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含金量越來越低,學歷越來越貶值,為什麼很多人還考研,甚至考二三次?

勇士123q


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考研可能是一個比較經濟性的選擇。

首先,考研可以提升學歷和能力。學校教育相對社會歷練,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尤其對本科學校不太滿意的學生而言,讀研不僅可以順利完成轉身,也可以圓名校夢。

其次,暫時躲避就業壓力,並期望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佔據優勢。大家普遍存在這樣的心理,認為讀研後就業會比本科更容易;假如研究生就業都不順利,本科就業的難度就更大、質量更沒有保證了。

再次,通過讀研度過迷茫期。很多學生都有迷茫的經歷,不知道以後該做什麼、怎麼做,而且往往持續多年,而讀研等於又給自己爭取了三年的緩衝期。

事實上,很多人讀研還是相當盲目的。讀研既不能躲避就業壓力,也不能躲避迷茫。筆者認為,本科畢業如果能找到不錯的工作,還是應該早點就業,除非人生追求非常明確,且只能通過讀研來實現。



風雲26610126


你說的這個是普通學校研究生

重點大學研究生還是比較難考的 普通院校研究生佔多數 前段時間我看有個新聞講的是普通研究生佔比達到百分之八十多 所以重點院校研究生和普通研究生比起來還是比較有含金量的

下面只是我看到的普通研究生的生活 其他我不知道是怎麼樣 但是我個人覺得普通研究生大多數是迷茫的 我記得當時我讀大一時候 有個學姐考了個普通研究生 回到我們學校給我們分享經驗 說實話 她講的東西真的一直只是在給我們強調一個東西 那就是隻要你是研究生你就很光榮 因為她一直都在講她媽媽在村裡面很有面子 因為她是個研究生 。。。。。。

還有就是我身邊很多考研的同學 你去問他為啥考研 他說不出個123 就只是回答你 因為沒找到工作 所以繼續讀書 還有的回答說為了找工作 還有的說自己怕踏入社會 最近我發小也是在準備考研 她這次失敗了 她還要二戰 她說因為她想找到好工作 現在她不知道畢業出來能幹什麼

我有個朋友 是985研究生 每天他幾乎都是忙到深夜2.00 一直都是處於很忙的狀態

所以重點985 和普通研究生區別還是很大 很多東西還是有區別的


舒周1314


眾所周知研究生不僅僅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也是目前國內的最高學歷,那麼現在的研究生含金量是越來越低、學歷是越來越貶值嗎?

先通過數據來分析一下,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自從我國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高等教育經過41年的發展,已經是碩果累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所得,截止2018年底,我國擁有博士學位數量的人約81萬,擁有碩士學位的數量的人約630萬,兩者想加佔全國16-59歲勞動人口(2017年統計為90199萬)的比例僅僅為0.79%。儘管每年的研究生都處於擴招的狀態下,但是目前這個比例對於快速發展的中國來說,比例還是很低的,所以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說研究生學歷貶值是站不住腳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現在研究生學歷都貶值了,那對於只讀了專科、本科的學生來說,豈不是“一無是處”啦。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可能是一些研究生在遇到困境時的吐槽之語,不用當真即可。你看看現在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人才得工資起薪是多少,你看看現在知名國企、民企招聘的條件是什麼,你看看目前國考、省考、事業單位中是要求研究生的崗位競爭大,還是要求大專以上的競爭大,答案顯而易見。

2019年考研,考研學生創歷史新高,達到了290萬。但是作為一個步入社會多年的人來說,我一點也不驚訝。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考研,而且考二三次,原因是什麼呢?



1.目前很多本科專業設置不合理,學生畢業後就業困難,不得不通過繼續深造,來逃避眼前的就業壓力。

2.不少高考發揮失常的學生,不甘心拿到較為普通學校的學位證,希望通過考研來實現進入名校的願望。

3.也有數量不小的跟風者,每年考研你會發現考場中有不少學生屬於跟風者,有的直接只報名不考試,有的則是考一兩門,然後把剩下的放棄掉。這類學生看到身邊的同學報考,就一股腦也去報考,從未認真想過自己考研的目標、考研的意義。

4.對研究生學歷認識到位,想要得到研究生學歷帶給自己在個人成長、就業晉升等方面的幫助。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解除疑惑。


