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正廳級的祁同偉和副部級的高育良差了多少?

《人民的名義》一開篇,就是作為公安廳廳長的祁同偉為了升主管政法的副省長,各種沒底線的諂媚巴結。為了這個副省級,祁廳長也是拼了。

後來我們知道,祁同偉的最大政治資源,也就是靠山,就是高育良,時任省委副書記、省政法委書記。但是,高育良由於沒有升上省委書記,馬上就要退居二線。沒了這個靠山,祁同偉再想升官就更難了,所以這才一個勁的往前擠。他也在劇裡明說了,要是錯過這一次,恐怕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到頭了。

人民的名義,正廳級的祁同偉和副部級的高育良差了多少?

那麼,此時的祁同偉,官至公安廳長,正廳級,而高育良是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副部級,他們之間,看起來只差半級。如果把正副之間看做一級,也就是差一級。那是這樣嗎?

雖然我國的幹部職務級別只有十級,但實際上的職務卻很多,某些不同職務的級別雖然是一樣的,但是地位、權力等等都是不一樣的。一些相同級別的職務,還必須是先擔任某一職務,然後才能擔任另一職務,雖然級別沒升,但權力地位都更大了,因此也可以看成是升職了。

人民的名義,正廳級的祁同偉和副部級的高育良差了多少?

或許這麼說,難以明白,還是舉些例子容易看懂些。祁同偉和高育良之間,雖然只差一級,但祁同偉要到高育良的位子,要有三次升遷才能達到,這也是高育良想在退休之前為祁同偉鋪的路。那是那三步呢?第一步,就是祁同偉升任主管政法的副省長,也是祁同偉目前努力爭取的。第二步,出任省政法委書記。在沙瑞金、田國富和吳春林討論祁同偉的問題的時候,吳部長說過,高育良是把祁同偉當成接班人培養的,目前升任副省長,下一步順序出任政法委書記。第三步,成為省委副書記。雖然,副省長、省政法委書記、省委副書記都是副部級,但按照順序,卻是循序升遷的。省政法委書記必定是省委常委,省委常委相比副省長,是班子成員,有全省幹部任用的人事權,所以比副省長顯得高級。省政府的副省長,只有排名第一的常務副省長才必定是省委常委,排名第二第三的副省長,可能是省委常委,再後面的副省長,基本就別想了。而省委常委雖然是班子成員,相比副書記又差了一點,副書記是鐵定的首副,一個省的第三號領導,在晉升省長的時候,相比省委常委有絕對的優勢。劇裡開篇就盛傳李達康要升省長,其實在我看來機會幾乎為零。李達康不過是第九號常委,在班子裡排名中後,他要做省長,最順暢的路就是高育良落馬之後,李達康成為副書記兼京州市委書記,再下一步成為省長,由省委常委、京州市委書記直接升,實在不太可能。在現實中,也並不是沒有省委常委、省會市委書記升省長的,但一般是異地升職,不會留在本省。

人民的名義,正廳級的祁同偉和副部級的高育良差了多少?

除了副部級之間有著三個差級,副國級也有,副國級從低到高可以分為:國務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實權的最高法院長、最高檢檢察長,大概等同於國務委員,如果把退居二線的也算上,就成了政協副主席

正職幹部也存在這樣的現象。比如省委書記,一般都是省長升任的。記得有個小笑話,說是有個男書記見了女市長,想佔別人便宜,就說:“書記的下面是市長。”女市長針鋒相對,說:“書記都是市長升(生)的。”雖然笑話有點低俗,但道理確實如此。特例就是自治區,自治區的政府一把手由自治區的少數民族擔任,所以一般黨委副書記可以直接升黨委書記。

人民的名義,正廳級的祁同偉和副部級的高育良差了多少?

當然,這裡所列的都是按順序的,當然也存在跳級的現象。最常見的跳級就說正廳的市委書記直接升任省委常委,而且還比較普遍。也就是說,在省委常委的競爭上,正廳級的市委書記的優勢比副省級的副省長還大,比省政府下的廳長們就更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