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多措並舉全力抓好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

近年來,漢中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不斷創新舉措,精心安排部署,大力宣傳政策,嚴格資格審查,遵循“應貸盡貸”原則,規範操作程序,全力抓好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全面落實“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莊嚴承諾,助推全市教育脫貧工作邁上新臺階。

——高度重視,健全機構。漢中市地處陝西省西南部,轄9縣2區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除漢臺區之外的10個縣區均為國家級貧困縣(其中深度貧困縣2個),總面積2.7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86萬(其中貧困戶 14.14 萬戶,貧困人口 39.3247 萬人)。2007年全市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試點工作,市委、市政府和各縣區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成立了1個市級和11個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並配備專人負責。截至目前,全市各縣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均通過標準化資助中心創建達標驗收,人力及辦公用房、辦公設施設備齊備,辦公條件不斷優化,管理更加系統科學。

——深入調研,找準癥結。為了解決好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的瓶頸問題,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經過深入調研,認為兩大問題必須儘快解決好:一是助學貸款申請資格認定,各縣區資助中心有限的人力無法對分佈各鎮辦的學生進行實地一一確認;二是本息回收工作,大多數學生畢業後即換了手機號碼,無法聯繫,資助中心有限的工作人員根本無法完成,有的偏遠鄉鎮的學生走訪一次,需要一兩天時間,還不能保證一定能見到學生或家長。隨著應還本付息學生人數逐年增多,若再不採取有效措施,此項工作將很難順利開展,要按時完成本息回收任務,將是難上加難。

——支招解困,完善體系。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向各縣區教體局提出了“在鎮中心小學配備助學貸款工作兼職助理員”的建議,得到各縣區教體局的積極採納和大力支持。各縣區教體局充分發揮基層學校的輻射作用,在各鎮中心校配備了兼職助理員,構建了新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管理體系,不斷加強和完善相應的管理措施,既方便了學生和家長,又提高了辦事效率,有效地解決了助學貸款申請資格認定和到期本息催收兩大難點,確保了助學貸款政策的嚴格執行。在開始落實各鎮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兼職助理員時,部分學校有畏難情緒。為此,縣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通過引導教育,對兼職助學員進行專項培訓,每年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專項督導檢查,進行量化考核。有針對性地對調整了兼職助學員的學校進行重點檢查,由檢查組進行工作點評和業務規範化指導,強化大教育觀念,履行工作者職責。

——明確職責,強化管理。通過幾年的工作推進和強化管理,各鎮中心校基本都做到了四到位:即思想認識到位,工作安排到位,責任落實到位,檢查督促到位。同時明確了兼職助理員的五項工作職責:一是負責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宣傳;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資格認定;三是加強貸後管理定期進行家訪;四是負責本鎮轄區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到期本息的催收任務的完成;五是負責對學生及家長進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誠信教育。實踐證明,在各鎮配備兼職助理員,大大地加強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力量,將縣區整體工作化整為零,任務分解,明確責任,有效地減小了整體工作推進難度。目前,兼職助理員工作已經常態化,工作積極主動,確保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的順利開展。

——優化流程,提高效能。為保障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通過辦理助學貸款順利入學,在做好政策宣傳的基礎上及時優化改進助學貸款集中受理流程。從2017年在城固縣成功開展合同電子化試點的基礎上,2018年市資助中心提前部署,實現了全市各縣區助學貸款合同電子化全覆蓋工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實行錯峰受理和分散受理,將貸款受理點下沉至鄉鎮中心小學,把助學貸款辦在“家門口”,讓學生和家長少跑路、少排隊、無抱怨,為廣大學生和家長解除後顧之憂。

——抓好兩頭,減小風險。市、縣區資助中心歷來高度重視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把預申請和到期本息催收工作作為整個工作的重中之重,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任務分解科學落實到位,管理措施有效,有效地控制了生源信用助學貸款風險,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市縣區每年提前下發文件具體安排,要求各鎮助理員在大學生畢業離校前必須開展一次電話聯繫回訪工作,提醒當年還款事項,要求更換電話號碼要主動聯繫並要做好電話記錄。每年10月,各縣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印發通知,將本年度助學貸款本息回收任務分解下達各鎮,並明確區級包聯責任人,提出工作要求及回收完成時限。每年11月份以教體局安排進行一次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專項檢查,督促指導本息回收工作。縣區學生資助中心明確專人負責本息回收工作,並通過互聯網即時發佈各鎮回收進度情況,對進度快的予以鼓勵,促進全市本息回收工作任務的按時完成。

——落實政策,成績顯著。自2007年首次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至今,全市發放貸款人數和金額逐年增加,近三年全市共計發放貸款 18864人次,發放金額合計13732.1萬元。其中2016年貸款5391人,發放金額3761.3萬元(建檔立卡1205人,發放金額960萬元);2017年貸款6122人,發放金額4428.2萬元(建檔立卡1200人,發放金額960萬元);2018年貸款7351人,發放金額5542.6萬元(建檔立卡2225人,發放金額1657.8萬元)。目前此項工作已經步入規範化、常態化的快車道,極大地助推了全市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文/田選情 程如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