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東周】

羊” 字平肩空首布——由圖形文字到象形文字演變的縮影

“羊"字平肩空首布,東周早期鑄幣。這種鏟形幣仿農器形狀, 體形較大, 銎部中空, 其上甚至還有原來固定鏟柄的小孔。幣文多為數字、干支、地名和符號等。《善齋年吉金録》釋此幣曰:“羊,地名,殷墟書契前編卷二第二十四:業田於羊,按,商世國名 古幣文羊、羔等皆為地名,亦此類。"釋曰:“漢器吉祥字皆作羊,此羊字釋為“祥'字亦可。”唐蘭先生也說:“古人以“吉羊”為吉祥。”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羊,在先民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中國是最早進人農業文明社會的國家,農業為人類提供了食物與定居,在此基礎上,又促使了家畜的產生, 先民們最早馴養的動物是羊與狗。 “養” 字是羊字下邊一個食字, 將食物給羊吃就是畜養的意思。 將羊放在神位的供桌 (示) 旁邊就是“祥”,表示吉祥如意。羊的性情溫順和善,吃草而不與人爭食,且肉可食,皮可衣,因此古人從實用、功利的角度上,將羊視作吉利的徵兆。所以,在漢代銅洗銘文中,仍然將“吉祥” 寫成“吉羊” 。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善” 字是由“羊” 與“言”組成的,最初的意思也是吉祥。一個成年人戴上裝飾性的兩雙羊角, 就是“美” 。 雲: “羊,祥也。" 同時在 “美” 下注釋: “美與善同意”; 在 《示部>“祥”下注曰:“福也,從羊聲,一曰善”。在古人心目中, “羊” 就是“吉祥福善”的語源與字根。 徐中舒先生編著的《甲骨文字典》所收的字中,以羊、馬、牛、豕作為字根的各部分字以最多,計45文,次之,計36文,其它較少,由此可見羊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語言是人們進行思維和交流的工具, 文字是人們用來傳遞信息、表示一定意義的圖畫與符號。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 · 序》 中說漢字最早是: “依類物象”, “畫成其物, 隨體詰詘。” 就是說古人按照自然界的物類形狀以畫圖的方式來進行記錄, 比如“羊” 字, 在甲骨上不單有一個“羊”,還有成群結隊的“羊”。 “羊”字在早期的甲骨文中是全羊的形狀, 如圖一, 角、 頭、 眼、 身、 腿、 尾一應俱全, 寫意式的勾畫出了羊的整個輪廓, 這就是圖形文字。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唐蘭先生認為: “文字的起源是圖畫, 所以較古的文字往往是一種圖形。” 郭沫若、 容庚先生亦持此觀點。圖形文字在書寫過程中 非常麻煩, 再往後“羊” 字就寫如圖二這個形狀, 這是羊頭的正視圖形, 是雙角、 兩耳與臉面, 且頂平、 耳大, 誇大了彎曲的兩角, 漫畫式地突出了羊的面部特徵,使人一望而知就是羊。 “羊”字在這裡已不是其整體形象, 而是隻具有局部特徵, 這種以典型特徵代表事物全體的造字方法, 是漢字象形的一種重要方式。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在甲骨文後期, 進一步簡寫如圖三, 突出了巨大的雙角,高高的鼻樑與炯炯有神的雙眼。 在青銅器上省寫如為圖四, 炯炯有神的雙眼已簡化為一道直線。 再往後, 就寫成空首布上的這種形狀, 如圖五, 由圖形演變成符號, 這就是象形字。 由圖形變為線條, 漢字的象形程度不斷地削弱, 這是漢字字體在演變過程中最明顯的變化。 漢字的具象中含有抽象, 而抽象由具象而來, 這是漢字初創時期象形思維的表現, 也奠定了中國古典藝術發展的規則與美感要求。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到東周, 也即春秋戰國時期, 是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度時期, 諸侯爭霸, 各據一方; 在思想上, 百家爭鳴;王室之器減少, 而列國鑄器相對增多, 青銅器由西周的“書史性質” 階段逐步轉向 “文飾” 性質階段。 《秦公簋》、《石鼓文》、《中山王十四年鼎》等銘文已工緻至極, 結體靈活, 用筆遒勁, 章法嚴謹完整, 不再是單純圖畫的模仿, 已在有意識探索漢字書寫自身的韻味、 情趣與書法美。 郭沫若雲: “東周而後, 書史的性質變而為文飾, 如鍾搏之銘多韻語, 以規整之款識鏤刻於器表, 其字體亦多作波磔而有意求工。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又如 《齊國贏銘》 亦韻語, 勒於器肩,以一獸環為中軸,而整列成九十度之扇面形。凡此均於審美意識下所施之文飾也, 其效用與花紋同, 中國文字為藝術品之習尚由此始。”象形文字是圖形文字的革命, 它既是圖形文字的否定, 又是圖形文字的繼承, 它革除了圖形文字不與語言中的詞、 語法相結合的缺陷, 卻沿用了圖形文字用圖像來表達事物的特徵, 成為史前文字與有史文字的分水嶺。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象形文字使文字脫離了它的原始侷限性, 從象形文字起, 文字數量大大增加, 隨著它的發展, 使文字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記載範圍空前擴大,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 象形文字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象形文字是奴隸制度的連帶產物, 所以馬克思、 恩格斯都把象形文字的產生及其用於記錄當作奴隸制產生的一個明顯的標誌。

“羊” 字空首布是奴隸制末期的青銅錢幣, 幣文有如甲書, 流傳於今者鳳毛麟角, 年代久遠, 珍希之甚。


【頭條】銅鑄美文—古泉書法漫話(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