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梁山好漢軍師吳用是最卑鄙的人?

新九縱獨立團團長




答:這裡是覃仕勇說史,為您講述最精彩的史學文學知識。

本來,梁山好漢軍師吳用這個人物,是按照諸葛亮的模子進行塑造的。

但是,由於作者本身的智計不足,在情節的設計和謀略的編排上,發生了很多出乖露醜的細節,讓人細思極恐,越往深層挖掘,就越發現吳用卑鄙無恥,可謂創作本意跑偏,適得其反。

記得金庸大師在世時,曾接受電視記者採訪,在談論到《射鵰英雄傳》裡黃蓉這個人物的刻畫問題,金老爺子非常實誠,他說,其實我的腦子和郭靖是一類人,要寫一個像黃蓉這樣智計百變的人物形象,非常辛苦。往往,黃蓉眉頭一皺,兩秒鐘就想出的計策,我要苦思冥想上一整天。

“苦思冥想上一整天”,說明金老爺子是花了心思的,肯下功夫打磨,黃蓉這個人物的確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相對之下,吳用這個人……唉,真是越描越黑。

我們看,《水滸》中說吳用滿腹經綸,通曉文韜武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衝著“好人”的人設來進行定位的。

但是,我們拿他的成名大作“七星聚義”來說:晁蓋得劉唐送來消息,說梁中書備好了十萬貫生辰綱,相約一起去打劫。約不約呢?晁蓋找“智多星”吳用核商。吳用搖頭晃腦地說:“此一事卻好。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保正、劉兄、小生三人,這件事如何團弄?便是保正與兄十分了得,也擔負不下這段事。須得七八個好漢方可,多也無用。”

不用說,吳用這番話是要引出後面“七星聚義”的情節的。

但他說“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啥意思?一會兒又說“只有保正、劉兄、小生三人”不能“團弄”,一會兒又說“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往細裡想,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吳用想打劫生辰綱,但不能讓晁蓋家裡的莊客參與,蓋其原因,現在晁、劉、吳三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一旦晁蓋家裡的莊客參與了,那將要成立的打劫集團的核心人就是晁蓋了。吳用另外邀阮氏三兄弟加盟。那麼,形勢就變了。

這“七星”中,劉唐此前不識其他六人;公孫勝也不識其他六人;晁蓋只識吳用一個;而吳用薦舉了自己容易操控的阮氏三兄弟,無形中就成為了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

讓人隱隱隱約約地覺得,吳用就是想要做老大。

後來七人在晁蓋家排座次時,其他眾人都推舉晁蓋坐第一位,吳用的表現是:他說:“保正哥哥年長,依著小生,且請坐了。”讓晁蓋坐了第一位,然後自己搶坐了第二位。讓晁蓋坐第一位,吳用說了,是按年齡大小來排的,不是按實力和才幹。那麼,吳用的“實力和才幹”都比晁蓋高,以後還會坐第一位。

的確,在搶生辰綱、石碣村退官兵、上梁山、火併王倫等等系列事件中,吳用都充當著主導角色。

晁蓋分明就是一個傀儡,任由吳用擺佈。

傀儡被玩久了,就要除掉。

宋江在潯陽樓寫“反詩”被抓,戴宗上梁山送信。

吳用使了一計:先把聖手書生蕭讓、玉臂匠金大堅這兩個良民迫害上梁山落草,讓蕭讓仿照蔡太師的筆跡給蔡九寫一封信,又叫金大堅仿刻了一枚蔡太師的印章,讓蔡九派人押解宋江到東京。

吳用似乎是故意在信中設置了一個天大的漏洞:父親給兒子寫信,使用了諱字,並蓋下了印章。

其目的呢,是想讓宋江和戴宗儘快人頭落地!

這樣,就可以阻止宋江上梁山與自己爭位了。

接著,又故意讓晁蓋下山搭救宋江,像是要藉此機會除掉晁蓋。

吳用帶領林沖、秦明等高手留在山上,讓晁蓋帶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朱貴、王矮虎、鄭天壽、石勇等一類三四流角色下山,而且化裝成乞丐、雜耍的、挑夫、客商,使用的武器以扁擔和手推車為主,而且,根本就沒設計有安全撤退的逃跑路線。

……

總之,很多為吳用量身定做、精心設計的“智計”,都經不起推敲,甚至,吳用還為宋江進獻過一條叛國賣身遼國的“智計”,想不罵吳用不卑鄙都不行。

至於那些指使李逵斧劈滄州小衙內、用絕戶計逼得盧俊義家破人亡上等等陰招、狠招、毒招,更是讓人毛骨悚然,說吳用是個滅絕人性的雜碎、敗類都不為過。


覃仕勇說史


要說智多星吳用這個人有多卑鄙,梁山上有三個人最有發言權:

