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裂變發現之前,愛因斯坦是如何知道原子核內蘊含巨大能量的?

OneSky


這個問題之前有討論過,我想是不是大家受到以下教育的影響,認為愛因斯坦提前知道原子能存在。

“狹義相對論帶來的原子能開發”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為原子彈的發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由此打開原子時代大門”

實際上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一開始討論的是時空觀,即一切的慣性參考系都是平權的,即物理規律的形式在任何的慣性參考系中是相同的。挑戰了之前經典物理學絕對時間空間觀。

另外又假設了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參考系下是恆定不變的。也就是愛因斯坦是搞理論物理的,針對的是過去經典物理學的缺陷,進行理論突破,跟微觀原子世界一開始是不搭的。

而第一個認為原子內有能量是盧瑟福,這個人呢,是搞實驗物理的。他根據之前的α粒子散射實驗現象,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核模型,之後他用α粒子轟擊氮核的發現質子。他的學生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轟擊鈹的實驗,證實中子存在。因此盧瑟福的原子核模型得到了物理學界認可。

接下來就是實驗物理界進行中子轟擊各種核實驗,直到1938年,哈恩和斯特拉斯曼進行了中子撞擊鈾的實驗,首次實現了中子誘發的鈾裂變。

當時核裂變產生能量沒法理論解釋,梅特納和她的侄子弗瑞士用愛因斯坦理論進行了數學分析。

1939年二戰爆發,費米和其他科學家立即起草了一份給羅斯福總統的信,警告德國正在研製原子彈的危險。 為了增加信的分量,他們徵得了愛因斯坦的簽字並由他於1939年10月11日呈送給羅斯福總統。

所以原子能發展初期,愛因斯坦的理論並不是決定性的,而是實驗物理界倒騰出來的。

當然原子能乃至量子力學能夠發展到今天,愛因斯坦的理論功不可沒。



崑崙還東國


這個問題本身有歧義,可能引起讀者的錯誤認識,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成就不能否認,但不能把所有科學上的成就都歸功於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人,不是神。在核裂變發現以前,目前沒有任何資料表明愛因斯坦提前知道原子核內蘊含巨大能量的這個結論的。

不吹不黑,質能方程的主要意義是下面這樣的。


圖釋:德國柏林一公園E=MC^2藝術作品

愛因斯坦發表質能方程時對原子核隻字未提,更沒有提到核裂變

質能方程是愛因斯坦1905年的四大代表作之一,這個方程本身遵守的是狹義相對論理論,對經典物理來說是個挑戰,因為在此之前,在人們大腦裡的概念是質量守恆。本方程中愛因斯坦將慣性和能量聯繫起來,一個系統中單一的質量不在守恆,質量和能量整體上稱為質能守恆,但發表論文時對原子核隻字未提,更沒有提到核裂變。


圖示:1905年愛因斯坦奇蹟年

核裂變概念的出現是1938年的事情了,德國物理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用中子偶然轟擊鈾235時發現了核裂變現象,並且放出了能量。他們的另一位女同事邁特納參照生物中細胞裂變將這個現象稱為了核裂變。此現象發表以後才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注意,發現這個過程會有質量虧損,按照質能方程可以很好的解釋釋放能量這個現象,隨後軍方才打算著手研究原子彈。

圖示:德國物理學家奧拓哈恩

因此,更準確地說是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很好的解釋了核裂變釋放巨大能量,但是說看了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就想到核裂變,這就太牽強了。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我不理解為什麼還有人覺得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開啟了核試驗的大門,質能方程只是一個對核爆炸的預測性的公式,不過是聚變還是裂變都是別人的功勞,跟愛因斯坦有幾毛錢關係啊,他只是提供了一個總結性的思想幫助後來的科學家能夠更加量化的來研究計算核能,當然很不精確了


芳遠1


因為發現了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從而知道了原子核的能級,放射線的能級,原子的穩定性和不穩定性。愛因斯坦就開始了推導,推導結果又建立了假設,通過假設又想法去證實。於是在戰爭的推動下,推進了科學的發展。隨著duang的一聲巨響,就成功了。


夏日蟬時雨


一張紙,一支筆。根據相對論公式算出來的。


用戶818636012647


愛因斯坦推銷“質能方程”的“廣告詞”正好趕上核反應。只是能量過後,質量還在!


漫跑者136


不知道的就不叫愛因斯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