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備案方案出爐,平臺需邁過哪五大“門檻”?


P2P備案方案出爐,平臺需邁過哪五大“門檻”?


4月8日,自媒體微信號消金時代發佈消息稱,《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備案試點工作方案”)已定稿,並在文章中附上了文件截圖。文件提出了P2P網貸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的總體目標,歸納起來主要包括,網貸平臺將於下半年開展部分省(市)試點備案工作;今年年末取得初步成效,完成少量機構備案登記工作;明年將在全國範圍內完成存量網貸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

試點地區省級人民政府應於2019年4月末前制定本地區網貸機構有條件備案工作實施方案,並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後施行,正式啟動時間不應晚於2019年6月末。


按照此前監管要求,網貸平臺備案前需要完成企業自查、自律檢查、行政核查。目前來看,提交自查報告的平臺數量達532家,全國多數地區正處於自律檢查階段,僅有兩個省市完成行政核查工作。另外,政策落地與執行的進度往往不如預期,明年全國範圍內完成存量網貸機構備案登記工作可能性不高。不出意外,當政策落地後,網貸行業將出現新一輪的清退潮。

試點備案平臺門檻一:提高實繳註冊資金


備案試點工作方案分為全國性平臺和省級區域平臺兩類:對於全國經營機構,無任何區域限制;單一省級區域經營機構,具體實施細則包括:網貸機構(含分支機構)經營地、新增撮合業務的出借人、借款人須同網貸機構註冊地保持在同一省級區域;

可以肯定的是,在網貸行業發展不明朗之際,監管層提出差別備案給行業的發展指引了方向,對於穩健發展的平臺而言,該消息無疑給投資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根據監管部門要求,全國性經營的網貸平臺,實繳註冊資金不能少於5億元。互金深度指南不完全統計顯示,截止3月底,全國正常運營P2P實繳註冊資金為5億元以上的平臺數量不超過10家。

總的來說,對於具備全國性經營資格的網貸平臺提出實繳註冊資金要求,有利於加強網貸平臺抗風險能力,是對網貸平臺綜合實力的考量;一些體量較大、盈利能力強、有上市背景的平臺將有一定的優勢。而體量較大,具備一定背景、但註冊資金未達到要求的,接下來很有可能會通過引入新股東來實現全國性經營。

作為區域性經營的平臺,在實繳註冊資金上,要求“不低於5000萬元”,根據地域屬性,則要求在省內為借款人與出借人提供資金撮合服務。也就是說,一旦開始試點備案,拿到區域性備案牌照的P2P平臺則只能在當地提供服務。

如何定義區域性經營,是按照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戶籍所在地,還是工作生活所在地執行?部分借款人與出借人戶籍所在地及工作生活所在地不在同一個省份,如果按照戶籍所在地,網貸機構很難辨別借款人或出借人戶籍所在地。除此之外,如何鑑別出借人用別人身份註冊帳號,以此繞過監管,也同樣考驗監管智慧。

截止目前,互金深度指南統計顯示,截止3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網貸平臺數量為1047家,5000萬元-5億元以內的註冊資金平臺數量達263家,佔正常運營平臺的比例為25%。

區域性平臺,特點是聚焦了當地中小微企業、個人用戶,方便了當地對P2P平臺的監管,風險可控,也相當於間接性的對P2P平臺控制了業務規模。

有網貸平臺對此表示稱,如果全部控制在本省,也相當於是一個地方性的金融平臺,監管更易於管控,而對於如何確定區域性平臺是我們比較關心的,界定借款人與出借人是不是在省內,考驗監管的智慧。

門檻二重提風險準備金和風險補償金

此外,監管要求平臺需計提不同層級的風險準備金和風險補償金。對於風險準備金,區域性經營應當按照撮合業務餘額1%的固定比例繳納一般風險準備金;全國經營機構按照撮合業務餘額3%的比例繳納。風險準備金存放於存管銀行,並設立專門賬戶,進行專戶管理。

對於風險補償金,區域性經營按照每一借款人貸款項目金額的3%計提出借人風險補償金;全國性經營按每一借款人借款項目金額的6%計提。

門檻三:P2P平臺法人股東連續盈利3年

關於法人股東,文件強調,網貸機構法人股東應當滿足連續經營5年以上,經營狀況良好、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和資金實力,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等。

上述規則,參考了小貸公司的標準,要求“近三年出資人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年終分配後,淨資產不低於資產總額的30%”這一規定。

門檻四:同一平臺自然人出借人出借金額不得超過20萬

單個出借人在同一網貸機構的出借餘額不得超過20萬元,這對於出借金額較大的出借人來說,避免了資金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風險。

此前,原銀監會出臺了關於P2P資產端的限額令:“即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20萬元,在不同網貸平臺借款總餘額不超過10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100萬元,在不同網貸平臺的借款總餘額不超過500萬元。”

隨著此次對出借人的金額做出限制後,P2P的戶均借款額和戶均融資額均受到限制,P2P就此徹底走向小額、分散的“小而美”市場。

作為存量規模最大的P2P平臺陸金服,截止3月底,該平臺人均累計出借金額為36.33萬元,此次提出的單一出借人不得超過20萬元的政策一旦落地,陸金服今後的獲客方式也將面臨調整。

門檻五:同一平臺出借人債轉不得超過3次

為了預防風險,監管層要求限制網貸平臺高頻債轉,對網貸平臺債轉作出更加細緻的規定,要求同一網貸平臺出借人之間債權轉讓次數不得超過3次,不同網貸平臺的出借人之間不得進行債權轉讓。

關於限制債轉次數最多不得超過三次,此前由山西省首次提出。不言而喻的是,多數地區平臺經常出現同一債權高頻次轉讓,而限制債權轉讓次數,無疑避免了資金和期限的錯配。

一家網貸機構負責人對此表示,此次備案方案出爐後,打消了市場投機心裡,一些中小平臺紛紛退出,行業又將經歷一次大浪淘沙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