學習源動力


2018年的時候,考研報考人數就已經達到了238萬,而今年人數達到了290萬,可以說是近10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了,達到了21.8%,有52萬人,估計未來考研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為什麼考研那麼難可是還有這麼多人擠破頭的參加呢?難道就是因為學歷貶值和工作壓力大嗎?肯定不止這2個原因,除了這2,研究生還有下面這2個政策福利可以享受,快來看看吧。

1.首先研究生如果考上了公務員享受的就是副科級別的待遇。

受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本科畢業就可以考公務員,何必費力考研究生,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首先研究生比本科有優勢,另外如果你考上了,就是副科級,待遇科比本科生要高。

研究生在以後升職的時候也比本科有優勢。

2.其次,研究生如果考上了教師編,在入職1年以後就可以直接升為一級教師了。

現在考教師資格證也不必非得是師範專業了, 可是如果你是研究生考上的老師那可比本科當老師吃香多了。

要說起評職稱這件事,大家應該都知道有多難吧,但是如果你是研究生考上的老師,那麼只需1年,就可以按照流程評為一級教師了。


中公考研


對於我身邊的人來說,他們選擇考研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別人都考研了,所以我也要考研,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考研。

2.大學生這麼多,一抓一大把,不考研的話我以後就業沒有優勢。

3.不想面對社會,想在大學裡再度過幾年。

4.覺得本科學的東西太淺,根本不夠用,所以選擇讀研究生。

5.對自己的本科院校不滿意,想借助研究生跳上一個更好的平臺。

對於我來說,我是345。


小趙同學呦


首先研究生含金量降低並不是學歷貶值,而是研究生普及程度高的原因。

1988年全國招收本科生40.2萬餘人,研究生1.2萬餘人,近幾年全國每年招收本科生700餘人左右,研究生70萬左右,普及程度可想而知。解放初期全國文盲率很高,後來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總不能說是初中學歷貶值吧?


其次考研是大勢所趨,今後會像本科生一樣普及。

隨著社會的進步,本科生逐步不能適應日常工作的需求,國家肯定會加大增加研究生錄取名額力度,就像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普及研究生。


浪淘沙liu


我覺得首先,研究生沒有貶值。

所謂的貶值,一部分原因是每年招生的數量越來越多,畢竟物以稀為貴。另一個就是頂著研究生學歷卻沒有實際作為和真才實學的人越來越多。

但是,換言之,國家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具有研究生能力的人去貢獻,那麼他勢必就會招收更多研究生。這是國家人才需要的供與求的關係。

而那些混文憑的人也確實拉低了研究生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使得大家產生了對研究生的不同看法。甚至有人覺得除了985211以外的普通高校研究生都是濫竽充數。

我覺得事在人為。你不能保證每個名校的研究生都是有所作為努力學習的人才。你也不能全盤否定普通高校的研究生都是水貨。畢竟普通高校研究生佔數是最大的。如果這一大部分都是水貨,那麼國家的發展從何談起。僅僅憑一小撮精英的帶動,我覺得是不現實的。只不過這絕大多數的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中的不學無術的人最多。這也導致了人們對於普通研究生的誤解


阿斯克飛機biubiubiu


正如你所說的研究生的含金量越來越低,那麼多本科的含金量就更加貶值了。所以更多的同學想提高自己的學歷,這就讓更多的同學選擇二戰亦或是三站了。

首先,現在本科生的就業確實很一般,想找到很好的工作是很難的,想一些相對比較好的企業,你要想做研發人員,最低都是研究生學歷起步,除了那些非常牛的本科生例外,所以研究生有時候更多也是一塊企業的敲門磚,因而更多人考研。

其次,還有一些為什麼要二戰甚至三戰的是因為現在每年本科畢業生有六七百萬以上,這些人為了避免就業壓力,從而不斷的選擇考研來緩解自己的就業壓力。

最後,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家庭的原因,家裡條件還不錯,父母希望孩子有個好前程就希望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教育。我身邊就有兩個這樣的家庭。


浪子


提高自己 彌補考大學時沒能上好大學的遺憾

就業壓力大


卞曙東


我來認真的回答你

我是邊工作邊考研的,考研是為了職業需要,因為在社會上,即使自己能力特別強,也需要研究生來提升自己的價值門面,這樣以後升職才會比較快。還有就是研究生讀了也就花兩三年時間,工作是要幾十年,所以,還是選擇考研。雖然邊工作邊考研很累,但是隻要咬咬牙就過去了。生活就是這樣,需要努力,需要奮鬥,才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