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擇校,家長們必須明確這7件事

小升初擇校家長們必須明確的7件事,歡迎一起探討和學習。

小升初擇校,家長們必須明確這7件事

1、家長要拋開一些面子問題

孩子未必真在乎去了哪個學校,孩子在乎的原因是家長在乎,而家長在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面子。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如此,我們要拋開一些面子問題。對孩子來說小升初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家長,其實孩子的選擇理由我們可能想都想不到,比如看了孩子博客才知道她選擇現在的學校主要是因為去這個學校的好朋友多,所以我們不要低估孩子自我調節的能力,不要把我們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更不能為了自己的面子犧牲孩子的快樂。

2、選最適合孩子的學校

大多數家長都認為進了好學校就有一種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自然有不必言說的好處。其實家長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盡如人意,那麼在重點中學的學習給孩子的壓力將一直沉重無比的,如此一來孩子最終也會面臨被淘汰出局。

如果孩子沒有考上重點初中,可以考慮其他適合孩子的學校。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與其選最有名的不如選最適合自己孩子的。

3、選擇特長切忌盲目

重點中學的招生計劃大多與特長相聯繫,這讓很多家長無奈地逼迫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不再顧及孩子的學習興趣。於是,週末變成了孩子學習最緊張的兩天,許多家長也放棄了休息,陪著孩子一起用功,為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如此費心費力,卻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一是孩子對該項目根本沒興趣,只是迫於無奈學習,即便後來憑藉特長進入了好學校卻仍然難以堅持下去,也不是好事,一些逆反心理特強的學生甚至在逃離家長控制後完全放棄;

二是孩子本來對該項目有點興趣,卻因為是被逼學習而逐漸產生厭惡情緒,到最後可貴的興趣愛好完全被扼殺。

4、文化知識的儲備很關鍵

義務教育階段是孩子快速增長並儲備文化基本知識的階段,這點其實遠比學習任何特長都更為重要。如果有條件,孩子又有興趣,當然可以給孩子多加一些小灶,這完全依實際情況而定。

但如果孩子書本上的知識都沒有學得很紮實,卻又要去上奧數、華數或者公共英語、劍橋英語等等,只能是佔據了孩子更多的時間,顧此失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更談不上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參照孩子的學習特徵和興趣愛好,參考孩子的意見,給孩子以規劃和指導,這樣才能避免走很多彎路。

5、孩子還是要全面發展

迫於小升初的壓力,我們把奧數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以上了初中,你就會發現,全面的孩子優勢更明顯。數學固然重要,但也只是150分,而英語、語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英語,一下要求就高了許多,如果單詞量低於兩千(指詞根),在實驗班聽課就會有一定困難。語文的閱讀能力也要求很高,特別是古典文學的賞析,幾乎每次考試都是重點,如果底子薄一點補起來很費勁。所以,我們在突出奧數的同時也要堅持全面發展,英語主要還是新概念,語文集中在古詩詞背誦和名著的閱讀。

  6、不一定非上競賽班

競賽班是一個看起來很美,聽起來很爽,但吃起來很苦澀的東西。競賽班的壓力不是一般孩子和家長可以承受的。競賽班的優點是學習氛圍好,大家爭先恐後,但也帶來了競賽班的同學之間因為競爭關係而勾心鬥角的問題,據說競賽班一般在團結和關心集體上都不如普通班。這樣的結果,到底與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否吻合,值得家長考慮。

  7、小升初不理想不是世界末日

其實孩子很堅強,脆弱的是我們家長,小小的挫折可以讓一個孩子儘快長大。我們的教育就是一個生產線,越沒有稜角的材料正品率越高,很多有個性的孩子往往被忽視和扼殺。所以,小升初不理想絕對不是失敗,更不是世界末日。我們家長應該把眼光放的更遠一點,即使小升初不理想也不要責備孩子,把它當成一個過程就可以了。相信自己的孩子,放寬自己的胸懷,坦然面對小升初,這是我們當前家長必須具備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