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河南省,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與河北省相對應,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為歷史文化大省,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轄17個省轄市,濟源1個省直管市。其中,就嵩縣來說,人口超60萬,隸屬於千年古都洛陽市。嵩縣是河南省面積第四大的縣,在歷史上因處於嵩山起脈而得名。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首先,嵩縣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在地理位置上,嵩縣位於河南省西部,東接汝陽、魯山,南鄰南召、內鄉,西依欒川、洛寧,北與宜陽、伊川接壤,地理座標範圍:東經111º24′~112º22′,北緯33º35′~34º21′。就嵩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鄭國的疆域。鄭國(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國君為姬姓,伯爵。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中的韓國消滅了鄭國。在此基礎上,今河南省嵩縣一帶成為韓國的疆域。不過,在戰國後期,秦國佔據了該地區。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洛陽市嵩縣一帶屬三川郡。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後遷長安,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東漢時期,今嵩縣一帶屬弘農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嵩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該地區屬河南郡。東魏改為陸渾縣,屬新城郡,又設立北荊州、宜陽郡及南陸渾縣。由此,在南北朝時期,今嵩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在該地區設立伊州。到了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又改為陸渾縣,屬河南尹。唐朝建立後,設立置伊陽縣,與陸渾縣並存,俱屬河南道河南府。在唐朝時期,道是重要的區劃單位,相當於現在的省。就河南道來說,河南道轄境在黃河之南,故名,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水,北臨黃河。五代十國時期,並陸渾縣入伊陽縣,今嵩縣一帶屬之。公元1139年,北宋朝廷將伊陽縣升為順州,該地區屬之。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最後,南宋時期,將順州改名為嵩州,屬南京路,因處於嵩山起脈而得名,也即因為一座山而得名。元朝時期,嵩州屬河南江北等處行省。公元1369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降州為縣,始名嵩縣。由此,對於嵩縣這一建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清朝取代明朝後,嵩縣屬河南省河南府。1912年,嵩縣屬河洛道。1928年,嵩縣直屬於河南省。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亦改屬洛陽市。截至2018年底,嵩縣總人口約為62萬人,總面積達3009平方公里,為河南省面積第四大的縣。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