病並不致命,一般不會影響壽命,但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殘。及早確診帕金森病、及早預防運動障礙、治療精神症狀和痴呆有助於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調查發現,發病後1~3年便開始積極治療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等方面明顯優於發病後4~6年才開始治療的患者。

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帕金森病的治療強調以藥物為主的綜合性治療最合理,方法包括藥物、手術、康復、心理治療及護理。藥物治療作為首選,並且貫穿整個治療過程。隨疾病的進展,帕金森藥物的藥效會逐漸減弱,而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手段。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指導正確的鍛鍊方式,維持良好的平衡功能和肌肉關節活動度,將患者本身的運動機能和耐力提高到一個較高的平臺並延緩其下降的速度,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維持更久的工作時間和生活自理時限。帕金森病患者多伴發抑鬱、焦慮等精神症狀,應結合抗抑鬱、焦慮藥的同時給予心理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由於肌肉僵硬、運動障礙,日常生活存在諸多不便,因此良好的護理和關懷是其戰勝疾病的一個重要的措施。

關於“帕金森病”,這大概是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了!

六、如何預防帕金森病的發生?

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阻止疾病的發生和進展,關鍵還是早診斷、早治療。針對不同時期的帕金森病患者採取不同治療措施,提高其生活質量,減緩疾病進展,防止併發症的發生。當然了,如果你有家族性的帕金森,就應高度重視。此外,還應避免接觸環境的一些毒素,如除草劑、重金屬等;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等高危因素;適當運動、適度用腦、睡眠作息規律等。

我是康復科岑醫生,喜歡的記得關注、點贊,謝謝。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或私信,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需要說明的是:

1、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診斷及醫療依據,不可替代專業醫師診斷。具體病情不同,康復實施方案必須依據臨床具體情況制定,請至醫院就診後遵醫囑或者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本文作者不對患者因閱讀本文所產生的不當醫療結果承擔責任。

2、參考文獻:《疾病康復》張紹嵐主編,p130~135

3、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