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点击蓝字关注,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撰文 | 鹿清

前阵子,日本TBS一档脱口秀节目的播出惊爆了大家的眼球。

23岁的日本女星北贝直美在节目中惊曝:

尽管自己已经成年,但还是经常和父亲、哥哥一起泡澡,并且觉得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促进了家人间的交流和沟通。

直到现在,她的父亲仍然没有告诉她“男女有别”。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成为明星后,好友质疑了她的生活习惯,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有悖常理,北贝直美内心充满着不解和恐惧。

然而,她在求助节目组后,节目组却给她一个令人诧异的回答:完全可以理解,也许每个家庭的家风习俗不一样,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这件事引起了网上的轩然大波。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有网友说:都是成年人了,思想观念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背道而驰绝非“理解”两个字可以描述得清的,有些事情虽然子女不清楚,但是做父母的不能假装不清楚。

23岁仍然和父亲、哥哥一起泡澡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北贝直美并不清楚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可见,她的父母、哥哥和她之间是没有界限。

很多人以为,亲人之间没有界限非常正常,否则就是生分。

然而,真是如此吗?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缺少界限感的父母

培养不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热播剧《都挺好》中,苏母对儿子苏明成的爱就是如此。

“明成,过来把汤盛了端上去。”苏父喊道。

明成撒娇地对妈妈说:“妈,你看我爸他…”

“我来我来我来,这么点事儿也让孩子干。”苏母怜惜地边说边走进了厨房。

端个饭菜都不让明成动手的苏母,活脱脱地将明成惯成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

“咱们结婚,买房子,是我妈说让买的。装修,也是我妈说让装的。办喜酒也是我妈说让办的。我妈说了,这钱都不用还的。”婚后,明成骄傲地对老婆说。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从卖房供明成上学到工作、买房、找对象一样不落的全是苏母一手包办的,明成就像母亲的私人物品般被安排得面面俱到,在苏母心中,他永远都是个孩子。

网络作家Jenny乔说过:以爱之名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满足感和边界感。

苏母的行为模糊了与儿子之间的界限,让儿子一度沦陷在这种无责任感的环境中,代替儿子选择人生,包办儿子的一切,最终将儿子变成了没有责任感的人。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缺少界限感的父母

难以养成独立自主的孩子

周国平曾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严。

《康熙来了》中,演员钱韦杉道出了自己经常与9岁儿子一起洗澡的事情。面对惊呆了的主持人和观众,她心态较好地说:可是他在你眼中还是个小孩呀…

众所周知,9岁的孩子是可以独立承担很多事情的,他们能够很好完成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日本在育儿观念中就一直秉承教育孩子独立的方式。

在街上,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们独立搭乘电车并不意外,因为大多数日本家庭认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是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与孩子一起沐浴这样的事情,钱韦杉觉得他还只是个孩子,可是这样毫无界限感的举动真的影响不到孩子独立成长的能力吗?

孩子的人生是属于他们的自己的,有太多父母不明儿女是因你而来,却不是为你而来。

研究发现,在爱的关系中管教孩子,效果最好,但“爱的管教”不是溺爱孩子。身为父母,再爱孩子,也要有规则,再爱孩子,也要有界限,让孩子在规则中成长,才是爱孩子的表现。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尊重孩子的时间、空间和情绪

曾经在微博上刷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感受颇深。

早上起床后,姐姐在书桌上画画,妹妹看到后,想要找姐姐一起画画。

妈妈对姐姐说:“给妹妹腾出个位置来,跟妹妹一起画。”姐姐说:“不行,妹妹会打扰到我的,我不想让她过来。”

妈妈没有想到姐姐会拒绝的这么干脆,内心涌现了是尊重姐姐还是满足妹妹的纠结状态。

最后妈妈还是选择了尊重姐姐,对妹妹说:“我知道你很想跟姐姐一起画画,但是姐姐现在暂时不想被打扰,你可以去做点别的事情,比如玩彩泥,或者玩积木。”虽然妹妹有点失落,但是还是同意了。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想要独处的空间不是不合群的表现,也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每个人都该享有独处的自我空间。

父母不侵犯孩子的心理边界,尊重孩子的时间、空间和情绪,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是每个父母都应该要做的。

学会拒绝孩子,不干涉孩子的事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妈妈咪呀》的一期节目就完美的诠释了爱孩子的表现。

陈施一家四口与公婆、小姑子十几口人住在一起,他们的家庭氛围和谐美好,没有一个人愿意搬出130平的房子,去隔壁小区的空房子住。

在他们家,看孩子、做饭、打麻将、看电视等一系列家庭活动每天都井然有序地发生着,从来没有婆媳矛盾、兄弟争执、妯娌红脸的现象,家里的老人也不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帮他们带孩子。

当主持人问起,他们一家人和谐相处的秘籍是什么,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说:

和儿子保持距离,给儿媳放权,不干涉他们的生活,有大问题民主协商。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老母亲的话征服了台下的所有嘉宾和观众,一家十几口人其乐融融生活的幕后,是老母亲言传身教、遵守界限的成果。

幸福的大家庭里,老母亲用智慧守住了与孩子的界线,也用行动教给了孩子如何为人处事。

人的一生中,接受很容易,拒绝却很难,学会拒绝孩子,是要守住孩子应有的边界;不干涉孩子的事情,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一双翅膀。

立规矩,做榜样,给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美国的一代伟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很有作为,堪称模范家长。

有一次,罗斯福的一个儿子驾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被带到法院接受处罚,当法官知道他是罗斯福的儿子时不仅没有处罚他,还邀请他去家中吃饭。

饭后,洋洋得意的儿子回到家中,把这件值得“炫耀”的有趣事情说给了爸爸。

罗斯福听后,戟指怒目道:这真的很有趣吗?作为公民,你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敢承担后果,你还好意思炫耀!你必须立刻去法院缴纳罚金。

充满智慧的罗斯福知道,纵容儿子的后果有多严重,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儿子将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法独立生存的人。

在罗斯福的育子宝典中有这样一句话:对儿子,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的罗斯福就是儿子最好的老师,他的行为举止,每时每刻影响着儿子。因此,在激烈的二战中,四个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连立战功,跻身美国政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需要做好榜样,并且有界限地爱着自己和孩子。

高尔基曾经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做有界限感的父母吧,不要再束缚孩子的心灵,捆绑孩子的人生了,分清界限才能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啊!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鹿清,85后二胎妈妈,热爱写作,喜欢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记录幸福的瞬间,喜欢通过文字来思考人生,与孩子一起成长。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回复 大礼包还可免费领取价值千元资源包

— 猜你爱看 —

近期热文|牛娃养成|纪录片

STEM资源|英文书单|学习方法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点这儿,逛原版书!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点好看的人会越来越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