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八大坑,農民朋友如何繞道而行?

蔣鳳君


在一些農村,農民朋友們戲稱:農業有“八大坑”!坑坑要“致命”

什麼是農業“八大坑”?農民朋友們如何避免八大陷阱?首先讓我們瞭解下,八大陷阱指的是什麼?


1.政策補貼

很多地方有農業補貼政策,但一些不瞭解政策的農民們,一聽有補貼,就盲目的去幹,卻並不瞭解補貼政策具體內容,申請補貼需要的手續等問題。


2.集資融資

農村朋友往往手中錢都不多,有些人進行一些非法集資,圈錢等手段,但因為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的制度等問題,造成農民錢財的流失。


3.承包大量土地

一些農民朋友心大,花很多的錢承包土地,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項目,或忽略了從生產到收穫環節,所需要增加花費的成本,後期資金不足,或農產品運輸銷售的問題。<strong>

4.新型項目

看了如致富經這樣的成功養殖案例,盲目進入不擅長的新領域,沒有開發市場、任何風險評估。導致血本無歸。

5.追求新產品


盲目開發新產品,因產品新異,沒有前期培育宣傳新產品的受眾人群,得不到市場的認可。

6.農業技術

養殖、種植都不是簡單的事,養雞專業的,不代表去養牛,也行的通!種植、養殖領域很多,看到某一樣東西賣的好,盲入引進,卻因為土壤問題和缺少相關的技術人才,達不到別人的收益,白白浪費了精力和金錢。

7.農產品網絡銷售

對網絡銷售不瞭解,以為把產品投放在網絡就可以吸引客戶購買,卻不知道宣傳自己的農產品,在網絡銷售也同樣需要做廣告。

8.科學規劃

缺少科學規劃,需要什麼就建,實際操作起來,又發現需要增加不少成本。花了大量的錢建休閒農莊,卻沒人光顧。

農業有這麼多陷阱!我們農民朋友又該如何繞道?避免入坑?

有補貼是好事,但不能盲目的去種植,要了解清楚再入手。融資需謹慎!找好項目,再根據需求承包土地。

選擇任何的項目,你都要先想清楚,這產品的收益點在哪裡?生產的成本、儲存、運輸、銷售渠道!沒有有效的銷售渠道,再好的東西也只能爛在手裡。開發新型農產品,需要前期花大量的金錢,去宣傳培養客戶,不能盲目的追求新產品,卻得不到消費人群的認可。

農業種植、養殖不是簡單的種種養養,就行了!要有相關的技術。風險也大,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支撐,也要有過人的抗壓能力,能在成功中總結經驗,在失敗裡吸取教訓!


果鄉農人


當今社會,國家政策對農民在各方面都很照顧,但有一部分群體為了個人利益,讓我們這些基層百姓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身為基層百姓想避開這些坑,過上好日子。除了用勤勞的雙手,還需多動腦筋,主意物以稀為貴,產能過剩。就以養豬為例,市場肉價為何每隔兩三年有所升降,附加費用不提,就以賣豬價格來說,對於養豬的人來說,通常看市場價格高,自己以為發財的機會來,一窩蜂的養豬,好不容易到養大了,肉價又降下來了。結果辛辛苦苦養了一兩年豬,算下來還是沒賺到錢。當不養或少養嗎,肉價又漲起來了,也許這樣的農民會說自己命不好。其實這跟命沒多大關係,養豬除了病害管理,還要懂市場行情,養豬從仔到大有一定時間,看到高價養,到長大價降了。因為看到價格高的不止一兩家。上市時,市場己經飽和,價格自然降下來了,這就是市場經濟。


創業呼聲


管你做什麼都要有人有關係?才沒有坑。就拿農業補貼農業保險來說嗎負了多少人有幾個農民真的能拿到不過想開了,也沒什麼,不管哪朝哪代,都有,最低層的人。如果大家都是一樣平等的把。誰來做,奴才,誰來做努力,誰來做賣力氣的?誰來種田?有地主。一定就有奴才。如果你沒有關係,千萬別往坑裡跳。跳下去可爬不起來,也沒誰會拉你,因為你沒關係。


有風我也能飛


農業三年經驗,坑是多,但是竟然選擇就必須客服,人云亦云沒有去做過,或者沒有踏實的去做過,都沒有什麼發言權,我個人認為農業機會大


大埡土貨


很多資金流向農業領域。無非是看中了這塊大蛋糕而已,沒有利益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嗎?商人的本質決定了逐利的屬性。


大老劉的自留地兒


農業是片大海,農民是漁民,會打漁的人滿載而歸,不會打漁的空手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