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大多數人對留學國家的印象,都侷限在英美、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老牌的留學國家。

的確這些國家的教育體系很先進,留學生的生活相對來說也方便。

但也有一部分人不走尋常路,選擇了冷門的國家留學。

其實冷門國家也不一定就代表著教育水平不夠格,相反有些國家的教育水平很優秀,但因為語言問題而成了冷門的留學國家。

那麼,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1Emily 以色列理工學院 留學2年

其他人每次一聽到我說在以色列留學,都是同一個反應,“以色列那麼危險,你怎麼想不開去那裡留學?”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其實在還沒來之前,我也以為以色列遍地是黃沙,槍火炮彈四處亂飛。來了之後才知道是自己想象力太豐富。

實際來了這裡以後,對安全問題的擔憂完全被打消了。只要不去隔離牆外的加沙地帶,當然想去也很難,這個國度其實很安全。

在街上和學校裡可以看到很多揹著槍的兵哥哥,感覺每天都是真人CS,安全感指數滿分。

在這裡,所有的公共場所,學校、醫院、商場、車站都有安檢和保安,以色列甚至可以說是中東地區安全係數最高的國家,連出入境的安檢程序都要比其他國家嚴格很多。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當初選擇以色列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因為自己對機械工程比較感興趣,但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重新準備SAT,以色列的留學申請門檻不是很高。

申請以色列本科雅思6分,SAT數學部分要在660以上,研究生雅思要求6.5分,特別是理工科專業很出色。

另一方面我對以色列這個國家很感興趣,它蒞臨地中海地區,科技發達,又是宗教聖地。我對這樣一個有著複雜人文背景的國度有著天然的好奇心。

語言上,我讀的專業幾乎是全英文授課項目,也有希伯來語的語言課程。雖然有一部分老師不是native speaker,但國際學院的老師完全沒有語言的問題。

就我的項目而言,我覺得老師的研究水平,授課方式,實際項目經驗都很優秀。

剛進課題組的時候,老師都是循序漸進的給我佈置任務,從最基礎的開始,對我也是鼓勵為主,對每一個學生都很照顧。

日常生活中,不會希伯來語確實不太便利,但是當地人對亞洲人很有好感,特別是中國人,而且英語普及率比較高,在超市裡經常會有人主動提供幫助,所以不會希伯來語也可以生活。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相對於歐美國家,中國留學生比例10%都不到。學校裡主要是歐美學生比較多,有一部分是猶太人。

以色列的物價水平比國內高很多,1nis約等於1.8RMB。而且當地餐館水平不怎麼樣,吃起來總覺得味道有點奇怪,好吃的餐館基本都在沿海附近。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比較能接受的是當地很出名的falafel,有點像肉夾饃。來了這裡之後自己的廚藝水平飛速提升,快速成為了以色列的“中華小當家”。

很多人會覺得以色列是一個宗教國家,可能會特別保守。其實以色列是個宗教開明的國家,有十幾個不同的宗教並存。

他們對非宗教人士不會有過分的要求,對女性也很尊敬。

但對於安息日,剛來的時候我確實很不習慣。安息日指的是從週五日落到週六日落一整天。

在這一天裡不能用電器、不能乘電梯、不能開車、不能開灶、不做買賣,有很多不能做的事,也算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

在這裡度過的日子很簡單,也很美好。一個學姐是這麼評價以色列的,“前所未有的新鮮,不可理喻的煎熬,令人崩潰的豐富,無法言喻的感激。”

2Shirley 國立基輔大學 留學2年

自從來了烏克蘭留學後,國內的朋友都問我,“烏克蘭美女是不是真的那麼多?”

我在國內學的是俄語(國際貿易)專業,來了烏克蘭之後順利讀了一年預科

其實剛來的時候以為自己被騙了,很荒蕪。

直到坐進教室老師進來全俄語授課才有了一點實感,

老師的語速飛快,但很有耐心。

會反覆地用手勢加肢體語言來解釋,有時為了弄懂幾個詞彙,甚至會直接帶我們到室外,用實物來反覆教我們記憶。

我有幾個有俄語基礎的同學還試圖教會老師中文,後來上課老師竟然會用剛學到的漢語來解釋我們不懂的詞彙。

來這裡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裡的人民整體素質很高。

或許是因為烏克蘭的教育資源很好,人口只有5000多萬,但高校有1200多所。

而且是真正的義務教育,也就是免費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相當高。

隨便一個出租車司機、商店的個體戶小老闆至少都是本科學歷,你去超市買東西,幫你結賬的美麗烏克蘭妹子有可能就是在讀的碩士生。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呆在這裡的時間久了,慢慢開始發現了烏克蘭的美。基輔市中心的主街叫作“赫利夏街”,週末會有很多街頭藝人在街上表演。

每到重大節日,這兒就聚滿了人,吶喊歡慶,載歌載舞。

而且,烏克蘭的明星們也特別熱衷在這裡開演唱會,還會有人跟著音樂的節拍跳舞,藝術氛圍很濃厚,不自覺就被他們的熱情感染了。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基輔大學有紅黃白灰四座樓,我讀的灰樓——普通經濟系,這裡的考試評分制都是5分制,很多老師都很有趣,還有很特立獨行的老師。

課業很自由,但也很需要自律。因為寬進嚴出的政策,想要拿到畢業證書絕對不是可以隨便敷衍的。

平時沒課的時候可以去周邊的城市玩,左鄰歐盟,右舍俄羅斯、白俄,且與土耳其隔海相望,坐飛機去埃及也只需要兩小時。

我在烏克蘭欣賞過夕陽下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看過粉色的克里米亞鹽湖,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走過克萊文小鎮的愛情隧道。

在冷門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走過這些地方的時候感覺時間都被無限的延長了。很多人都說,去這些冷門的國家留學,國內一點認可度都沒有,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在這個地方,在這裡我思考的最多的是,留學的意義,或者說是人生的意義。

走過的路越多,體驗的經歷越豐富,我慢慢地發現,人的一生其實很渺小。沒有必要為每一件事情套上一個意義的枷鎖。

我們所要做的是,在僅有一次的生命中,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