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我們常說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就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的投射,這種投射確實存在,而且也確實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這真是個好傻的問題,以騰訊的體量,微信早就覆蓋了太多太多的人,現在沒有多少人不用微信了。

可這個問題其實還沒有結束,因為還有這樣一問存在:當微信大範圍入侵我們的生活之後,它除了便捷,帶給我們了什麼呢?

你說有微商,是的,現在基本沒有誰的朋友圈是乾淨的沒有廣告的;

你說有煩惱,是的,現在工作、生活用一個微信,未讀總是999,想想真的是頭大;

而這時候你肯定不會錯過、忽略的是紅色感嘆號與時常映入眼簾的三天可見。

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紅色感嘆號不僅是微信給你的權利,也是你本身就擁有的,但你有沒有好奇,是什麼心理導致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三天可見呢?

我先說一個稍微極端的故事,那應該是去年的某個時候,一個女性來訪者加了我的微信,通過驗證的時候看到她朋友圈發的一些關於感情的抱怨,而她所想分析的問題也是自己的感情,這些都是很平常的故事。

只是臨了結束的時候,她發了一段話讓我挺有感觸的,“謝謝老師你的分析,我覺得挺有用,但是這也讓我很不安,所以我就不對你展示朋友圈了”,我楞了一下,只是說個嗯,也沒再多說了。

我能理解她的心情,對她而言,她的朋友圈是自己的私密空間,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並沒有什麼,但開放給我,她就要承擔“被看透”的風險,而她不想這樣。

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安全感真是個不變的話題

安全感啊,真是個不變的話題,在心理這個行業裡,無論涉及到什麼問題,都或多或少的牽扯到安全感,而你在看了那句話之後,也肯定明白了,感覺會被人看透,這讓她自己很沒安全感。

風險真的存在麼?她擔心的事情真的會發生麼?我不知道。

但安全感只是一種感覺。她之所以那樣做,並不是因為我具備看透人的能力、交流中存在對她有威脅的言行、我真的試圖在解讀她,而是她在逃避那個經過我解讀後的“真實的自己”。

是啊,如果自己喜歡在朋友圈裡發很多東西,那別人按照時間順序看自己發的朋友圈,確實能對我們有一些瞭解,而這可能就暴露給大眾我們不想被人知道的一面、可能會帶來被人監視的感覺,確實會讓我們不安。

選擇三天可見,也是情理之中。

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不想被傷害

就像前面說的,任何人在看了我們生平經歷的大部分事情後,都會對我們有一些瞭解,甚至關注到平時一些我們自己都忽略的方面。

而兩個人的交流當然也是建立在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有了交流,兩個人的關係才有可能更進一步提高,而更進一步提高後就誕生了被傷害的可能。

如果你留心的話,那些選擇三天可見的朋友,平時朋友圈發的都不是廣告、沒有內容的東西,而是一些和他本人緊密相關的一些信息。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上面這些,而是在確實經歷過傷害後,才選擇這麼做。但他們還是想要與外界有一些交流,想要收穫一些關注,想要收穫一些關注、評論和點讚的,所以才選擇三天可見。

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不想被叨擾

大部分選擇三天可見的朋友,其實發朋友圈的頻率並不高,可能一兩天才發一條,也可能好幾天一條都不發。

在上面你也確實看到了,微信帶來了便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信息壓力,反而使我們缺少屬於自己的空間。而屬於自己的空間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之前有個朋友說,我最煩的就是我剛發個朋友圈,就有一些人跳出來跟我說話。他可能只是想感慨一下,抒發一下煩悶的心情,而被別人當作“出事兒了”、“有可乘之機”,或者從心理層面來說,他們都比較孤獨吧。

微信終究只是一個工具,它看起來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空間,但這個空間畢竟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暴露一部分。

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你說為什麼不直接把朋友圈關了呢,還要只顯示三天,弄的這麼不倫不類的。

就像那句話說的,如果沒有裂痕,陽光也不會照進來。即便因為我們不想被人窺探、不想被人揣測、不想被人叨擾、不想面對曾經的某些負面經歷,可在我們的內心中,我們還是期待能夠被關注的。

這個啊,可是我們本能的一部分,就像小孩子看不到父母就會哭鬧,他們有時候並不是遇到危險或者心裡難過,而是在我們的心理層面都有希望得到關注的心理需求。所以,顯示三天,也算是在心理需求與自我考慮之間的一個權衡吧。

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我並不知道你是否也是選擇顯示三天,可如果你也確實基於上面一些因素而這麼選擇了,我有一些話想分享給你,當然,這不是什麼說教,我並不想去改變你什麼,我只是想帶來一些參考:

1、如何使用微信這個軟件,是你的權利,我不是在質疑你的決定,我只是想幫你更清楚的看待自己;

2、設置三天可見是一個便捷的方法,但對於諸如真實的自我、某些自己不願意面對的方面等,逃避、活在虛假中,並不能真的給我們幫助,反而會需要我們花費很大的力量去保持逃避、維持虛假,沒有多餘心力去追求更好的東西;

3、如果感覺到生活確實力不從心,那一定要給自己減負。覺得社交上壓力比較大,那先把社交放放;覺得工作壓力大,那在屬於自己的時間多做做放鬆;覺得內心壓力大,就需要去試著塑造界限感了。總之呢,清淨的社交、工作、關係、自己,是很重要的;

4、每個人的過去都是有傷痛的,而傷痛是存在於過去,是我們的心理層面的一些因素,才使得傷害持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自然要從心理層面入手。

心理學:如果沒有三天可見,這些人,可能就會從朋友圈消失

當然,選擇三天可見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這也許能讓我們更專注現實。而至於其他,我們總要放自己一條生路,而不是選擇封閉自己,你覺得呢?

感謝你的閱讀。

作者: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無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