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1、

我們的分析一直有很好的連貫性。

我們在1月2日文章指出上證指,深證指正在構建雙底結構形態。

1月6日文章《在消息面、技術面、資金面的支持下,這裡會見一個比較重大的低點》重點分析了在消息面、技術面、資金面的支持下,這裡會見一個比較重大的低點。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現在回頭一看,果然是重大低點。

當時1月6日文章也重點分析了券商會創出新高,現在看,券商也果然很猛。

我們在節前1月31日文章《北上資金今天流入再創新高,外資跑步入場增持過節》分析了在內資頻頻買股過節之際,外資卻是跑步入場增持過節了,外資看好節後行情。

2月10日文章《節後新高概率很大》分析了春節後新高概率很大,節後果然連續創新高。

2月11日文章《節後已新高,後續震盪上行概率很大》分析後續震盪上行概率很大,後續各指數也果然繼續大漲,一路以來,我也是持續看多做多。

我們20日早上開盤前,在群內建議買券商服務個股,並給了4只。

21日文章也是再次建議關注這幾隻。

這4只券商服務在21日就開始啟動上漲,22日也是率先全部漲停。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在22日券商啟動前,我們也是再次強調了券商是最有可能漲的。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3月29日上週五,早上開盤一會兒,我們發現券商異動。

在群內我們提示,創業板超大單資金底背離形成的概率很大了。

也提醒了<金證股份在觀察線的支撐>

也提醒了證券指數在觀察線的支撐。 ​​​​

當天金證漲停,到現已經是三四個漲停了。

最近幾天,券商服務股在最近這幾天,基本上天天上漲,像同花順也是連續漲停多天,平均大幅的走強於券商股。

​這就是我一直在強調的,牛市買券商不如買券商服務。

2、

我們在3 月 28 日文章《創業板指的超大單資金底背離快形成了,可能明天會率先形成低點》 大幅分析了3月29日創業板可能會形成超大單資金底背離返漲。

然後,在29日開盤一會兒群內就提示了創業板的超大單資金形成,當天指數大幅上漲。

我們在3月29日文章《新高概率很大,可能會再漲5天》主要分析了兩點,一是會新高,新高隔天30日就驗證了。二是會再漲5天。

關於上漲的空間,我們4 月 01 日文章《這波會向上漲多少,可能會再漲一個箱體空間》所分析的,這裡應能再漲一個箱體空間。

當時圖示如下,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在4 月 07 日文章《下週一時間、空間即將到達一個平衡點,要不要謹慎呢》也是再次分析了,當今天空間也到達我們4月1日文章分析的箱體頂處,那時間、空間就會到達一個平衡點。

早上開盤一會兒,我們提醒上證指,深證指全部到達箱體上軌線。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空間到達預定目標後,各指數全部一路低走,開始了小1浪下跌

這也再次驗證了我們最近分析的準確性。

3、

我們在4 月 8 日文章《未來幾天,可能會反覆的在高位寬幅震盪》指出了,各投資者在去年剛經歷了熊市,風險意識也都比較高,一有風吹草動,跑得比兔子還快,各主力機構想在高位順利出貨,是比較困難的。

並指了30分鐘的小2浪反彈目標,預計能漲到箱體上軌線附近。

在4月9日文章《美歐貿易摩擦,將利好A股》再次指出了,這個30分鐘的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出預期,預計能漲到箱體上軌線附近,或略超箱體上軌線。

當時圖示如下: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早上受到外圍股市下跌影響各指數低開,但上證指數在我們提醒的分時資金底背離下,出了最低點。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然後繼續走出了,我們分析的小2浪反彈。

目前觀點沒變,小2浪反彈可能會略超預期,預計能漲超過箱體上軌線的3280點。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從深證指來看,午後,反彈最高點也是再碰箱體上軌線後,回落。


小2浪的反彈可能會超預期,會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區域


​從這點來看,深證指近期強於上證指數。

​因此,接下來是等上證指的小2浪去到達或超越箱體上軌線。

​然後等超大單資金頂背離什麼時候出來。

春節後這波上漲,超大單資金頂背離出現了3次,每次均如期兌現了一個大陰調整。

這裡後續如出現超大單資金頂背離後,仍然還會有大陰調整的概率。

我們在這兩天的文章給的的策略是,個股逢大漲宜高拋,逢連續大跌兩天的到達支撐位的,宜低吸做T。

今天盤中點評跟蹤的多隻個股到達觀察線後,也是紛紛走出了中陽上漲。

目前該策略總體上是不變的,只是增加一句:

低吸富三代,追高悔一生。


點擊「瞭解更多」查看更多的邏輯分析↓↓↓。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