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知” ——從“無知者無畏”談起

什麼是“真知” ——從“無知者無畏”談起

神奇的地球,一定是在迪士尼玩兒high了,某日剛從一個小項目出來,遠眺見過山車,就都拍著胸脯說,走,那個項目看上去更好玩!

俺滴爸媽,就這樣眼睜睜地上去了!關鍵不在體驗前的各種準備,因為幾乎沒準備,討論的重點在體驗之後,問俺滴爸媽,走,再來一次,他們這才“呵呵呵”地表示,哎呀,還是有點害怕的,你去吧。

當時的心情有些心疼,畢竟對一些年輕人都有難度的挑戰,對爸媽,可能是激烈了些,但另一方面,覺得好有意思,印證了對他們向來有之的一種謎之自信,一直自豪地感到,兩位老英雄在身邊。無知者無畏,要說玩兒吧,也就玩兒下來了(這之後幾天,我們多了一個饒有興味的談資)。

當然,無知者無畏是有前提的,在這裡,是對迪士尼的信任,考慮到設計幾乎老少皆宜,不太會有過激的體驗,而且眼之所見,也並未引發恐懼感。過山車麼,其實也並沒有翻轉,還好。

先從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簡單說說。蘇格拉底是要人們動用自身本具的理性能力對自己的一切定見做審慎的反思,破除,然後獲得一種真知,發現並發展己身的“德性”,形成關於德性的知識,有了這種“德性之知”,人才能自由——自由地認識,自由地選擇,自由地獲得靈魂的和諧。所以“知”在蘇格拉底那裡有至高的價值,蘇格拉底也說過,我們不可能故意犯錯,犯錯是因為無知——“知”本身的含義裡,包含著自明、自覺、自願等內涵。

無知者無畏,如果按蘇格拉底的思路來看,其實是一種愚勇,在一種無知狀態下產生的激情很危險,有可能帶來不可預估的後果,也有可能因將後果推卸到“我不知道”那裡而遮蔽或敗壞理性。

但是,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德性之知”其實難度很大,可能涉及到兩個基本方面:一是人對自身的價值訴求是否足夠明晰;二是當人面對各種各樣的兩難情境時,價值決斷如何做出。姑且將第一種價值稱為“第一性的價值”,是更內在、更本質的價值,是價值本身,是目的;第二種價值稱為“第二性的價值”,是相對而言具有客觀性、情境性、靈活性、複雜性的價值,是在權變中為第一性價值服務的,是手段。那麼,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又構成了一個新問題。

回到我爸媽坐過山車的案例之中。第一性的價值,我猜想,是要最透徹地體驗新體驗,從而獲得高濃度的愉悅感。第二性的價值,就是對獲取這種愉悅感的方式選取,一定要做過山車嗎?坐,可以,你瞭解它可能的危險性嗎?不太瞭解,只是覺得還可以(這是一種比較粗陋的判斷);好,坐吧,客觀安全性有基本保障,那主觀安全呢?譬如你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如何?也不錯,膽量、興致、心肺功能等完備。好,那試試吧,你能承擔一經試過之後可能產生的後怕嗎?能,好,那你可能避免掉不必要的悔過……

雖然事實上並沒有想那麼多,但可能的邏輯是按這個脈絡展開的。“無知”,在這裡反而表現為第二性價值對第一性價值的全然呈現,為了獲得令人愉悅的新體驗(“新”是關鍵),那麼在基本排除了危險性的前提下,就做,而非再在第二性價值中糾結(很多人就是越想越怕而離開的,那麼他們的第一性價值可能跟我們不同)——所以才說,做或不做一件事情,總有千萬種理由。也因此,雖然爸媽有後怕,但事實上並沒有產生什麼不可控的危險(一個悖論是,未經嘗試永遠不知道結局如何,這是可能性和現實性之間的一對矛盾,做或不做一件事情,總會面臨所謂“風險”)。當“新”的空位被佔據,他們才真正有了一個來自體驗本身的、對自身能力的衡量,第一性價值也遂而轉變為“知有所為有所不為”。值得驕傲的是,不論是哪種價值選擇,他們兩次都基本忠於自己的心。

今天面向大家的問題是,你瞭解自己在某方面的上限和潛能嗎?分得清何時該保留、何時該激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