第一個,青面獸楊志。青面獸楊志是楊家將的後代,楊家將滿門忠烈,千古流芳。楊志一直也是以名門之後自居,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生怕辱沒了祖上的名聲。他押運花石綱,在黃河裡遭了風浪,丟了花石綱。回京途中,途徑梁山泊,白衣秀士王倫熱情相邀,他堅決不肯留下,就是不肯壞了祖上的名聲。或許名門之後都會有這種名聲情結。沒想到高俅不肯再用他,一時間客宿小旅館,窮困潦倒,無奈之下只得變賣祖傳寶刀。誰想又遇無賴牛二,糾纏不休,一時性起,殺了牛二,攤上人命官司。還好刺配北京大名府,深得梁中書賞識,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春,又能夠光宗耀祖。萬沒想到,偏偏又壞在吳用的手上。本來前程似錦,好好的將生辰綱押運到東京,升職是沒問題了,梁中書的推薦信都寫好了。沒想到,黃泥岡,傷心地,十萬貫金珠隨風去;青面獸,無留意,從此梁山英雄聚!

第二個,美髯公朱仝。朱仝這個人雖然是一介武夫,卻絕非莽撞人,非常圓滑,善於世故,在官場裡面可謂是左右逢源,如魚得水。這一點,那個插翅虎雷橫是比不了的。晁蓋帶人劫了生辰綱,知縣相公命令朱仝和雷橫前來捉拿。結果朱仝義釋晁蓋,把一份天大的人情獨攬。宋江怒殺閻婆惜,知縣相公又命令朱仝和雷橫前來捉拿,結果,朱仝再次把雷橫忽悠苶,放了宋江,獨攬天大人情。朱仝對梁山兩代領導人都有過救命之恩,所以在英雄排座次的時候,朱仝能夠位列前茅,甩雷橫好幾條街。不過朱仝是不願上山落草的,上山,說是替天行道,那隻不過是自己在意淫,在外界看來,就是強盜而已。而且,朱仝當時在官場正是風生水起。儘管私自放了殺人犯雷橫,不過仍然深得滄州知府喜愛,把小衙內交給他,顯然已經把他看作是家裡人、心腹人。沒想到,吳用使出一條絕戶計,指使黑旋風李逵斧劈了小衙內,絕了朱仝的歸路,無奈只得梁山落草。

第三個,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原本是北京大名府有名的盧大員外,有個細節問題,書中也描寫了很多員外爺,都只是稱員外而已,而稱盧俊義為盧大員外,可見非同一般。而且盧俊義身懷絕技,武功非凡,號稱河北三絕。沒想到,堂堂盧大員外卻毀在了吳用的手裡。吳用為了幫助宋江奪取梁山領導權,使出毒計賺取盧俊義上了梁山,害得盧俊義家破人亡。“蘆花潭裡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就是這樣四句不倫不類的小詩,就生生要了堂堂北京盧俊義的命!


閒砍名著


什麼樣的人最可怕?那便是“有才無德”,而《水滸傳》中所描述的吳用(無用)這個人物形象便是如此!吳用人稱智多星,這個人的鬼點子確實不少,但卻很少有計謀是用在了正途上,為什麼呢?關鍵還是在於吳用這個人心術不正,這也是為什麼吳用被看成是梁山“好漢”中最卑鄙的人的原因。

憤世嫉俗的落第書生

水滸前面很明確的便說到吳用只是一個落第的學子,在村莊裡當了一個教書先生,但吳用不甘心就這樣窩窩囊囊的活一輩子,想幹出點事業,這本該是件好事,然而吳用最終並不是選著繼續科考而是落草為寇,和晁蓋等人劫取了生辰綱後逃亡梁山。

背信棄義

吳用最先是跟隨晁蓋的,當年石碣村七聚義,智取生辰綱,反客為主佔據梁山,和首領晁蓋可謂是生死之交!但見到宋江勢力做大後,毅然選擇拋棄晁蓋投向宋江。晁蓋在曾頭市中箭身亡,從書中描述的種種疑點跡象來看,到更像是被吳用和宋江派人暗殺。

屢出毒計

我們知道梁山好漢很多並非被官府所逼才上梁山的,他們怎麼上梁山的呢?就是被梁山上的人設計陷害才不得不上梁山的,而這個出計者是誰呢?當然是梁山的首席“參謀長”吳用。像唆使李逵斧劈幼童逼朱仝上山,害得盧俊義家破人亡不得不上梁山等等,足見此人心腸狠毒。

心無家國

吳用最可恥的一件事莫過於勸宋江投降遼國,《水滸傳》第八十五回,遼國郎主派歐陽侍郎來薊州招安,吳用有背宋歸遼之心,宋江以忠義為重,不願揹負朝廷,吳用無奈只好作罷。

雖說宋江這個人也不怎樣,但至少在忠君這一點上還是沒話說的,至少他心中還有國,而吳用嘛,完完全全一個卑鄙小人!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